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口岸近年截获危险性杂草苍耳疫情分析
1
作者 武目涛 赵菊鹏 +5 位作者 赵立荣 范晓虹 郑明慧 吴海荣 冯黎霞 陈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6期165-167,共3页
对广东口岸2011—2015年截获的苍耳杂草疫情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截获原因以及今后防除的工作重点。结果表明,自2011年以来,广东口岸截获苍耳杂草的种类和次数逐年递增,5年共截获苍耳杂草14种(类)1 070批次,主要来自5个国家或地区。
关键词 进口 粮谷 苍耳 疫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草花叶病毒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2
2
作者 冯黎霞 赵立荣 +1 位作者 武目涛 于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21,共5页
藜草花叶病毒(Sowbane mosaic virus,So MV)是菠菜上的重要有害生物,可通过种子、花粉、昆虫介体和机械等方式传播。随着我国种子、种苗进口量的进一步扩大和产业化种植,藜草花叶病毒传入我国的风险非常大。本文综述了藜草花叶病毒的生... 藜草花叶病毒(Sowbane mosaic virus,So MV)是菠菜上的重要有害生物,可通过种子、花粉、昆虫介体和机械等方式传播。随着我国种子、种苗进口量的进一步扩大和产业化种植,藜草花叶病毒传入我国的风险非常大。本文综述了藜草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寄主范围、为害症状、传播途径、检测技术等,论述了藜草花叶病毒传入我国的潜在危害性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草花叶病毒 生物学特性 传播和危害 检测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玉米酒糟粕中转基因品系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婷 高东微 +3 位作者 张隽 武目涛 陈源树 刘津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7年第3期55-62,共8页
以美国进口玉米酒糟粕(DDGS)中转基因玉米品系MIR162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为研究内容,分别采用3种常见商业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采用3个检测标准中规定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MIR162定性检测,比较了9种方法组合在检测玉米酒糟粕中转... 以美国进口玉米酒糟粕(DDGS)中转基因玉米品系MIR162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为研究内容,分别采用3种常见商业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采用3个检测标准中规定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MIR162定性检测,比较了9种方法组合在检测玉米酒糟粕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技术性能。结果表明,使用TIANGEN?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和《SN/T 1196—2012转基因成分检测玉米检测方法》规定的荧光PCR方法,检测灵敏度最高,符合现行检验监管法规要求。考虑到大宗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国际贸易普遍存在转基因成分低水平混杂的情况,进一步探讨了进口农产品转基因成分检验监管分类管理的必要性,提出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进口农产品采用灵敏度相适宜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酒糟粕 转基因品系MIR162 基因组DNA 实时荧光PCR 低水平混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土耳其进境番茄种子上首次截获番茄斑萎病毒 被引量:5
4
作者 余辛 冯黎霞 +3 位作者 章柱 武目涛 李新浩 丁钿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21,共4页
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AS-ELISA)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对来自土耳其的番茄种子进行种传病... 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AS-ELISA)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对来自土耳其的番茄种子进行种传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在该批番茄种子中检测到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对PCR产物进行测序,扩增片段与其他TSW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为99%~100%,证实该批番茄种子携带TSW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种子 番茄斑萎病毒 DAS-ELISA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小火蚁在我国的适生区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强 顾渝娟 +4 位作者 李盼畔 武目涛 魏霜 刘海军 马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7,共7页
小火蚁是中国内地新发现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目前对该虫的传入来源和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尚不明确。为明确我国小火蚁适生区范围,有效防控该虫在我国的扩散和蔓延,本研究通过该虫全球已有的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对其适生区进行了预测... 小火蚁是中国内地新发现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目前对该虫的传入来源和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尚不明确。为明确我国小火蚁适生区范围,有效防控该虫在我国的扩散和蔓延,本研究通过该虫全球已有的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对其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最大熵模型预测小火蚁适生区精度较高。预测结果显示,我国小火蚁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南方,其中,高适生区分布在台湾地区、海南、云南南部边境、广西西南局部、福建西南部、广东南部及其沿海地区。预测结果与该物种现有地理范围的生态条件一致。年降水量对小火蚁的适生性影响最大,理论年降水量为2040 mm时小火蚁分布的概率最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未来我国小火蚁的适生区有向北扩大的趋势,但主要适生区还是以南方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有害生物 生物入侵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献锋 于璇 +7 位作者 冯黎霞 于翠 丁钿 徐强 赵菊鹏 马骏 武目涛 魏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5-193,共9页
为建立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ToBRFV)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本研究针对ToBRFV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基因序列设计了4组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构建了标准曲线,并... 为建立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ToBRFV)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本研究针对ToBRFV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基因序列设计了4组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构建了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实际样品的检测效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与番茄花叶病毒、番茄斑驳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番茄环斑病毒、番茄黑环病毒、辣椒轻斑驳病毒、烟草环斑病毒和凤果花叶病毒等9种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建立的标准曲线的R^(2)为0.999,扩增效率为102.096%,检测灵敏度为10 fg/μL,与EPPO PM 7/146(1)推荐的CaTa28、CSP1325方法相当,是常规RT-PCR的100倍;采用该方法成功从60份番茄和辣椒叶片、种子样品中检出10份阳性样品。建立的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实际样品中ToBRFV的快速精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褐色皱果病毒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Taq Man探针 荧光定量RT-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花豚草的入侵风险及预警防控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强 吕文刚 +4 位作者 吴海荣 刘海军 武目涛 马骏 李盼畔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1,151,共10页
密花豚草Ambrosia confertiflora是一种原产墨西哥和美国的多年生杂草,后入侵到多个国家,给当地的农业、生态、畜牧业等带来了严重危害。除此之外,密花豚草还是多种有害真菌、昆虫的寄主,散发难闻气味污染环境,花粉还会引起易感人群的... 密花豚草Ambrosia confertiflora是一种原产墨西哥和美国的多年生杂草,后入侵到多个国家,给当地的农业、生态、畜牧业等带来了严重危害。除此之外,密花豚草还是多种有害真菌、昆虫的寄主,散发难闻气味污染环境,花粉还会引起易感人群的过敏反应。2018年欧洲和地中海国家植物保护组织(EPPO)将其列入A2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豚草属杂草已经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虽然密花豚草目前在我国尚无分布记录,但是其潜在入侵风险不可忽视。本文通过CLIMEX生物学动态仿真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分析其在全球以及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同时对该杂草进入我国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与我国贸易往来频繁的一些国家以及我国都存在密花豚草高度适生区,密花豚草极有可能通过国际贸易而进入我国,且密花豚草传入我国的风险等级为高度危险。应该提高对该杂草的风险意识,做好风险预警,提高对外来入侵生物的知识储备和公众对有害生物的防范意识,防止密花豚草进入我国,保护我国的农业、林业以及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豚草 适生性预测 入侵风险 预警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