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铝阳极氧化膜的制备及膜孔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勇 冯辉 +2 位作者 金远锋 杨勇 武行兵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2,共4页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铝氧化膜,探讨了前处理、电解液组成、电解液浓度以及氧化电压等参数对氧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前处理对氧化膜的质量有较大影响;适当比例的磷酸和草酸的混合酸制备的多孔膜质量最佳,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阳极氧...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铝氧化膜,探讨了前处理、电解液组成、电解液浓度以及氧化电压等参数对氧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前处理对氧化膜的质量有较大影响;适当比例的磷酸和草酸的混合酸制备的多孔膜质量最佳,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阳极氧化电压可使膜的孔密度减小,孔径增大,膜的有序性增加。两步阳极氧化法制备的多孔氧化铝模板的有序性优于一步氧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氧化铝膜 多孔膜 二次阳极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Li/S电池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勇 武行兵 +1 位作者 张爱勤 王力臻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综述了提高Li/S电池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比容量、循环寿命、高功率性能和高低温性能;对研究方向作了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 LI/S电池 电化学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Ni合金镀层中Ni含量影响因素及镀层耐蚀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勇 冯辉 +1 位作者 贵阳海 武行兵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研究了碱性Zn-Ni合金电镀工艺,采用扫描电镜、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及浸泡试验测定了镀液温度、电流密度及镀液组成等因素对镀层表面形貌、镀层中Ni含量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电流密度对镀层中Ni含量的影响不大;镀层中Ni含量... 研究了碱性Zn-Ni合金电镀工艺,采用扫描电镜、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及浸泡试验测定了镀液温度、电流密度及镀液组成等因素对镀层表面形貌、镀层中Ni含量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电流密度对镀层中Ni含量的影响不大;镀层中Ni含量随着镀液中Ni2+与Zn2+质量浓度比的升高而增大。随着镀层中Ni质量分数的增加,镀层颗粒越来越细致、均匀;在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表明:Ni的质量分数为13%的合金镀层具有最佳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NI合金 电镀 耐蚀性 Ni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σ混料设计优选Li/S一次电池正极组分配比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勇 武行兵 +4 位作者 王力臻 张爱勤 冯辉 夏同驰 董会超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采用混料实验设计,探讨了Li/S一次电池硫正极各组分的最优配比.响应优化预测结果显示,当m(S)∶m(SP)∶m(PVDF)=0.4∶0.43∶0.17时,电池放电比容量达到454 mAh/g.在此优化比例条件下实验验证结果为467 mAh/g.同时,电化学阻抗测试结果显示... 采用混料实验设计,探讨了Li/S一次电池硫正极各组分的最优配比.响应优化预测结果显示,当m(S)∶m(SP)∶m(PVDF)=0.4∶0.43∶0.17时,电池放电比容量达到454 mAh/g.在此优化比例条件下实验验证结果为467 mAh/g.同时,电化学阻抗测试结果显示,最优比例下的阻抗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料设计 锂/硫电池 最优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材料物化性能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武行兵 王晨旭 +2 位作者 臧强 张沿江 王双双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4-1176,共3页
在动力电池的制作过程中,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物化性能对电池的制作及电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材料的粒径及比表面积在材料制作路线相同的情况下对电池的影响更为重要。对材料制作路线相同情况下的磷酸铁锂粉体的物化性能进行控制... 在动力电池的制作过程中,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物化性能对电池的制作及电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材料的粒径及比表面积在材料制作路线相同的情况下对电池的影响更为重要。对材料制作路线相同情况下的磷酸铁锂粉体的物化性能进行控制,对电池加工过程中的极片电阻率、剥离强度、克容量发挥以及低温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磷酸铁锂材料物化性能对电池的制作及性能非常重要,粒径较小的材料的内阻、加工性能方面都劣于大粒径材料,但是其克容量及低温性能都优于大粒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性能 电阻率 剥离强度 克容量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化成工艺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沿江 武行兵 +2 位作者 臧强 王双双 姜雨恒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66-1368,共3页
采用磷酸铁锂-石墨作为正负极材料,分析两种不同化成工艺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主要从负极极片SEM图,极片电阻率及其内阻大小,电池循环性能及高温搁置性能等方面比较了两种不同化成工艺对电池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当减小化成... 采用磷酸铁锂-石墨作为正负极材料,分析两种不同化成工艺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主要从负极极片SEM图,极片电阻率及其内阻大小,电池循环性能及高温搁置性能等方面比较了两种不同化成工艺对电池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当减小化成时间,有利于负极表面SEI膜的形成,并且形成的负极极片表面光滑,制备的电池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搁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化成工艺 循环性能 高温搁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双双 武行兵 +2 位作者 张沿江 臧强 姜雨恒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1-1213,共3页
选用Li Ni1/3Co1/3Mn1/3O2材料制成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将该单体电池进行循环寿命实验,通过对电池进行拆解分析,分别对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等进行形貌与成分分析,研究了电池主要材料中影响循环寿命的主要因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选用Li Ni1/3Co1/3Mn1/3O2材料制成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将该单体电池进行循环寿命实验,通过对电池进行拆解分析,分别对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等进行形貌与成分分析,研究了电池主要材料中影响循环寿命的主要因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能量散射光谱(EDS)、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等测试分析比较这几种主要材料,发现隔膜在循环前后的差异最小;循环后负极极片表面脱落较多,且极片表面有颗粒状物质;正极极片表面脱落较少,但其SEM图中表面形貌有开裂,XRD数据分析有结构方面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镍钴锰 循环寿命 主要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结构锰酸锂电化学性能对比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沿江 武行兵 姜雨恒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0,共4页
