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网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响 武海潮 +1 位作者 王文雪 安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8-187,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电网评价体系在评价大规模新能源和电网相互作用复杂机理时存在的不足,建立一套考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网性能指标评价体系。首先,从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特征出发,贯穿“源网荷储”各个环节,构建包含接入水平、协调水平、... 为了解决传统电网评价体系在评价大规模新能源和电网相互作用复杂机理时存在的不足,建立一套考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网性能指标评价体系。首先,从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特征出发,贯穿“源网荷储”各个环节,构建包含接入水平、协调水平、适应水平以及承载水平4个维度的电网性能评价指标,显性表达各个指标的统计或计算方式。其次,采用AHP-CRITIC法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依据电网发展数据自身的客观属性,考虑数据离散程度以及皮尔逊相关系数,挖掘指标间的冲突性和变异性,以增强权重设置的科学性。最后,利用某城市新能源和电网数据对指标体系进行测算,通过对比分析说明所提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并依据指标灵敏度大小对电网薄弱环节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指标体系 皮尔逊相关系数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网承载能力的新能源并网适应性评估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响 武海潮 +1 位作者 王文雪 安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1期107-113,共7页
为了评估新能源并网的适应性,首先,以新能源出力与电网负荷差值最大时刻为计算节点,依据容量约束理论,考虑负荷大小、储能容量、设备容量等因素影响,从高电压等级到低电压等级依次计算各级电网对新能源的最大承载力,开展新能源消纳评估... 为了评估新能源并网的适应性,首先,以新能源出力与电网负荷差值最大时刻为计算节点,依据容量约束理论,考虑负荷大小、储能容量、设备容量等因素影响,从高电压等级到低电压等级依次计算各级电网对新能源的最大承载力,开展新能源消纳评估;其次,以新能源承载能力计算为基础,从承载水平、安全水平、重载情况、短路电流以及电能质量5个维度建立新能源并网适应性指标体系,并确定各个指标的评分函数;然后,对历史数据或地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设置,从而实现新能源并网方案适应性分析。最后,以某城市电网为研究对性,对分析该城市电网的新能源承载能力和新能源并网适应性,验证该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适应性 短路电流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