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春小麦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武江燕 刘宏胜 +4 位作者 牛俊义 吴兵 李映 高玉红 杨建红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73-78,共6页
以小麦品种甘春2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密度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逐渐增加,小麦的株高、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均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而穗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以小麦品种甘春2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密度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逐渐增加,小麦的株高、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均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而穗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小麦的籽粒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375万粒/hm^2处理的产量最高,300万粒/hm^2处理的次之,分别比产量最低的525万粒/hm^2处理显著增加了4.12%、2.81%(P<0.05)。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的穗数和穗粒数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和-0.993,而籽粒产量与密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497(P>0.05)。通过关联分析可知,小麦种植密度与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穗数、产量、株高、小穗数、千粒重、穗长、穗粒数,表明受密度影响最大的性状因子是穗数。虽然小麦种植密度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是二者之间的关联度较大,说明合理密植仍是旱地小麦增产的关键。在本试验条件下,甘春27号小麦品种的最佳播种密度为375万粒/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会宁县山旱区休耕地地力培育的绿肥作物筛选 被引量:3
2
作者 武江燕 任亮 +6 位作者 任稳江 齐向辉 赵仰徽 苏平 赵贵宾 李城德 尤艳蓉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60-63,共4页
在会宁县山旱区研究了不同绿肥类型的干物质产量以及对土壤结构、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豆草能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磷含量,且土壤速效氮下降最少,休耕3 a内干物质产量累计5679.6 kg/hm2,年均1893.15 kg/hm2,较箭筈豌豆累... 在会宁县山旱区研究了不同绿肥类型的干物质产量以及对土壤结构、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豆草能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磷含量,且土壤速效氮下降最少,休耕3 a内干物质产量累计5679.6 kg/hm2,年均1893.15 kg/hm2,较箭筈豌豆累计增产12.85%,较紫花苜蓿增产83.68%,较草木樨增产95.59%。箭筈豌豆能良好改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提高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筛选 土壤培育 理化性状 会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宁县半干旱区晚熟马铃薯垄上覆膜栽培播期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武江燕 任稳江 任亮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50-52,共3页
以马铃薯晚熟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材料,2013—2014年在会宁县半干旱地区进行了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会宁县半干旱地区,晚熟马铃薯品种地膜覆盖种植播期宜早,宜于4月22—28日播种,以4月26日播种的鲜薯产量最高,达49 599.8 kg/hm... 以马铃薯晚熟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材料,2013—2014年在会宁县半干旱地区进行了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会宁县半干旱地区,晚熟马铃薯品种地膜覆盖种植播期宜早,宜于4月22—28日播种,以4月26日播种的鲜薯产量最高,达49 599.8 kg/hm^2;产值最大,为54 245.2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马铃薯 垄上覆膜 播期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耕地休耕制度试点技术模式操作规程 被引量:1
4
作者 任亮 任稳江 +5 位作者 齐向辉 赵仰徽 武江燕 赵贵宾 李城德 尤艳蓉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23-25,共3页
休耕即通过休耕管护,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以保墒促苗、土壤理化改善为核心,制订了包括范围、环境要求、休耕流程、休耕栽培的技术规程,重点就休耕地的地块选择、... 休耕即通过休耕管护,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以保墒促苗、土壤理化改善为核心,制订了包括范围、环境要求、休耕流程、休耕栽培的技术规程,重点就休耕地的地块选择、绿肥品种、种植时期、播种方式、播种量、机具选择、还田方式、杀青时期、翻压深度、深翻深度、深耕质量、有机肥施入时期、耙耱保墒等关键管护技术提出具体操作规范,为充分发挥休耕管护在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生态严重退化区域的地力提升作用,确保急用之时能够复耕,复耕后能高产出等提供参考。重点提出按照春季种植绿肥→杀青还田→深翻晒垡→秋季增施有机肥→耙耱保墒(镇压)的流程,落实休耕地年度管护措施,实现耕地质量提升,做到休而不荒、休而不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休耕 绿肥种植 杀青还田 深翻晒垡 耙耱收口 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部旱地春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路亮霞 刘宏胜 +2 位作者 武江燕 苏平 李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9期25-27,29,共4页
[目的]筛选适宜在甘肃中部旱地种植的春小麦品种。[方法]选用9个春小麦品种,以西旱2号为对照,分析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结果]甘春25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好,抗旱性强,籽粒饱满,籽粒大,千粒重高,在田间自然条件... [目的]筛选适宜在甘肃中部旱地种植的春小麦品种。[方法]选用9个春小麦品种,以西旱2号为对照,分析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结果]甘春25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好,抗旱性强,籽粒饱满,籽粒大,千粒重高,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表现对条锈病免疫,产量较高,产量较对照西旱2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陇春27号、甘春27号产量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定西42号、13JDJ103产量较对照增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根据品种特性,甘春25号、陇春27号、甘春27号、定西42号和13JDJ103可在甘肃中部会宁适宜区域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春小麦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春小麦新品系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艳春 吴兵 +5 位作者 刘宏胜 李映 高玉红 牛俊义 杨建红 武江燕 《寒旱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231-234,共4页
