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1
1
作者 武鹤 杨扬 +2 位作者 孙绪杰 房树田 赵倩倩 《高等建筑教育》 2019年第1期35-41,共7页
工程教育认证作为我国教学评估中的重要环节,在保证工程教育培养质量,加快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结合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面临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 工程教育认证作为我国教学评估中的重要环节,在保证工程教育培养质量,加快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结合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面临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构建了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达成、课程目标达成为主线,以工程文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两翼的"1132"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对培养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土木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7
2
作者 武鹤 葛琪 +2 位作者 张家平 孙凌 杨扬 《高等建筑教育》 2013年第3期119-121,共3页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检验。基于CDIO理念,以"大工程观"和"全寿命周期"为主线,以学科交叉与专业综合为基础,开展基于团队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检验。基于CDIO理念,以"大工程观"和"全寿命周期"为主线,以学科交叉与专业综合为基础,开展基于团队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采用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重在培养学生"大工程观"、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实践创新精神,促进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不断提升,以期为推动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CDIO 毕业设计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的智慧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6
3
作者 武鹤 孙绪杰 +3 位作者 杨扬 张旭宏 董艳秋 王维铭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1期10-16,共7页
面向“新工科”和建筑业发展需求,以黑龙江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共建智慧建筑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面向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化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工科通识平台、土木专业基础平台、新技术与交叉学科模块、工程与社会模... 面向“新工科”和建筑业发展需求,以黑龙江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共建智慧建筑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面向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化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工科通识平台、土木专业基础平台、新技术与交叉学科模块、工程与社会模块、创新创业模块和智慧建造方向模块”,形成适应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改造升级的课程体系,并以智慧建筑学院为载体,通过“引企入教”和校企多主体合作的“3+1”培养模式开展实践研究,在培养企业急需的适应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智慧建筑学院 工程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的土木工程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3
4
作者 武鹤 孙绪杰 魏建军 《高等建筑教育》 2018年第6期12-16,共5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着由传统工科专业向新型土木工程专业转型、升级、改造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土木工程行业发展趋势,对传统土木工程专业如何向新型土木工程专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将OBE教育理念运用到土... 在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着由传统工科专业向新型土木工程专业转型、升级、改造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土木工程行业发展趋势,对传统土木工程专业如何向新型土木工程专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将OBE教育理念运用到土木工程专业的升级和改造,开展面向新工科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包括校企共建"智慧建筑学院";建立面向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尤其是BIM技术用于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设置;建立多专业融合的智慧建筑仿真实验中心,构建"3+1"的校企合作教育平台,实现新工科背景下的新型土木工程专业内涵式发展,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型智慧建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OBE 专业改造升级 土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团队式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0
5
作者 武鹤 张莉娟 +2 位作者 马桂军 葛琪 潘伟英 《高等建筑教育》 201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土建类专业特点及建筑教育发展趋势,分析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学科团队式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模式。
关键词 土建类专业 多学科团队式 毕业设计 培养模式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稳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武鹤 杨光 +1 位作者 李雷 张辉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4年第3期93-96,共4页
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对路面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对原路面和基层回收材料进行分析,用掺入不同水泥和新骨料的冷再生基层材料,对处于不同面及基层厚度比的材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 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对路面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对原路面和基层回收材料进行分析,用掺入不同水泥和新骨料的冷再生基层材料,对处于不同面及基层厚度比的材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以及抗冻性的实验研究,并结合路面弯沉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材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再生 路用性能 无侧限抗压强度 劈裂强度 抗压回弹模量 抗冻性 弯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土木”专业教育平台 被引量:6
7
作者 武鹤 孙凌 +2 位作者 葛琪 杨扬 王颖 《中国冶金教育》 2014年第2期18-19,22,共3页
以开展专业认证为牵动,探索土木工程专业"大土木"平台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构建培养道桥、建工、岩土、市政工程等土木工程人才所需的"大土木"专业平台,打造"大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 以开展专业认证为牵动,探索土木工程专业"大土木"平台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构建培养道桥、建工、岩土、市政工程等土木工程人才所需的"大土木"专业平台,打造"大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需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大土木”专业平台 核心课程群 宽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土质边坡冻融滑塌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武鹤 刘春龙 葛琪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目前研究寒区土质边坡冻融滑塌的方法很多,大多没有考虑坡端阻力的影响。基于块体的极限平衡理论,在假定春融期边坡的滑移面为平行于坡面的平面且滑动体下部受坡端阻力作用的条件下,用极限平衡法推导了寒区土质边坡冻融滑塌安全系数的... 目前研究寒区土质边坡冻融滑塌的方法很多,大多没有考虑坡端阻力的影响。基于块体的极限平衡理论,在假定春融期边坡的滑移面为平行于坡面的平面且滑动体下部受坡端阻力作用的条件下,用极限平衡法推导了寒区土质边坡冻融滑塌安全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并讨论解析式中的各项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表明春融期粘聚力c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显著。通过对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比较了理论公式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差异,证明了理论公式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之中,对春融期土质边坡滑塌治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边坡 冻融滑塌 边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个目标的路面养护决策优化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武鹤 张家平 魏建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7年第6期1-3,共3页
