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奈克拉联合用药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广 武永强 +2 位作者 张晓南 陈杰甫 孟君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674-1678,共5页
目的探究维奈克拉(VEN)联合用药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老年AML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VEN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s)用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反应... 目的探究维奈克拉(VEN)联合用药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老年AML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VEN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s)用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反应性。结果研究中初治患者占比较高,有51例,另31例为经治患者,初治患者中33例(64.71%)患者接受VEN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其余18例(35.29%)患者接受VEN联合地西他滨治疗,而经治组中25例(80.65%)接受VEN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其余6例(19.35%)患者接受VEN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完全缓解患者共39例,占比47.56%,不完全缓解患者19例,占比23.17%,部分缓解患者5例,占比6.10%,总体反应率为76.83%,微小残留病阴性率为37.80%。患者随访时间为2~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截至2023年4月30日,82例患者中62例(75.61%)存活,8例(9.76%)死亡,另有2例(2.44%)患者失访。患者≥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80%,其中初治患者发生率为94.12%(48/51),经治患者发生率为96.77%(30/31)。结论接受VEN联合用药治疗的老年AML患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急性髓系白血病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基化药物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杰甫 武永强 唐广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671-1674,共4页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85例难治复发AML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标准...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85例难治复发AML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标准CAG方案(阿克拉霉、注射用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接受阿扎胞苷/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预后生存、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变化[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72.09%)高于对照组(45.24%)(P<0.05)。观察组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PLT、HG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PLT、HG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去甲基化药物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难治复发AML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血液学指标,且安全性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基化药物 阿糖胞苷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R-ABL阴性MPN患者JAK2 V617F基因突变及其与疾病类型、血管性疾病的关系
3
作者 张晓南 孟君霞 武永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939-1943,共5页
目的 研究断裂点簇集区/Abelson白血病病毒(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nus激酶2(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疾病类型、血管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79例BCR-ABL阴性MPN患... 目的 研究断裂点簇集区/Abelson白血病病毒(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nus激酶2(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疾病类型、血管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79例BCR-ABL阴性MPN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8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第1天采集外周血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技术检测JAK2 V617F基因突变率和突变负荷,根据疾病类型和是否合并血管性疾病将患者分组并比较各组检测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管性疾病影响因素。结果 MPN组JAK2 V617F基因突变率高于对照组(P<0.0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组、原发血小板增多症(ET)组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组JAK2 V617F突变率分别为92.31%、57.78%和62.50%,ET组和PMF组突变率均低于PV组(P<0.05),3组突变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性疾病组JAK2 V617F基因突变率和突变负荷均高于非血管性疾病组(P<0.05);血管性疾病组年龄、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问卷(MPN-10)评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高于非血管性疾病组(P<0.05),两组性别、疾病分类、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和斑块厚度(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AK2 V617F基因突变阳性组Fib和D-D水平均高于JAK2 V617F基因突变阴性组(P<0.05);MPN并发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D-D、JAK2 V617F突变阳性和JAK2 V617F突变负荷(P<0.05)。结论 BCR-ABL阴性MPN患者JAK2 V617F基因突变率较高,且JAK2 V617F基因突变可能引起凝血异常,与疾病类型和血管性疾病均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K2 V617F基因 突变负荷 血管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工业通信网全链路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武永强 刘正刚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9期138-141,146,共5页
