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交通震荡微观形成和传播条件研究
- 1
-
-
作者
杨龙海
段丞章
唐壮
章锡俏
-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6,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271485)。
-
文摘
交通震荡的形成与传播机制受驾驶行为异质性影响显著。通过融合驾驶员反应能力和驾驶行为非对称性双参数改进经典跟驰模型,构建了非对称跟驰模型并对交通震荡微观演化规律进行了揭示。稳定性分析表明:交通流失稳现象出现在特定速度与车头间距参数区间,仿真实验进一步识别出3类震荡触发条件:交通流参数进入理论失稳区间;稳定区间内激进型驾驶员初始车头间距无法匹配速度需求;稳定区间内普通型或保守型驾驶员存在速度-车头间距参数失配。基于速度标准差的量化研究发现:低速状态下保守型驾驶员车队的震荡传播速度比激进型快,车头间距扰动引发的震荡呈凹型增长,而速度扰动导致的增长模式存在驾驶人类型分化——激进型与普通型呈指数增长,保守型则为线性增长。当初始速度与车头间距达到参数匹配状态时,震荡传播被显著抑制甚至阻断。研究建立了驾驶行为特征参数与震荡演化规律的量化映射关系,证实参数匹配可使震荡传播风险降低,为智能网联车辆协同控制策略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特别是在自适应巡航系统参数优化、混合交通流稳定性提升等领域具有直接应用价值。
-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形成传播条件
跟驰模型
交通震荡
驾驶人行为
非对称性
-
Key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conditions
car-following model
traffic oscillations
driver behavior
asymmetry
-
分类号
U49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