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
1
作者 吴丽丽 刘艳霞 +1 位作者 武海鹏 韩港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91,共15页
为解决异形钢管混凝土柱阴角对其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用1个冷弯薄壁方钢管和2个U形钢管焊接成L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形成L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钢管混凝土柱形式。设计了5组共10根试件的轴压试验,并开展了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了钢管厚度、... 为解决异形钢管混凝土柱阴角对其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用1个冷弯薄壁方钢管和2个U形钢管焊接成L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形成L形冷弯薄壁型钢组合钢管混凝土柱形式。设计了5组共10根试件的轴压试验,并开展了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了钢管厚度、U形管外伸长度和钢材强度等参数对构件承载力和延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试件的主要破坏形态为中上部局部鼓曲破坏,适量增大U形管外伸长度可以提高承载力,但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易发生弯扭破坏;承载力和延性随着钢管厚度和钢材强度增大而增加;混凝土强度对构件的初始刚度和峰值荷载的影响都很小,但对曲线下降段的影响较大;试件端部和中部截面阴角处的混凝土应力值比各边中部更大,说明采用U形钢管与方钢管组合的方式改善了阴角处钢管对混凝土约束普遍较弱的问题。基于“统一理论”,给出了两种承载力建议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两种计算方法在0.44~1.94的约束效应系数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 U形管 钢管混凝土柱 轴心受压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武海鹏 侯涤洋 孙立娜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69,118,共5页
对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进行分析和有效预报能够实现对结构振动冲击、噪声、疲劳破坏的有效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采用悬臂梁法对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阻尼测试;同时用Adams-Bacon法和Ni-Adams法对实验结果进行... 对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进行分析和有效预报能够实现对结构振动冲击、噪声、疲劳破坏的有效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采用悬臂梁法对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阻尼测试;同时用Adams-Bacon法和Ni-Adams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峰值均出现在纤维角度30°附近;载荷低频段时材料的阻尼性能优于高频段时的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悬臂梁 损耗因子 纤维角度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剪应力及剪力传递效率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武海鹏 李杰 陈淮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3-87,共5页
依据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特点,考虑梁高、底板厚度的变化,从弹性微元段的受力平衡出发,推导钢腹板剪应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箱梁剪力由混凝土顶、底板和波形钢腹板共同承担,变截面波形钢腹板梁中的剪应力除了由截面剪力引起外,还... 依据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特点,考虑梁高、底板厚度的变化,从弹性微元段的受力平衡出发,推导钢腹板剪应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箱梁剪力由混凝土顶、底板和波形钢腹板共同承担,变截面波形钢腹板梁中的剪应力除了由截面剪力引起外,还包括有截面弯矩和轴力引起的附加剪应力;通过与等截面计算公式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对比验证,表明笔者给出的计算公式具有较高计算精度;最后在此基础上考虑3种荷载工况,给出一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箱梁的剪力传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 波形钢腹板 组合箱梁 剪应力 剪力传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多腔钢管混凝土分叉短柱抗震性能试验及数值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武海鹏 崔舒蓉 +3 位作者 钟志伟 王晓蒙 甘迈 曹万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针对某超高层巨型框架结构中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FT)分叉柱,为研究截面加强构造对分叉短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4个试件在竖向轴压力及水平往复两次的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件上部为... 针对某超高层巨型框架结构中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FT)分叉柱,为研究截面加强构造对分叉短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4个试件在竖向轴压力及水平往复两次的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件上部为五边形四腔体钢管混凝土双柱肢,下部为八边形十三腔体钢管混凝土单柱肢,以此形成分叉柱;研究的截面构造包括四种:基本构造,钢管钢板整体加厚构造,距中和轴较远的钢管角部钢板内表面贴焊等肢角钢的局部钢板加厚构造,距中和轴较远的钢管腔体内置圆钢管构造。基于试验结果及截面构造特点,进行了数值计算。