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摆位方法的对比研究及位置偏差分析
1
作者 明学中 顾洁 +2 位作者 孙丽 张彬 武雅琴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摆位方法在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其在治疗位置偏差和摆位时间上的差异,以期提高治疗的准确度和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择江苏省肿瘤医院2023年4月至10月进行放射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06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9.6岁... 目的探讨不同摆位方法在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其在治疗位置偏差和摆位时间上的差异,以期提高治疗的准确度和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择江苏省肿瘤医院2023年4月至10月进行放射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06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9.6岁;身高147~170 cm,平均身高160.4 cm;体质量45~80 kg,平均体质量61.9 kg;小学及以下37.7%,中学59.4%,大学2.9%;卡氏功能评分80~90分,平均卡氏功能评分87.9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两组。A组使用自然体位摆位法,B组采用“三线合一”摆位法进行摆位治疗,以患者体表标记线与激光线吻合为标准。记录分析摆位时间及分次间和分次内六维方向上的体位移动误差。结果两组患者摆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次间的误差中,组间平移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旋转误差显著优于B组[左右方向(0.93±0.48)°vs(1.18±0.41)°,头脚方向(0.97±0.49)°vs(1.24±0.53)°,腹背方向(1.21±0.65)°vs(1.73±0.69)°。P<0.05];在分次内的误差中,A组在腹背方向的平移误差明显更优[(0.12±0.18)cm vs(0.14±0.20)cm。P<0.05]。误差累积分布显示,A组在腹背方向上,分次间的旋转误差和分次内的平移误显著低于B组(26.3%vs 37.1%,2.6%vs 6.6%。P<0.05),表现出更高的摆位精度和稳定性。结论自然体位摆位法在减少摆位误差和提高靶区覆盖率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控制旋转误差和分次内体位稳定性上的改进明显,适用于临床放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体位 摆位方法 妇科肿瘤 放射治疗 位置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增强和复杂特征优化的类不平衡病理嗓音检测
2
作者 武雅琴 张佳庆 张涛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44,共11页
该文以提高病理嗓音多分类准确性为目标,构建了一种基于数据增强和复杂特征优化的类不平衡病理嗓音检测系统。首先,对32种声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归类为时域类特征和频域类特征;其次,采用改进的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对数据集进行增广与... 该文以提高病理嗓音多分类准确性为目标,构建了一种基于数据增强和复杂特征优化的类不平衡病理嗓音检测系统。首先,对32种声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归类为时域类特征和频域类特征;其次,采用改进的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对数据集进行增广与均衡处理;然后,结合高效相关性特征选择算法和盒图对多维声学特征进行融合优化,综合评估各特征的判别能力;最后,基于随机森林分类器,详细分析和验证不同特征组合的分类性能。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融合优化特征集(To、Fatr、Jita、sAPQ、vAm、NHR)在随机森林分类器下,对声带小结、息肉、水肿及麻痹4种病理嗓音的分类性能表现优异,取得了88.6%的分类准确率、88.4%的召回率、88.4%的F1分数和99.7%的AU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嗓音 数据增强 复杂特征 高效相关性特征选择 盒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武雅琴 蒋峰 许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874-878,共5页
PET-CT是利用正电子放射性示踪剂显示活体组织器官内生化状态的显像技术。它以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为最常用的放射性显像剂,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及定位精确等特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肿瘤检测手段。文中就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 PET-CT是利用正电子放射性示踪剂显示活体组织器官内生化状态的显像技术。它以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为最常用的放射性显像剂,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及定位精确等特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肿瘤检测手段。文中就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诊断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工科的Matlab仿真课程教学实践
4
作者 武雅琴 邓林强 +2 位作者 吕嘉 罗改芳 常艳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7期329-331,共3页
阐述Matlab仿真课程的教学案例,探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包括在教学内容中构建三位一体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在教学模式中探索“2M+3P”纵横分段模式,设计最佳课堂认知负荷量,实现学生注意力最优刺激,探索学科专... 阐述Matlab仿真课程的教学案例,探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包括在教学内容中构建三位一体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在教学模式中探索“2M+3P”纵横分段模式,设计最佳课堂认知负荷量,实现学生注意力最优刺激,探索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仿真 新工科 教学模式创新 认知负荷 纵横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音频多模态研究的信号分析系统设计
5
作者 武雅琴 邓林强 +2 位作者 杨晨艺 吕嘉 公徐路 《山西电子技术》 2024年第1期95-98,共4页
