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CT-K7水三相点容器国际关键比对 被引量:4
1
作者 闫小克 邱萍 +4 位作者 武荷莲 张哲 冯玉玲 王玉兰 段宇宁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7,共6页
在国际互认框架内,国家计量标准的国际等效性是通过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的咨询委员会组织的一系列国际关键比对来确定的。温度咨询委员会(CCT)委托国际计量局(BIPM)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了由20个国家实验室参加的CCT-K7水三相点容器国际... 在国际互认框架内,国家计量标准的国际等效性是通过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的咨询委员会组织的一系列国际关键比对来确定的。温度咨询委员会(CCT)委托国际计量局(BIPM)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了由20个国家实验室参加的CCT-K7水三相点容器国际关键比对。比对结果表明:这些国家基准水三相点值在0.171 mK范围内一致。此外,为了减小国家实验室复现水三相点的系统差,需要进一步研究同位素组成对水三相点温度的影响以及同位素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国际关键比对 水三相点 国际等效性 关键比对参考值(KCR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三相点复现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2
作者 闫小克 武荷莲 +2 位作者 张哲 王玉兰 冯玉玲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水三相点是开尔文热力学温度的唯一基准点,也是ITS 90国际温标重要的定义固定点。因此,水三相点不确定度分析对整个温标的建立、温度量值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3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出一系列高质量的水三相点容器,加强了... 水三相点是开尔文热力学温度的唯一基准点,也是ITS 90国际温标重要的定义固定点。因此,水三相点不确定度分析对整个温标的建立、温度量值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3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出一系列高质量的水三相点容器,加强了水三相点的研究,为不确定度的分析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实验依据。同时,不确定度的分析也是客观评价新研制容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对新研制容器所复现的水三相点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评定结果表明,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 16mK(k=2 69,p=0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水三相点 ITS-90温标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三相点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国权 朱民 +1 位作者 武荷莲 黄宁生 《计量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81-85,共5页
叙述了汞三相点密封容器的设计和制作程序,并介绍了具体的复现装置和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复现性为±0.1mK,平均熔化温度与平均凝固温度的差为0.1mK,不同密封容器间的差小于0.2mK。
关键词 三相点 温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水三相点容器在国际计量局的比对
4
作者 闫小克 武荷莲 +2 位作者 张哲 冯玉玲 王玉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42-46,共5页
国际计量局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了由20个国家计量标准实验室参加的CCT-K7水三相点容器国际关键比对.按照比对协议,参加者均选择了1个校准的传递容器送到国际计量局与两个共同的参照容器进行比对.介绍了国际计量局的比对,包括:冻制方法、... 国际计量局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了由20个国家计量标准实验室参加的CCT-K7水三相点容器国际关键比对.按照比对协议,参加者均选择了1个校准的传递容器送到国际计量局与两个共同的参照容器进行比对.介绍了国际计量局的比对,包括:冻制方法、实验装置、测量步骤、比对结果及相应的不确定度评定.比对结果表明:多数水三相点容器在0.15 mK范围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关键比对 水三相点 传递容器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24K(ITS—90)国家温度工作基准组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扬 武荷莲 +2 位作者 黄宁生 吴必勤 张国权 《计量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41-248,共8页
介绍了1.2~24K(ITS-90)国家温度工作基准组的建立及不确定度的分析,并对工作基准组进行了考核。用从NPL引进的5支铑铁电阻温度计的平均值作为1.2~24K温区的标准。实验分析表明,工作基准组在1.2~24K... 介绍了1.2~24K(ITS-90)国家温度工作基准组的建立及不确定度的分析,并对工作基准组进行了考核。用从NPL引进的5支铑铁电阻温度计的平均值作为1.2~24K温区的标准。实验分析表明,工作基准组在1.2~24K温区的总不确定度为2.7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基准 不确定度 精度 温度标准 温升计量 1.2-24K(ITS-90)国家温度工作基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8033~27316K温度国家基准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湜然 王磊 +2 位作者 武荷莲 吴必勤 冯玉玲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9-194,共6页
本文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技术规范JJF10 59- 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对 1992年完成的 13 80 33~ 2 73 16K温度国家基准重新作不确定度评定。本文讨论了不确定度的来源 ;分析了标准不确定度、... 本文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技术规范JJF10 59- 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对 1992年完成的 13 80 33~ 2 73 16K温度国家基准重新作不确定度评定。本文讨论了不确定度的来源 ;分析了标准不确定度、有效自由度、不确定度的合成、扩展不确定度及范围因子 ;计算了国家基准铂电阻温度计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的不确定度分布。结果表明 ,各个定义固定点的复现性不大于 ± 0 1mK ,在置信水平为 99%和各自给定的有效自由度下 ,各个固定点实现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 1mK。基准铂电阻温度计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布不大于 1 6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不确定度 基准铂电温度计 温度 国家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S-90(13.8~273.16K)国家温度基准组和工作基准组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扬 武荷莲 +2 位作者 黄宁生 吴必勤 张国权 《计量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75-180,共6页
本文介绍了ITS-90(13.8~273.16K)国家温度基准组和工作基准组的建立、误差传递的研究、以及基准组和工作基准组的非唯一性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该基准组和工作基准组在全温区(13.8~273.16K)的总不... 本文介绍了ITS-90(13.8~273.16K)国家温度基准组和工作基准组的建立、误差传递的研究、以及基准组和工作基准组的非唯一性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该基准组和工作基准组在全温区(13.8~273.16K)的总不确定度为2.7mK。研究了基准组在全温区的误差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精度 误差 温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