试验及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分叉短柱的破坏主要发生在上柱根部分叉截面处,表现为距离中性轴较远处的钢板撕裂以及局部焊缝开裂引起的整块钢板撕裂;内置圆钢管的加强构造承载力提高7.6%、变形能力提高14.4%,综合耗能能力最强,局部钢板加强构造承载力提高9.2%、变形能力下降18.7%,钢管钢板整体加厚构造承载力略有提高、但变形能力下降较多;提出的异形多腔钢管混凝土柱简化建模方法计算效率较高,精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CFT) 分叉短柱 异形截面 多腔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变截面连续体系梁桥钢腹板承剪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杰 武海鹏 陈淮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了了解波形钢腹板变截面连续体系梁桥钢腹板的弯曲剪应力及剪力传递效率,基于组合有限元思想,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大桥精细模型,首先对组合箱梁拟平截面假定进行验证,然后选取12个控制截面,分析自重、自重+预应力荷载作用下各控制截... 为了了解波形钢腹板变截面连续体系梁桥钢腹板的弯曲剪应力及剪力传递效率,基于组合有限元思想,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大桥精细模型,首先对组合箱梁拟平截面假定进行验证,然后选取12个控制截面,分析自重、自重+预应力荷载作用下各控制截面的波形钢腹板剪应力及剪力传递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弯曲作用下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截面满足平截面假定,波形钢腹板中的剪应力沿板厚均匀分布,自重及预应力作用下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截面的剪力传递效率为50%~80%,且变截面效应带来的梁高和底板厚变化会使波形钢腹板参数相同的梁段剪力分配比例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箱梁 波形钢腹板 变截面 剪应力 剪力传递效率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载方向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分叉柱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武海鹏 曹万林 +2 位作者 董宏英 殷飞 李翔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78-85,120,共9页
为研究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分叉柱不同方向的抗震性能,进行了5个试件在往复两次水平力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考虑了三种加载方向,截面长轴方向、短轴方向和45°方向,两种节点核心区构造,基本构造和节点核心区增加钢管... 为研究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分叉柱不同方向的抗震性能,进行了5个试件在往复两次水平力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考虑了三种加载方向,截面长轴方向、短轴方向和45°方向,两种节点核心区构造,基本构造和节点核心区增加钢管腔体的加强构造。试验结果表明:累积损伤下,焊缝布置位置引导了试件的破坏,各试件的损伤破坏为下柱下水平隔板处焊缝开裂及延伸引起的钢板撕裂;截面长轴方向承载力高、刚度大、变形能力强、耗能能力好,45°方向次之,短轴最弱;节点核心区加强构造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试件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同一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退化不明显;试件的变形和耗能主要发生在上柱部分,约占60%~70%;各试件均具有良好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可用于超高层巨型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截面 多腔钢管混凝土 分叉柱 加载方向 加强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多腔钢管混凝土柱往复轴压性能试验 被引量:7
7
作者 殷飞 薛素铎 +2 位作者 曹万林 董宏英 武海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103,共10页
为研究内置钢筋笼及内置圆钢管对异形多腔钢管混凝土柱在往复轴压作用下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3个以Z15大厦为原型的大尺寸异形多腔钢管混凝土柱试件的往复轴压试验,分析了各试件的损伤演化、加卸载全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变形能... 为研究内置钢筋笼及内置圆钢管对异形多腔钢管混凝土柱在往复轴压作用下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3个以Z15大厦为原型的大尺寸异形多腔钢管混凝土柱试件的往复轴压试验,分析了各试件的损伤演化、加卸载全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刚度及刚度退化、累积耗能及应变,并采用多国规范对3个试件进行了轴压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内置钢筋笼能够有效提高试件初始刚度及承载能力;内置圆钢管能够进一步提高试件初始刚度和承载力,且能够显著提高试件的延性、累积耗能能力及后期工作性能;采用各国规范计算得到的承载力结果,因均未考虑横隔板的作用及内外钢板不同的屈服机理,均显著小于试验值。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适用于多腔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同时,建议实际工程中内置圆钢管来提高异形多腔钢管混凝土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异形截面 往复轴压荷载 不同构造 规范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巨型框架柱抗震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曹万林 武海鹏 周建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2,共12页
