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心素养视角下工业流程题的命题实践与备考策略
1
作者 邱磊 武衍杰 《化学教与学》 2024年第14期70-75,13,共7页
本文以废旧电池材料的回收利用为命题素材,展示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工业流程题的命题思路及流程。命题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测试目标,以学业质量水平为依据,注重情境的适切性,关注学科主干知识及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通过梳理核心... 本文以废旧电池材料的回收利用为命题素材,展示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工业流程题的命题思路及流程。命题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测试目标,以学业质量水平为依据,注重情境的适切性,关注学科主干知识及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通过梳理核心知识的分布,优化改进测试任务,分析学生的作答情况,探查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针对性的备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工业流程题 题目命制 备考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背景下初、高中化学衔接导引课教学设计
2
作者 宫琦 武衍杰 《化学教与学》 2024年第11期66-70,34,共6页
基础教育阶段化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方式偏重学科测试而忽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全面感知。为改变初中生对化学是“背诵记忆”学科的片面认识,本文重新设计了初、高中化学衔接导引课教学。为发挥衔接导引课“激趣”“激志”及其让学生形... 基础教育阶段化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方式偏重学科测试而忽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全面感知。为改变初中生对化学是“背诵记忆”学科的片面认识,本文重新设计了初、高中化学衔接导引课教学。为发挥衔接导引课“激趣”“激志”及其让学生形成化学学科全景观认知图示的价值,选择化学学科发展史上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成就作为素材,设置挑战性任务,在学生认知水平范围内调用学科核心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发展学科思维、形成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化学学科 衔接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活化情境的化学教学设计——以“与胶体邂逅的一天”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武衍杰 杨伏勇 宫琦 《化学教与学》 2019年第11期63-67,92,共6页
分析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并总结了基于生活化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设计的操作流程。以生活中常见的胶体为例,通过展示生活中与胶体相关的情境素材,抽提情境素材中蕴含的学科核心知识,并基于核心知识和情境素材设置了一系列生活问题,形成学... 分析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并总结了基于生活化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设计的操作流程。以生活中常见的胶体为例,通过展示生活中与胶体相关的情境素材,抽提情境素材中蕴含的学科核心知识,并基于核心知识和情境素材设置了一系列生活问题,形成学习任务,供学生解释、探究,实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化情境 胶体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决定性质”大概念统领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学
4
作者 武衍杰 《化学教与学》 2023年第10期58-64,共7页
面对“元素周期律”教学长期存在的“元素性质替代物质性质”“机械记忆基于元素性质推理物质性质的路径”等问题,通过多角度分析教学主题内容,确定了以“结构决定性质”大概念为统领,以“Z*/r”衡量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为抓手,以不同层... 面对“元素周期律”教学长期存在的“元素性质替代物质性质”“机械记忆基于元素性质推理物质性质的路径”等问题,通过多角度分析教学主题内容,确定了以“结构决定性质”大概念为统领,以“Z*/r”衡量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为抓手,以不同层次物质性质递变规律基本事实为依托,并关联化学键、微粒空间排布等结构因素,开展大概念统领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学,帮助学生从结构层面理解元素性质与物质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原因。实践效果表明,学生在课后能基于“结构决定性质”大概念准确找到解决陌生疑难问题的认识角度,体现了基于大概念教学的迁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结构决定性质 元素周期律 Z*/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学的技术教育——以“工业制硝酸”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宫琦 武衍杰 《化学教与学》 2020年第10期53-57,97,共6页
技术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强大动力,科学教育必须关注学生技术能力的发展。化学学科的实用性特点为实施技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有关技术教育内容已有研究基础上,从5个方面总结了面向技术教育的化学教学内容,选取“工业制硝酸”这一案... 技术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强大动力,科学教育必须关注学生技术能力的发展。化学学科的实用性特点为实施技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有关技术教育内容已有研究基础上,从5个方面总结了面向技术教育的化学教学内容,选取“工业制硝酸”这一案例,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实施,并为教师提供了大量“工业制硝酸”素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教育 教学设计 工业制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