因工业通信网带宽不断扩大,全链路承载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受不同属性数据关联关系影响,导致数据异常检测结果不精准。为此,提出了基于决策树的工业通信网全链路数据异常检测方法。根据决策树信息熵理论,选择信息增益最大属性作为分类特征... 因工业通信网带宽不断扩大,全链路承载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受不同属性数据关联关系影响,导致数据异常检测结果不精准。为此,提出了基于决策树的工业通信网全链路数据异常检测方法。根据决策树信息熵理论,选择信息增益最大属性作为分类特征,计算信息增益率。利用最小距离分割决策树计算理想划分结果与实际划分的范式距离,获取由范式距离组成的序列,以此构建异常数据检测模型。集中决策树各个特征节点,构建异常数据检测矩阵,计算目标加权关联平均值,实现对决策数据集预处理。采用标准化的处理算法训练基于决策树的检测数据,利用特征量的改变来控制通信网络波动,以此检测异常数据。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方法 IP熵值最大为0.6,与实际异常数据检测结果一致,能够有效实现数据异常精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工业通信网 全链路数据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联变频空调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兴禧 武永强 +1 位作者 邵渊 陈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75-1679,共5页
双联 (一拖二 )变频空调系统由于两蒸发器间各参数的相互影响 ,使得它的运行特性较复杂 ,表现极强的耦合性 .通过采用分布参数法并引入两相流理论 ,建立起以双蒸发器、电子膨胀阀、压缩机为一体的双联空调系统的热力学模型 .对双联变频... 双联 (一拖二 )变频空调系统由于两蒸发器间各参数的相互影响 ,使得它的运行特性较复杂 ,表现极强的耦合性 .通过采用分布参数法并引入两相流理论 ,建立起以双蒸发器、电子膨胀阀、压缩机为一体的双联空调系统的热力学模型 .对双联变频空调系统稳态特性及双蒸发器间耦合关系进行仿真研究 ,为双蒸发器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变频空调系统 建模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注塑制品包紧力的影响及脱模力测量 被引量:8
6
作者 于同敏 焦旭 武永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100,共5页
注塑制品成型凝固时对型芯产生的包紧力大小及其分布,是影响制品脱模变形或开裂的主要因素。以简单矩形盒状制品为对象,设计制造了单型腔直浇口模具,并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材料,进行了... 注塑制品成型凝固时对型芯产生的包紧力大小及其分布,是影响制品脱模变形或开裂的主要因素。以简单矩形盒状制品为对象,设计制造了单型腔直浇口模具,并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材料,进行了不同工艺参数作用下的单因素成型实验及制品脱模力的测量,研究了工艺参数变化对制品包紧力产生的作用机理及对脱模力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制品凝固时其内部分子的结晶、收缩及不平衡应力等,是影响制品包紧力大小的主要因素。而提高脱模温度,会使制品对型芯的包紧力明显减小,脱模力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盒状制品 工艺参数 注塑成型实验 脱模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外场对微模具型腔填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于同敏 武永强 蒋天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4,共6页
针对微模具型腔填充困难问题,以细胞培养皿微型制件为对象,设计制造了具有抽真空排气和超声振动功能的微注塑模具。采用单因素短射成型实验方法,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丙烯(PP)材料,在不加和施加超声振动时,熔体温度与模具温度... 针对微模具型腔填充困难问题,以细胞培养皿微型制件为对象,设计制造了具有抽真空排气和超声振动功能的微注塑模具。采用单因素短射成型实验方法,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丙烯(PP)材料,在不加和施加超声振动时,熔体温度与模具温度、注射压力及注射速度变化对微模具型腔填充率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施加超声振动比不加超声振动时2种材料的微型腔填充率均明显提高;当改变熔体温度时,施加超声振动比不加超声使HDPE材料的微型腔填充率平均提高了10.14%,PP材料平均提高了6.28%。而工艺参数一定时,增大超声功率也使微型腔填充率增加;超声功率增加到300W时,HDPE材料的微型腔填充率提高了10.12%,PP材料提高了4.98%。这表明施加超声外场作用能够促进聚合物熔体流动,提高微模具型腔填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皿 微型腔填充率 单因素实验 超声外场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杰甫 武永强 +1 位作者 杨淑杰 唐广 《淮海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276-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CAG方案联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AML患者74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仅行CAG方案治疗,观察组行CAG和地西他滨联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情况。结果:(1...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CAG方案联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AML患者74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仅行CAG方案治疗,观察组行CAG和地西他滨联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情况。结果:(1)观察组白血病总缓解率为7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4%(P<0.05)。(2)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热、恶性呕吐情况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减少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地西他滨和CAG联合治疗的效果更理想,但部分不良反应相对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地西他滨 CAG方案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肝脾αβ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孜岩 孟君霞 +4 位作者 栾春来 陈杰甫 张晓南 唐广 武永强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3期255-257,261,共4页
分析诊疗的1例老年肝脾αβT细胞淋巴瘤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肝脾αβT细胞淋巴瘤较为罕见,易误诊,其临床表现是以肝脾进行性增大、血象下降为主,通常淋巴结不受累,但骨髓易受累。其病情进展快,疗效差,生存期短。