为促进钢-混凝土组合柱在超高层巨型框架结构中应用,在简要介绍采用钢-混凝土组合巨型柱的巨型框架结构基础上,从型钢混凝土巨型柱和钢管混凝土巨型柱两个方面综述了钢-混凝土组合巨型柱抗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指出了该类钢-混凝土组... 为促进钢-混凝土组合柱在超高层巨型框架结构中应用,在简要介绍采用钢-混凝土组合巨型柱的巨型框架结构基础上,从型钢混凝土巨型柱和钢管混凝土巨型柱两个方面综述了钢-混凝土组合巨型柱抗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指出了该类钢-混凝土组合巨型柱若干有待深化研究的技术问题.分析表明:巨型框架结构是一种受力性能优越的高效抗震体系,中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标志性超高层建筑大多采用了钢-混凝土组合巨型柱框架结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和模拟地震振动台方面;复杂截面钢-混凝土组合巨型柱,经合理设计后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具有普适性的受力性能理论计算方法及合理抗震构造是亟待深化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巨型框架 钢-混凝土组合巨型柱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三维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列式 被引量:10
9
作者 闫相桥 武海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5-409,共5页
针对通常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能同其力学性能一样呈各向异性 ,从用热流密度表示的热传导微分方程入手 ,利用Galerkin方法建立了正交各向异性材料三维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列式 .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 三维热传导 有限元列式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热流密度 温度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腹板剪应力实用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杰 武海鹏 陈淮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6,共7页
为了计算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腹板中的剪应力及其承剪比,考虑变截面效应,通过弹性微元段的受力平衡方程,计入弯矩和轴力引起的附加剪应力,导出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腹板剪应力计算公式;依据节段施工的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 为了计算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腹板中的剪应力及其承剪比,考虑变截面效应,通过弹性微元段的受力平衡方程,计入弯矩和轴力引起的附加剪应力,导出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腹板剪应力计算公式;依据节段施工的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结构的建造特点,考虑节段内梁底线形为线性变化,将公式中各参数的微分运算转化为简单的代数运算,给出实用求解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对所推导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等截面计算公式和有限元数值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变截面梁的梁高和底板厚度的变化对剪应力有较大影响,波形钢腹板剪应力计算应当考虑变截面效应影响,波形钢腹板剪应力实用计算方法能方便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 承剪比 变截面 附加剪应力 剪应力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截面巨型柱框架结构抗震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万林 武海鹏 +1 位作者 董宏英 张建伟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为适应超高层建筑平面设计需要,工程设计单位提出了一种异形截面巨型柱框架结构,并在多个超高层建筑巨型结构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介绍了巨型结构体系及受力特点,结合多个大型复杂超高层建筑工程实际,分析了异形截面巨型柱框架结构... 为适应超高层建筑平面设计需要,工程设计单位提出了一种异形截面巨型柱框架结构,并在多个超高层建筑巨型结构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介绍了巨型结构体系及受力特点,结合多个大型复杂超高层建筑工程实际,分析了异形截面巨型柱框架结构的研究概况,包括在异形截面巨型柱框架结构抗震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提出了该类结构发展的若干有待深化研究的技术问题。分析表明:"巨型柱框架-组合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是一种受力性能优越的高效抗震体系;异形截面巨型柱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异形截面巨型柱合理抗震构造是亟待深化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截面 钢-混凝土组合巨型柱 巨型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微孔材料的局部剪切失稳分析
12
作者 闫相桥 武海鹏 叶建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1-384,共4页
利用新的含微孔材料模型对塑性材料局部剪切失稳进行了分析.该含微孔材料模型扩充了孙毅的材料模型,其屈服面由膨胀和运动平移组合而成.对轴对称单向拉伸和平面应变拉伸两种情况的局部剪切失稳分析结果表明,塑性材料局部剪切失稳对含微... 利用新的含微孔材料模型对塑性材料局部剪切失稳进行了分析.该含微孔材料模型扩充了孙毅的材料模型,其屈服面由膨胀和运动平移组合而成.对轴对称单向拉伸和平面应变拉伸两种情况的局部剪切失稳分析结果表明,塑性材料局部剪切失稳对含微孔材料的屈服面曲率非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力学 剪切失稳 屈服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图片说明
13