通过统计分析NSP模态文件准确定位真实数据,解析WAV模态文件结构、编码特征和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声道数、采样频率、PCM采样位数,实现不同模态格式转换,设计基于音频多模态研究的信号分析系统。实验从文件内码、文件参数信息、信号声波... 通过统计分析NSP模态文件准确定位真实数据,解析WAV模态文件结构、编码特征和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声道数、采样频率、PCM采样位数,实现不同模态格式转换,设计基于音频多模态研究的信号分析系统。实验从文件内码、文件参数信息、信号声波波形和主观听觉感受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多模态 信号分析 NSP W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诱导大豆分离蛋白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武雅琴 王莉莎 +1 位作者 邹咪 包海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0-65,共6页
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经60、80和95 ℃热处理,分别与鱼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按质量比1∶ 3(总蛋白质量浓度45 g/L)热诱导得到混合蛋白凝胶。结果表明,从流变特性来看,与天然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凝胶... 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经60、80和95 ℃热处理,分别与鱼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按质量比1∶ 3(总蛋白质量浓度45 g/L)热诱导得到混合蛋白凝胶。结果表明,从流变特性来看,与天然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凝胶(MP-N-SPI)相比,MP-SPI(80 ℃)的储能模量值( G ′)( P <0.05)显著上升,而MP-SPI(60 ℃和95 ℃)却低于MP-N-SPI。在MP中加入SPI后,复合凝胶的持水性均高于单纯MP,适宜的热诱导温度SPI(80 ℃),可以明显改善复合凝胶的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 P <0.05)。从质构特性看出, MP-SPI (95 ℃)的硬度显著提升。电泳图谱显示,MP-N-SPI凝胶条带与单纯MP无明显差异,MP-SPI(80 ℃和 95 ℃)条带比MP-N-SPI和MP-SPI(60 ℃)浅,说明预热SPI(80 ℃或95 ℃)容易与MP相互作用。化学力测定显示,预热大豆蛋白与MP的凝胶网络形成主要是疏水作用的结果,而氢键和二硫键不是复合凝胶形成的主要化学力。由此可见,适宜的热诱导大豆分离蛋白,可以明显改善复合凝胶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鱼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特性 化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视角下的形合意合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武雅琴 《海外英语》 2017年第21期204-205,共2页
文章语篇衔接手段可以直观反应语言的形合意合特征。以M.A.K.Halliday《英语的衔接》第八章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框架,分析季羡林先生的《黎明前的北京》的中英文文本整篇散文的衔接手段,英文本是由张培基先生所译。数据充分证明了英语比汉... 文章语篇衔接手段可以直观反应语言的形合意合特征。以M.A.K.Halliday《英语的衔接》第八章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框架,分析季羡林先生的《黎明前的北京》的中英文文本整篇散文的衔接手段,英文本是由张培基先生所译。数据充分证明了英语比汉语使用了更多的衔接手段,汉语更多依赖逻辑、词汇的衔接手段,英语则更多用连接词、替代的方法实现衔接。充分说明汉语侧重于意合,英语则侧重于形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衔接手段 形合意合 《黎明前的北京》 《英语的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及超声波结合酸处理优化鲣鱼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长乐 武雅琴 +4 位作者 王莉莎 邹咪 汤嘉慧 李天祥 包海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为探究超声波、超声波结合酸葡萄糖酸内酯(glucono-delta-lactone,GDL)处理对鲣鱼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凝胶性质的影响,提高鲣鱼的附加值及鲣鱼产品的品质,以鲣鱼肌原纤维蛋白为原材料,对其进行超声波3 min及超声波3 ... 为探究超声波、超声波结合酸葡萄糖酸内酯(glucono-delta-lactone,GDL)处理对鲣鱼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凝胶性质的影响,提高鲣鱼的附加值及鲣鱼产品的品质,以鲣鱼肌原纤维蛋白为原材料,对其进行超声波3 min及超声波3 min结合GDL处理,观察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特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3 min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预备阶段,却削弱了凝胶强化阶段; MP凝胶的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明显下降。超声波3 min结合GDL处理后,提升MP凝胶预备阶段的同时,维持原有的凝胶强化能力;硬度、弹性与原样无明显差别,却大幅度增加了凝聚性与咀嚼性;超声波结合酸处理后,样品的持水性与单一超声波处理相比明显增加,但与未处理组相比偏低。超声波结合酸处理后的样品其溶解度与原样相比明显增加,与单一的超声波处理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鲣鱼 超声波 超声波结合酸处理(GDL)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与肌原纤维蛋白乳化复合凝胶的结构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莉莎 崔洪君 +1 位作者 武雅琴 包海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102,共7页
针对植物油和金枪鱼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复合凝胶的结构特性,选取了玉米油和橄榄油2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脂,将其用金枪鱼的肌原纤维蛋白乳化以后再与肌原纤维蛋白混合,形成复合凝胶,选取的油脂的体积分数分别... 针对植物油和金枪鱼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复合凝胶的结构特性,选取了玉米油和橄榄油2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脂,将其用金枪鱼的肌原纤维蛋白乳化以后再与肌原纤维蛋白混合,形成复合凝胶,选取的油脂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10%和15%。流变结果表明,2种油脂的复合凝胶都随着油脂体积分数的增大,G'(储能模量)越大;质构和持水力的结果显示,体积分数为15%的玉米油和橄榄油凝胶效果最好;电镜扫描显示,乳化的油脂与凝胶网络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油脂并不是单纯地填充在肌原纤维蛋白三维网络的空隙中。该结果可为在鱼糜制品加工过程中使用不饱和脂肪酸提供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蛋白 玉米油 橄榄油 复合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