传统的路面养护决策需要将道路使用者不同的效益换算为费用进行寿命周期费用分析,这样的换算过程不仅不合理,而且还存在很大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建立路网中某一个路段在分析期内所需投入养护资金最小和所获取用户效益最大的两个目... 传统的路面养护决策需要将道路使用者不同的效益换算为费用进行寿命周期费用分析,这样的换算过程不仅不合理,而且还存在很大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建立路网中某一个路段在分析期内所需投入养护资金最小和所获取用户效益最大的两个目标优化模型,对这个项目在整个分析期的养护计划和养护资金需求的问题进行研究。模型求解时利用多目标优化中最优解和非劣解的概念,并利用遗传算法,求得优化模型的解。通过实例计算,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管理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头沼泽湿地的路基设计与处治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鹤 郭立叶 魏志刚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1年第2期1-2,共2页
通过对东北山区塔头沼泽湿地的形成和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从路基设计的角度提出保证路基稳定的处治方法。
关键词 塔头湿地 路基设计 处治方法 公路 沼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道路交通与环境污染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鹤 魏建军 王莉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1年第4期6-9,共4页
主要探讨了道路交通建设与营运期间产生的空气、水、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阐述了各种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控制措施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使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道路交通 环境污染 控制措施 建设期间 营运期间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交通荷载条件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鹤 赵德龙 孟伟平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6年第1期1-2,共2页
在实验观测的基础上,分析计算出车辆大类换算为路面结构设计中标准轴载的换算系数,提出了重交通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和内容,为解决超载车辆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提供了新的对策。
关键词 重交通荷载 水泥路面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6
13
作者 武鹤 车承军 张家平 《交通高教研究》 2004年第5期84-86,共3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本科学院。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这些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如何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和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 科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山区高等级公路涎流冰的形成与防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鹤 王莉 赵逵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3年第4期32-33,35,共3页
通过对寒冷山区高等级公路涎流冰形成条件的分析 ,阐明了形成公路涎流冰病害的主要因素及其危害 ,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经济。
关键词 高寒山区 高等级公路 涎流冰 形成条件 病害分析 防治措施 道路翻浆 路基沉陷 边坡滑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纤维混凝土断裂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鹤 王国峰 丁剑霆 《低温建筑技术》 2009年第2期9-11,共3页
在实验室内,利用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对带有中心裂纹水泥混凝土试件,采取三点加载法,研究在常温、冻融循环后和负40度冰冻状态下,两种纤维掺入量(0.9kg/m3、1.8kg/m3)的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和零掺入量的基准混凝土断裂能,并尝试将Weibul... 在实验室内,利用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对带有中心裂纹水泥混凝土试件,采取三点加载法,研究在常温、冻融循环后和负40度冰冻状态下,两种纤维掺入量(0.9kg/m3、1.8kg/m3)的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和零掺入量的基准混凝土断裂能,并尝试将Weibull分布引入断裂能分析。试验表明纤维掺入量为0.9kg/m3的混凝土性价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 断裂能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损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鹤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6年第7期20-21,共2页
唧泥是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重载交通下唧泥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机理,从加强对水的处治、加强基层的抗冲刷能力和减弱行车荷载的应力等方面提出防治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 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 唧泥损坏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院校进行公路工程监理工作的优势和特点
17
作者 武鹤 宫旭黎 魏建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1年第3期24-25,28,共3页
结合多年从事公路工程监理的工作实践,阐述了交通院校进行工程监理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指出交通院校作为工程监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必将更好地、多方面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关键词 交通院校 工程监理 优势 特点 公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程文化教育为载体的工科专业思政教育路径
18
作者 武鹤 石晶 +3 位作者 王莉 于杰 屈博 周子琪 《中国冶金教育》 2023年第2期85-88,共4页
通过创建工程文化教育基地,共建工程文化系列课程,创新“双导师”师资队伍,搭建专业思政教育实践平台,开展工程文化系列活动,构建以工程文化教育为载体的工科专业思政教育新路径。着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人文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环... 通过创建工程文化教育基地,共建工程文化系列课程,创新“双导师”师资队伍,搭建专业思政教育实践平台,开展工程文化系列活动,构建以工程文化教育为载体的工科专业思政教育新路径。着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人文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工程伦理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实现全方位、多途径工程文化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工程文化教育 文化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校、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扬 武鹤 +2 位作者 刘海苹 王丽荣 张王乐元 《高等建筑教育》 2014年第3期9-12,共4页
"双师型"教师是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特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契机和平台。文章阐述了校校、校企合作的意义,提出了工科院校"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特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契机和平台。文章阐述了校校、校企合作的意义,提出了工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基本素质要求,分析了校校、校企合作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并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开展的工程师论坛、教师顶岗挂职锻炼、毕业设计改革、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等几项实践活动进行论证。实践证明,通过实践活动教师的工程阅历得以丰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校校合作 校企合作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公路土质边坡冻融界面的抗剪强度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葛琪 李京子 +2 位作者 武鹤 何岩 侯润彤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7年第1期39-41,45,共4页
季节冻土地区公路土质边坡在春季融化期经常发生浅层滑坡,对公路运输造成了严重的潜在威胁。冻融界面处的土体抗剪强度是发生滑坡的直接影响因素,采用不同的材料配比设计冻融界面的抗剪强度模型试验,该试验针对不同的土体含水量以及冻... 季节冻土地区公路土质边坡在春季融化期经常发生浅层滑坡,对公路运输造成了严重的潜在威胁。冻融界面处的土体抗剪强度是发生滑坡的直接影响因素,采用不同的材料配比设计冻融界面的抗剪强度模型试验,该试验针对不同的土体含水量以及冻融循环次数进行剪应力测试,通过试验获得界面抗剪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间的关系,基于数据得到冻融界面土体抗剪强度的损伤模型。考虑到正融土质边坡发生失稳破坏时其抗剪强度与土体内部的受力条件及边坡的几何尺寸有关,因此通过试验得到土体剪切强度后,可为评价季节冰冻区边坡稳定性提供直接数据参考,也可为季节冰冻区土质边坡的设计以及稳定性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损伤模型 冻融界面 抗剪强度 季节冰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