作者 曹万林 武海鹏 周建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0-120,共1页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综述文章“钢-混凝土组合巨型框架柱抗震研究进展”,是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曹万林教授课题组基于完成的大量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的一种基于“统一理论”的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示意图....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综述文章“钢-混凝土组合巨型框架柱抗震研究进展”,是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曹万林教授课题组基于完成的大量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的一种基于“统一理论”的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示意图.该方法基于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成果及部分试验结果,通过划分混凝土有效与非有效约束区,折减约束效应,采用统一的圆形截面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回归分析得到了正多边形钢管混凝土截面几何形状内角角度与混凝土约束区划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正多边形 钢管混凝土 异形截面 圆形截面 约束效应 抗震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闻技术导播的技术素养与要求
14
作者 武海鹏 尹浩 陈诚 《现代电视技术》 2008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新闻直播把电视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它拉近传媒与观众间的距离,瞬间传达、即时展现。就电视而言,新闻直播已成为其得以生存、发展乃至成为媒体旗舰的常规武器。新闻直播具有新闻信息繁杂丰富、节奏快、条目变换频繁、表现形式多样、影... 新闻直播把电视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它拉近传媒与观众间的距离,瞬间传达、即时展现。就电视而言,新闻直播已成为其得以生存、发展乃至成为媒体旗舰的常规武器。新闻直播具有新闻信息繁杂丰富、节奏快、条目变换频繁、表现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等特点。技术导播是直播中的重要人员,本文分析了对导播的基本素质、岗位责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技术导播 基本素质 岗位责任 操作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控制技术在苏里格气田低效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方勇 张亚斌 +3 位作者 武海鹏 施亚明 张建平 张英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120,共4页
苏里格气田低产低效井逐年快速增加,如何平衡单井间歇生产与控制用工总量之间的关系成为难点问题。为此,利用组态软件进行智能程序设定,开发了单井智能控制程序,包括套压控制、时序控制、流量套压复合控制3种控制类型,以期实现对不同类... 苏里格气田低产低效井逐年快速增加,如何平衡单井间歇生产与控制用工总量之间的关系成为难点问题。为此,利用组态软件进行智能程序设定,开发了单井智能控制程序,包括套压控制、时序控制、流量套压复合控制3种控制类型,以期实现对不同类型气井后期生产的精细化管理:①时序控制对压力下降较快、流量较小的间歇井按照程序设定时间间隔自动执行开关操作;②套压控制对套压较低间歇井的套压值低于程序设定值时自动关井,高于设定值时自动开井;③流量套压复合控制对套压较低、流量稳定的间歇井流量低于程序设定值自动关井,套压高于程序设定值自动开井操作。应用结果表明,智能控制技术运行稳定,开关操作有效率达到99%,能有效解决间歇井人工频繁开关井作业问题,工作效率提高了8倍,同时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为苏里格气田后期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智能生产 控制 电磁阀 效率 精细化管理 开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变口径碳纤维复合材料适配器结构与安全设计
16
作者 张炜权 潘阳 +3 位作者 李开福 杨弓熠 贾国涛 武海鹏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6期918-925,共8页
为实现水下平台发射装置变口径发射能力,开展了深海耐压和强尺寸质量约束条件下的变口径适配器结构与安全设计研究。文中适配器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栅状管结构形式,在工作压力、试验压力、发射膛压和发射集中力4种工况下开展结构仿真分析... 为实现水下平台发射装置变口径发射能力,开展了深海耐压和强尺寸质量约束条件下的变口径适配器结构与安全设计研究。文中适配器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栅状管结构形式,在工作压力、试验压力、发射膛压和发射集中力4种工况下开展结构仿真分析,并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器材离管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适配器满足深海耐压和强尺寸质量约束条件(长度≥3000 mm、质量≤60 kg)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设计的1∶5战斗锥度满足器材安全出管要求,实现了发射装置变口径发射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水下平台发射装置适配器的设计提供参考,适配器结构强度及离管安全性分析结果可指导适配器环境试验及陆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平台 发射装置 适配器 碳纤维复合材料 结构强度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构造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分叉柱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武海鹏 乔崎云 +2 位作者 曹万林 殷飞 李翔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31,42,共10页
