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耕还林区4种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1
作者 王杰 黄娄 +2 位作者 朱丹红 武泽阳 刘长海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为研究退耕还林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特征,并揭示土壤动物的组成及其内在分布规律、土壤动物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吴起县4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的土壤和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0~20 cm和20~4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以及0~... 为研究退耕还林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特征,并揭示土壤动物的组成及其内在分布规律、土壤动物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吴起县4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的土壤和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0~20 cm和20~4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以及0~2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动物,调查并测定了4种植被恢复类型下的土壤容重、饱和含水量、有机质等12个土壤理化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0~20 cm土层深度,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显著差异;在20~40 cm土层深度,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显著差异;在20~40 cm土层深度,土壤容重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pH与全氮在两个土层深度均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草地的Margalef指数与其他3种植被恢复类型差异显著;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有所不同。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和类群数与土壤孔隙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直翅目与土壤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RDA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动物分布的主要理化指标。综上所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部分土壤理化指标有显著差异,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程度有所不同;不同理化指标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植被恢复种类及土壤养分情况来增加当地土壤生物多样性,并维持其生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退耕还林区 吴起县 植被恢复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博物馆:见证中国航空人的追梦之旅
2
作者 武泽阳 马琪 《军工文化》 2017年第7期28-30,共3页
正如航空博物馆馆标区的歼-12飞机紧急跃升的姿态一样,航博人正在追寻着先驱的足迹,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引领着祖国空天事业的未来,去实现更加美好的飞天梦。
关键词 中国 航空业 博物馆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开启民航路
3
作者 齐贤德 马锋 武泽阳 《军工文化》 2011年第10期81-83,共3页
辛亥革命在推翻了封建满清王朝统治的同时,也开启了中国近代文明之路,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军事航空,在辛亥革命之后为民用航空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在此之上得到了快速发展。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后。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航空事业 民用航空 新中国 航空公司 民航航线 物质基础 飞机 中国民航 重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