为能更好地培育出适合会宁旱地农业区种植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春小麦新品种,加快当地春小麦新品种利用和更新换代,在会宁半干旱春麦种植区对近年来选育出的9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轮选07068-3-16生育期为100 d... 为能更好地培育出适合会宁旱地农业区种植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春小麦新品种,加快当地春小麦新品种利用和更新换代,在会宁半干旱春麦种植区对近年来选育出的9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轮选07068-3-16生育期为100 d,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早熟4 d;出苗率高,抗倒性强;丰产性优,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9.06%,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06083-7-6、06024-10-9抗逆性较强,成熟落黄好,籽粒饱满,色泽好,产量较高,均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7.25%。综合考虑,轮选07068-3-16、06083-7-6,06024-10-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建议进入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春小麦 新品系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旱地春小麦新品系性状比较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艳春 刘宏胜 +5 位作者 吴兵 李映 高玉红 牛俊义 杨建红 武江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26-29,共4页
在半干旱区的会宁旱地春麦种植区,对新选育出的9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丰产性、抗旱性、抗病性等性状鉴定。结果显示,06004-3-1、1105-7-1-8和1102-1-5-3共3个品系抗逆性强、籽粒饱满、产量高,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2.94%以上,差异达极... 在半干旱区的会宁旱地春麦种植区,对新选育出的9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丰产性、抗旱性、抗病性等性状鉴定。结果显示,06004-3-1、1105-7-1-8和1102-1-5-3共3个品系抗逆性强、籽粒饱满、产量高,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2.94%以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06004-3-1保苗、成穗率高,抗病性强,丰产性好,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6.40%,居参试材料1位;1105-7-1-8和1102-1-5-3分别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5.66%、2.94%,分别居参试材料2、3位。综合分析了新选育出的9个参试材料的生育期、产量、抗逆性及田间长势等,06004-3-1、1105-7-1-8共2个品系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建议推荐进入区域试验,1102-1-5-3等材料继续参加品系比较试验进一步鉴定相关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春小麦 品比试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糜子新品种在会宁县旱川地的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建红 武江燕 张小红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10期72-75,共4页
在旱川地一膜免耕多年种植的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5个糜子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糜子新品种在会宁县均能正常成熟。以陇糜14号折合产量最高,为4854.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26.84%;陇糜13号次之,折合产量为4700.0 ... 在旱川地一膜免耕多年种植的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5个糜子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糜子新品种在会宁县均能正常成熟。以陇糜14号折合产量最高,为4854.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26.84%;陇糜13号次之,折合产量为4700.0 kg/hm^2,较对照增产22.80%。且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适宜在会宁及周边同类生态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新品种 引种 会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宁水地春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
9
作者 杨建红 武江燕 +4 位作者 刘宏胜 吴兵 牛俊义 高玉红 李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3期50-52,共3页
[目的]开展会宁水地春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方法]在会宁水地春小麦种植区,对近年来会宁县引进的水地春小麦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参试品种均较A3(CK)增产,其中A4和A5产量最高,分别为6 835.50、6 334.80 kg/hm^2,居参试材料第1... [目的]开展会宁水地春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方法]在会宁水地春小麦种植区,对近年来会宁县引进的水地春小麦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参试品种均较A3(CK)增产,其中A4和A5产量最高,分别为6 835.50、6 334.80 kg/hm^2,居参试材料第1、2位;其次为A2、A9和A8,产量为6 168.90、6 168.90、5 834.10 kg/hm^2,居参试材料第3、4位。上述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丰产性好,产量较A3(CK)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论]A4、A5和A2适宜在会宁沿黄灌区推广种植;A9和A8适宜在不保灌区及沟坝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地 春小麦 引进试验 会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宁县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引育比较试验
10
作者 李斌 刘宏胜 +1 位作者 武江燕 杨建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23-24,26,共3页
在会宁县半干旱区,对会宁县近年来引育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6081-3-3、甘春27号、陇春35号、05152-1-6-8、甘春25号等品种(系)抗逆性强,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产量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2.33%以上。综合... 在会宁县半干旱区,对会宁县近年来引育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6081-3-3、甘春27号、陇春35号、05152-1-6-8、甘春25号等品种(系)抗逆性强,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产量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2.33%以上。综合2年试验结果,甘春27号、陇春27号、甘春25号、定西42号2年试验均表现较好,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根据品种特性可在会宁适宜区域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性状 产量 旱地 甘肃会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宁县霜冻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
11
作者 南炳江 刘宏胜 +1 位作者 武江燕 杨建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1期206-206,211,共2页
本文分析了会宁县霜冻发生规律,针对会宁县农作物生育期间发生霜冻及危害情况,提出了在农作物生育期间对霜冻害防御的有效措施,主要为避霜冻、抗霜冻和防霜冻,以期避免或减轻霜冻造成的危害,促进作物稳产、高产、优产,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霜冻害 发生规律 防御措施 甘肃会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扰码降低OFDM峰均比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寻循 陈朝 武江燕 《科技通报》 2018年第3期110-114,119,共6页
针对OFDM系统带来峰均较高的缺点,本文主要改进SLM中最优扰码的选取及不同扰码设计的算法。通过分析与比较不同扰码序列对降低PAPR的效果,得出采用OCML产生的时空混沌具有最佳的扰码效果。同时将改进后的SLM算法与限幅技术联合后能有效... 针对OFDM系统带来峰均较高的缺点,本文主要改进SLM中最优扰码的选取及不同扰码设计的算法。通过分析与比较不同扰码序列对降低PAPR的效果,得出采用OCML产生的时空混沌具有最佳的扰码效果。同时将改进后的SLM算法与限幅技术联合后能有效地弥补单独使用传统SLM限制PAPR不足,传输边带信息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的联合算法相比原始信号的PAPR降低了4.4d B,且不会破坏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均比(PAPR) 选择映射法(SLM) 时域削峰法 时空混沌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