关键词 淋巴瘤 肝脾αβT细胞淋巴瘤 流式细胞术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7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栾春来 孟君霞 +4 位作者 何孜岩 张晓南 唐广 陈杰甫 武永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1927-1930,共4页
目的研究CD7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CD7在AML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6例初发AM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免疫表型分析,观察CD7在骨髓原始细胞中的表达情... 目的研究CD7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CD7在AML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6例初发AM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免疫表型分析,观察CD7在骨髓原始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对于完全缓解的CD7+AML患者,将其他多种髓系抗体与CD7构成组合,进行MRD检测;对于CD7-AML完全缓解患者,根据初发免疫表型进行多种髓系抗体组合,进行MRD检测。以MRD≥1.0×10^(-4)者计为阳性,MRD<1.0×10^(-4)计为阴性,跟踪随访3~24个月,记录MRD值、是否复发及骨髓确诊复发时间。结果 186例AML患者中检测出51例CD7+患者,对达完全缓解的33例患者,应用FCM进行MRD追踪检测,检测到26例MRD阳性患者中的21例骨髓复发,7例阴性患者中的3例骨髓复发。CD7+组MRD阳性复发率为63.6%。CD7-组135例,对达完全缓解的90例患者应用FCM进行MRD追踪,检测到35例MRD阳性患者中的20例复发,55例阴性患者中的17例骨髓复发,CD7-组MRD阳性复发率为22.2%。CD7+组MRD阳性患者复发率比CD7-组MRD阳性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D7+AML患者MRD检测中,CD7抗原与其他髓系抗原组合能够很好区分正常细胞和白血病细胞。CD7抗原可以作为AML-MRD检测的重要指标,为调整AML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CD7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1233zd(E)和R123的水平管外冷凝换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永强 陈泰连 《制冷与空调》 2019年第4期35-38,55,共5页
针对制冷剂R1233zd(E)和R123,在饱和温度36. 1℃,冷凝水流速2. 12 m/s,2. 59 m/s和2. 90 m/s工况下,分别对水平光管和强化冷凝管GDHT-GDⅢ的管外冷凝换热系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R1233zd(E)的光管管外冷凝换热系数高于R123的6%~16%,R12... 针对制冷剂R1233zd(E)和R123,在饱和温度36. 1℃,冷凝水流速2. 12 m/s,2. 59 m/s和2. 90 m/s工况下,分别对水平光管和强化冷凝管GDHT-GDⅢ的管外冷凝换热系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R1233zd(E)的光管管外冷凝换热系数高于R123的6%~16%,R1233zd(E)的强化冷凝管GDHT-GDⅢ管外冷凝换热系数高于R123的19%~21%;采用强化冷凝管GDHT-GDⅢ时R1233zd(E)的管外冷凝换热系数是采用光管时的10. 8倍。指出R1233zd(E)可作为R123的替代物,强化冷凝管GDHT-GDⅢ能够很好地发挥R1233zd(E)的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R1233zd(E) R123 强化冷凝管 冷凝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资料档案库楼板裂缝成因分析及加固处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庞景兰 武永强 杨玉娟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1年第5期87-88,共2页
通过对某资料档案库楼板裂缝展布规律、缝宽及实际承受荷载的实测和分析,采用PKPM软件对结构在设计荷载和实际使用荷载两种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验算,找出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评价了结构的安全性。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楼板... 通过对某资料档案库楼板裂缝展布规律、缝宽及实际承受荷载的实测和分析,采用PKPM软件对结构在设计荷载和实际使用荷载两种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验算,找出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评价了结构的安全性。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楼板裂缝处理的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板裂缝 结构验算 抗震设计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网络机房的管理和维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永强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第2期125-126,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大高校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各校的网络机房也越建越多。如何加强网络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从网络机...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大高校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各校的网络机房也越建越多。如何加强网络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从网络机房的安全管理、软硬件维护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对网络机房机房进行管理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网络机房 管理和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楼梯整体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永强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3年第5期33-35,共3页
地震中楼梯的梯板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通过对某框架结构办公楼考虑楼梯构件和不考虑楼梯构件两种计算模型的受力分析对比,提出了楼梯构件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及在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框架 抗震 楼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裂缝对房屋安全鉴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永强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6年第1期63-63,共1页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承重构件裂缝性质、成因和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在房屋安全鉴定中采用的裂缝分析方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 安全鉴定: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法在攀枝花大田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来 张伟 +2 位作者 刘姗姗 武永强 焦智伟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法(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ATM)和地面高精度磁测法的基本原理,以攀枝花大田地区铀矿勘查为例,阐述了综合物探法在探测深部构造及岩性划分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法在攀枝花大田... 