为研究截面加强构造对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分叉柱长轴方向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5个试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水平荷载往复加载2次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截面构造主要包括1种基本构造和4种加强构造,加强构造主要有,上柱及下柱分叉面下一... 为研究截面加强构造对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分叉柱长轴方向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5个试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水平荷载往复加载2次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截面构造主要包括1种基本构造和4种加强构造,加强构造主要有,上柱及下柱分叉面下一层纵向受力钢板加厚构造,下柱分叉面下一层增加腔体构造,及在多腔加强基础上角部腔体内设置角钢或圆钢管的加强构造。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破坏大多发生在下柱下水平隔板处,表现为焊缝边缘热影响区钢板开裂及延伸引起的钢板撕裂;焊缝布置位置是影响试件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角部腔体内设置角钢或圆钢管构造效果最好,增厚钢板构造效果次之,多腔加强构造效果最差;各试件承载力退化不明显,上柱变形、耗能较下柱高;各试件的屈服位移角均值约为1/101,峰值荷载对应位移角约为1/42,最大弹塑性位移角约为1/29,可用于超高层巨型框架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截面 多腔钢管混凝土 分叉柱 截面构造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支架支护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丽丽 王慧 +2 位作者 徐翔 武海鹏 赵卫平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5期524-535,共12页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金属支架(矿用工字钢、U型钢)和钢管混凝土支架等在截面优化设计和极限承载力等方面的研究,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波形钢腹板支架支护技术。对比分析了波形钢腹板支架与其他支架相比在承载力和经济性方面的优势...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金属支架(矿用工字钢、U型钢)和钢管混凝土支架等在截面优化设计和极限承载力等方面的研究,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波形钢腹板支架支护技术。对比分析了波形钢腹板支架与其他支架相比在承载力和经济性方面的优势,及其在支架整体稳定承载性能、局部稳定性能、支架可缩性节点构造以及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波形钢腹板支架的突出特点在于支护承载力高、自重轻,可节省大量钢材,降低井下工人劳动强度;研发出的高强度螺栓和楔形件套筒两类可缩节点构造,解决了传统可缩支架节点连接的偏心问题,且通过可缩卸压降低了作用在支架上的围岩荷载,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服务周期。波形钢腹板支架的研究可为冲击地压煤矿巷道新型支护技术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波形钢腹板支架 稳定承载性能 可缩节点 冲击地压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FRP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丽丽 马媛媛 +1 位作者 杨家琦 武海鹏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780-790,共11页
为了研究体外预应力复合材料筋混凝土梁的破坏特征和承载性能,对12根全FRP筋试验梁开展了三分点加载试验,其中体外预应力筋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筋,受力筋和箍筋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筋。对比分析预应力水平、剪跨比、... 为了研究体外预应力复合材料筋混凝土梁的破坏特征和承载性能,对12根全FRP筋试验梁开展了三分点加载试验,其中体外预应力筋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筋,受力筋和箍筋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筋。对比分析预应力水平、剪跨比、混凝土种类等因素变化对GFRP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影响,推导了包含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影响的受弯承载力表达式,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预应力梁的破坏主要由变形控制,施加预应力梁的破坏由变形控制转变为承载力控制。预应力FRP筋混凝土梁跨中挠度与预应力增量基本呈正比例关系。FRP筋梁承载力随剪跨比的增大而减小,且剪跨比对开裂荷载的影响更显著。混凝土种类对预应力梁开裂荷载的影响大,而对无预应力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影响较小。本文推导的预应力FRP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FRP筋 承载性能极限状态 变形 预应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下剩余强度的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武海鹏 王威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598-602,共5页
针对碳-碳纤维、碳-玻璃纤维及碳-玻璃纤维-泡沫夹芯复合材料层合板在低速冲击下的损伤情况开展研究,采用理论模型分析、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相结合,评估了层合板的剩余强度。利用能量原理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板受到低速冲击的应力分布,... 针对碳-碳纤维、碳-玻璃纤维及碳-玻璃纤维-泡沫夹芯复合材料层合板在低速冲击下的损伤情况开展研究,采用理论模型分析、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相结合,评估了层合板的剩余强度。利用能量原理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板受到低速冲击的应力分布,通过数值模拟渐进损伤时层合板的剩余强度,并对复合材料层合板试件冲击前后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最终数值结果和试验值吻合良好,同时分析了纤维种类、层合板结构形式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容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板 低速冲击 损伤容限 剩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