比较了层状锰酸锂(Li MnO_2)和尖晶石型锰酸锂(Li Mn_2O_4)在电池容量发挥、首次效率、高温存储及循环性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层状锰酸锂具有较高的容量发挥,但其高温存储性能不如尖晶石型锰酸锂;在高温(55℃)循环性能方面,由于高... 比较了层状锰酸锂(Li MnO_2)和尖晶石型锰酸锂(Li Mn_2O_4)在电池容量发挥、首次效率、高温存储及循环性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层状锰酸锂具有较高的容量发挥,但其高温存储性能不如尖晶石型锰酸锂;在高温(55℃)循环性能方面,由于高温条件下锰的溶解,导致两种结构锰酸锂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均很差,0.5C循环400次后容量保持率低于80%;在常温循环性能方面,尖晶石型锰酸锂具有较好的容量保持率。因此,在动力电池应用方面,尖晶石型锰酸锂相对于层状锰酸锂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酸锂 容量保持 高温存储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浆料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沿江 武行兵 +1 位作者 张金龙 臧强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74,共3页
锂离子电池浆料稳定性对电池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讨论了在2种不同条件处理下正极浆料的性能变化情况,分别对浆料的黏度、固含量及流变性能做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的浆料,其黏度、固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较小,表现出较为... 锂离子电池浆料稳定性对电池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讨论了在2种不同条件处理下正极浆料的性能变化情况,分别对浆料的黏度、固含量及流变性能做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的浆料,其黏度、固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较小,表现出较为稳定的性质。而浆料的性质稳定,则有利于后序的极片涂布和电池电性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浆料 黏度 固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正极材料LiNi_(1-x-y)Co_xAl_y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义飞 武行兵 +1 位作者 王双双 臧强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对含有Ni、Co和Al等3种金属元素的镍钴铝酸锂(LiNi_(1-x-y)Co_xAl_yO_2)的合成工艺、离子掺杂和表面包覆等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展望LiNi_(1-x-y)Co_xAl_yO_2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1-x-yCoxAlyO2 正极材料 合成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极陶瓷涂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沿江 王双双 +1 位作者 武行兵 臧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23-1625,1644,共4页
考察了陶瓷涂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对比了负极陶瓷和非陶瓷涂层的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荷电保持能力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循环前后陶瓷和非陶瓷涂层负极片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负极陶瓷涂... 考察了陶瓷涂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对比了负极陶瓷和非陶瓷涂层的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荷电保持能力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循环前后陶瓷和非陶瓷涂层负极片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负极陶瓷涂层对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并无影响,但可以明显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荷电保持性能和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陶瓷涂层 荷电保持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极材料预处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双双 王晨旭 +2 位作者 武行兵 张沿江 臧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02-1804,1916,共4页
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在电池制作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工艺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负极材料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关于负极材料的预处理很重要。对负极粉料合浆前的预烘烤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 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在电池制作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工艺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负极材料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关于负极材料的预处理很重要。对负极粉料合浆前的预烘烤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对于水系负极制作的电池,负极粉料不烘烤对各方面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粉料 烘烤 浆料流变性 搁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浸泡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的影响
13
作者 张沿江 武行兵 +1 位作者 臧强 姜雨恒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3-66,共4页
主要考察了电解液浸泡对Li Ni1/3Co1/3Mn1/3O2粉料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不同条件下粉体的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及拉曼光谱仪表征晶体的结构,并将样品组装成电池,比较了不同条件处理下样品的首次放电及倍率性能。结果表明,电... 主要考察了电解液浸泡对Li Ni1/3Co1/3Mn1/3O2粉料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不同条件下粉体的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及拉曼光谱仪表征晶体的结构,并将样品组装成电池,比较了不同条件处理下样品的首次放电及倍率性能。结果表明,电解液浸泡对Li Ni1/3Co1/3Mn1/3O2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影响较小,但对粉体的电阻率和电池的容量有较大影响,而且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其粉体电阻率和放电比容量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1/3CO1/3MN1/3O2 电解液 浸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影响过程研究
14
作者 臧强 武行兵 张沿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69-1371,1529,共4页
以研究方型锂离子电池拆解过程中的负极白斑现象出发,根据圆柱型和方型电池拆解结果的迥异性,分析两种卷绕模型下的内张力差异对成型电芯结构的影响过程。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负极白斑形貌特征,开展实验得出负极白斑成型条件:天然石... 以研究方型锂离子电池拆解过程中的负极白斑现象出发,根据圆柱型和方型电池拆解结果的迥异性,分析两种卷绕模型下的内张力差异对成型电芯结构的影响过程。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负极白斑形貌特征,开展实验得出负极白斑成型条件:天然石墨负极、方型卷绕、初步成型化成后期。借鉴锂离子电池SEI成膜的产气过程,利用相渗理论解释因内张力不均产生的气泡驻留现象,结合双电层及浓差电势理论解释负极白斑成型过程,并通过半电化成实验消除白斑现象和小过充实验实现白斑现象还原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白斑 浓差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