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法(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ATM)和地面高精度磁测法的基本原理,以攀枝花大田地区铀矿勘查为例,阐述了综合物探法在探测深部构造及岩性划分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法在攀枝花大田地区铀矿勘查工作中成效显著,可供类似勘查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勘查 音频大地电磁测量 地面高精度磁测 深部构造 岩性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山云际矿床电性特征及找铀意义
17
作者 汪来 武永强 +2 位作者 艾虎 何昕欣 刘姗姗 《矿产勘查》 2019年第8期1979-1987,共9页
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方法,获得了相山云际矿床1000 m深度范围的电阻率。云际矿床及外围地区在浅部表现为西部高阻东部低阻的特征,在深部表现为东、西高阻,中间低阻的形态。分析了云际矿床及外围火山岩地层、控矿断裂及铀矿体的电性特... 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方法,获得了相山云际矿床1000 m深度范围的电阻率。云际矿床及外围地区在浅部表现为西部高阻东部低阻的特征,在深部表现为东、西高阻,中间低阻的形态。分析了云际矿床及外围火山岩地层、控矿断裂及铀矿体的电性特征。风化层和下白垩统打鼓顶组分布于近地表和浅部,电阻率小于1000Ω·m,表现为低阻特征;下白垩统鹅湖岭组从浅部至深部均有分布,其电阻率介于1000~2000Ω·m,表现为高阻特征;次斑状花岗岩主要位于深部,电阻率大于2000Ω·m,为岩株、岩墙状的高阻体;控矿断裂F1、F2表现为条带状低阻,虽然向深部电阻率逐渐增高,但在相同深度其电阻率明显低于两侧围岩,断裂延伸超过1000 m,断裂在0 m标高以上电阻率相对较低,反映了此深度范围断裂附近岩石相对破碎富水,在0 m标高以下电阻率相对较高,反映了断裂深部岩石破碎程度较小,含水性相对较低;云际矿床目前的勘探深度大约400 m,已探明的多个铀矿体处于0~300 m深度,铀矿体产出部位电阻率明显低于围岩。云际矿床铀矿体严格受断裂F1、F2控制,断裂切割深度大,陡倾,断裂深部仍具备热液活动及矿化的有利条件,该地区进一步的铀矿找矿工作应沿断裂F1、F2深部低阻带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山云际矿床 电性特征 控矿断裂 铀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互层顶板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相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伍永平 武永强 +2 位作者 解盘石 王红伟 吕文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6,80,共5页
为了弄清煤矸互层顶板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以新疆焦煤集团2521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煤矸互层顶板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5213工作面来压步距的变化范围为8~17m。与同... 为了弄清煤矸互层顶板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以新疆焦煤集团2521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煤矸互层顶板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5213工作面来压步距的变化范围为8~17m。与同倾角条件下的坚硬顶板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相比,工作面来压步距较大,覆岩垮落形成冲击载荷的量级较大,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平稳且较大,上、下端煤柱支承压力峰值均较小。沿煤层高度方向,该工作面下位岩层运移量大于上位岩层;沿煤层倾向,该工作面中上部区域覆岩运移量大于下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互层 大倾角 大采高 物理相似模拟 覆岩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运移及顶板破坏特征 被引量:26
19
作者 伍永平 皇甫靖宇 +3 位作者 罗生虎 武永强 刘宝恒 刘旺海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大倾角近距离煤层采场的矿压显现规律较大倾角单一煤层长壁采场更为复杂,需进行深入的研究。以2130煤矿4#煤和5#煤近距离大倾角煤层开采为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数值计算、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大... 大倾角近距离煤层采场的矿压显现规律较大倾角单一煤层长壁采场更为复杂,需进行深入的研究。以2130煤矿4#煤和5#煤近距离大倾角煤层开采为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数值计算、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大倾角近距离煤层采场的覆岩运移及顶板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大倾角近距离煤层的连续开采,影响采场的覆岩垮落规律、围岩应力分布、顶底板变形破坏特征;近距离煤层两工作面不同的位置关系导致下煤层工作面顶板形成不同的力学结构、发生不同的变形破坏及位移,影响下层煤开采的矿压显现;25221工作面的基本顶岩梁首先于上端处发生破断,并在之后的运移中于中部再次发生破断,影响了工作面支架载荷与稳定性,使工作面支架呈现出倾斜中部受载较大、下部次之、上部最小和中下部支架受载稳定、中上部受载多变的非对称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大倾角近距离煤层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并为2130煤矿的后续开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近距离煤层 覆岩运移规律 顶板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联变频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的仿真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兴禧 陈武 +2 位作者 夏凊 晋欣桥 武永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88-1392,共5页
双联变频空调系统中各蒸发器间相互影响以及各参数的强烈耦合 ,致使该系统的控制特性非常复杂 .为此 ,从双联变频空调系统的运行特性的研究结果出发 ,引进负荷系数并采用模糊推理方法来确定各房间的负荷 ,制定出该系统中双电子膨胀阀及... 双联变频空调系统中各蒸发器间相互影响以及各参数的强烈耦合 ,致使该系统的控制特性非常复杂 .为此 ,从双联变频空调系统的运行特性的研究结果出发 ,引进负荷系数并采用模糊推理方法来确定各房间的负荷 ,制定出该系统中双电子膨胀阀及变频压缩机的控制方法 .利用集总参数法 ,建立了包括房间对象和各部件的系统动态热力学模型 ,对系统的控制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 ,该控制方法具有响应快、超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变频空调系统 控制方法 动态热力学模型 负荷系数 模糊推理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