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缆-索鞍摩擦效应对悬索桥地震响应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乔雷涛 段佳宏 +2 位作者 刘明龙 邓开来 宋伏祥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99,共6页
为研究主缆-索鞍摩擦效应对悬索桥顺桥向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以某主跨760 m的公路悬索桥为背景,建立全桥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主缆-索鞍界面摩擦系数对界面滑移、结构损伤、关键截面抗震性能等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 为研究主缆-索鞍摩擦效应对悬索桥顺桥向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以某主跨760 m的公路悬索桥为背景,建立全桥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主缆-索鞍界面摩擦系数对界面滑移、结构损伤、关键截面抗震性能等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地震下主缆-索鞍界面没有滑移,在极罕遇地震下,界面产生残余摩擦滑移,且滑移量随摩擦系数减小而显著增大;考虑界面滑移后对桥塔和桩基的损伤较为明显,当界面摩擦系数较小时可保护塔底截面安全;在设计地震下,各模型塔底抗震性能良好,在极罕遇地震下,界面摩擦系数不超过0.15时可提升桥塔抗震性能;悬索桥抗震设计时界面摩擦系数取0.15对桥塔设计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主缆-索鞍界面 摩擦滑移 摩擦系数 地震响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地震作用下组合横梁桥塔的悬索桥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段佳宏 曹发辉 +4 位作者 林帆 冉志红 刘振宇 张静 杨思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1-228,253,共9页
在近场地震作用下,为减小桥塔塔身弯矩,悬索桥桥塔创新性地设置波形钢腹板横梁。以大渡河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横梁拟静力试验数据,建立结构动力数值计算模型并输入不同类型的近场地震动计算结构的地震响应,探究采用波形钢腹板横梁悬索... 在近场地震作用下,为减小桥塔塔身弯矩,悬索桥桥塔创新性地设置波形钢腹板横梁。以大渡河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横梁拟静力试验数据,建立结构动力数值计算模型并输入不同类型的近场地震动计算结构的地震响应,探究采用波形钢腹板横梁悬索桥的优势和近场效应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采用波形钢腹板横梁的桥塔有自重轻、刚度小的优势,更符合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在高烈度的近场作用下,以波形钢腹板横梁的延性作为抗震策略是合理的。脉冲效应对本桥响应影响较大,因此建议此类型桥梁应重视近场脉冲效应;而上盘效应对本桥的响应小于无近场效应的地震动,故处于上盘的桥梁是更安全的;在横向地震激励下,近场脉冲效应对主塔的位移和弯矩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效应 上盘效应 地震响应 波形钢腹板横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主缆悬索桥抗倾覆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瑜 罗天 +2 位作者 段佳宏 赵灿晖 刘振宇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4,共5页
为寻求合适的结构设计参数,解决单主缆悬索桥倾覆失稳问题,以南宁英华大桥为背景,考虑斜吊索数量、边跨长度及两者的耦合作用,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分析偏载作用下的支座受力、抗倾覆稳定系数和加劲梁跨中扭转变形... 为寻求合适的结构设计参数,解决单主缆悬索桥倾覆失稳问题,以南宁英华大桥为背景,考虑斜吊索数量、边跨长度及两者的耦合作用,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分析偏载作用下的支座受力、抗倾覆稳定系数和加劲梁跨中扭转变形。结果表明:设置斜吊索能有效提高抗倾覆稳定系数,并能减小加劲梁跨中扭转变形,但无法消除支座拉力;增加边跨长度能有效提高抗倾覆稳定系数,并能消除支座拉力,但对加劲梁跨中扭转变形影响不大;同时设置斜吊索和适当增加边跨长度可提高抗倾覆稳定系数、消除支座拉力、减小加劲梁跨中扭转变形,能较好地解决单主缆悬索桥倾覆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单主缆 边跨 斜吊索 抗倾覆稳定性 扭转变形 支座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弟弟理发记
4
作者 段佳宏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15年第3期27-27,共1页
让弟弟理发真是比征服全世界都难,这小家伙死活不肯理发,于是就和我们“PK”了起来。A计划我和妈妈的A计划是用礼物诱惑他,先让他理完发,再给他买东西。我走到弟弟旁边,非常温柔地说:“金金,你理完发有福利哟!”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既有铁路管涵顶进施工的变形分析与安全控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曹坤阳 冉志红 +4 位作者 林帆 张静 段佳宏 高玄 李能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834-838,共5页
管涵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势必会引起周围地层移动,影响铁路正常运营。针对不同土质和不同管涵的埋深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结合中缅管道昭通支线天然气管涵工程下穿沪昆铁路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MIDAS GTS NX数值模拟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模... 管涵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势必会引起周围地层移动,影响铁路正常运营。针对不同土质和不同管涵的埋深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结合中缅管道昭通支线天然气管涵工程下穿沪昆铁路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MIDAS GTS NX数值模拟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利用JMDL-62XX系列智能数码静力水准仪实时监控施工期间路基沉降。重点研究顶管施工对既有轨道和路基的变形规律,对比数值模拟结果和监控数据得出两者沉降趋势一致,施工期间最大沉降和残余形变分别为-6. 7mm和-4. 48mm,验证了该工程的安全性,对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铁路 管涵 沉降 顶进施工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