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氧气氛中丙烯环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武春敏 冯树波 +1 位作者 于广欣 王雪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0-44,共5页
采用气液固三相淤浆床,在连续流动的微型反应装置上,以钯/钛硅分子筛(TS1)双功能催化剂进行了氢氧气氛中丙烯环氧化反应实验,研究了催化剂不同制备方法和还原活化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以硝酸钯为钯源,在氮气气氛中,升... 采用气液固三相淤浆床,在连续流动的微型反应装置上,以钯/钛硅分子筛(TS1)双功能催化剂进行了氢氧气氛中丙烯环氧化反应实验,研究了催化剂不同制备方法和还原活化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以硝酸钯为钯源,在氮气气氛中,升温速率30℃/h,还原温度180℃,经过6h还原活化的催化剂,在丙烷、丙烯、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73∶8∶7∶12的条件下,环氧丙烷的单程收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烷 环氧化 丙烷 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双上肢显微外科术中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曲彦亮 申恒花 +8 位作者 温宝磊 武春敏 张立新 王德明 张元信 侯书健 张欣 马超 刘春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457-2461,共5页
目的 探索研究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双上肢显微外科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达分为两组,每组40例,臂丛组在神经刺激仪下行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全麻组采用气管插... 目的 探索研究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双上肢显微外科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达分为两组,每组40例,臂丛组在神经刺激仪下行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全麻组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完成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生命体征;术后2、4、8、12 h疼痛程度;术后疼痛感知时间,麻醉费用,不良反应以及术者和患者麻醉满意度。结果 血压、心率全麻组内T1时明显低于T4时(P〈0.05),组间T4时臂丛组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2、4、8 h疼痛VAS评分臂丛组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疼痛感知时间臂丛组明显长于全麻组(P〈0.05),麻醉费用臂丛组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臂丛组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者和患者的麻醉满意度臂丛组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结论 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适合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双上肢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用于创伤性臂丛损伤手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元信 张靖 +5 位作者 何旭 侯书健 王德明 曲彦亮 武春敏 温宝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用于创伤性臂丛损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B组:插管全麻;C组: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复合插管全麻,术后用PCIA泵镇痛和VAS... 目的探讨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用于创伤性臂丛损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B组:插管全麻;C组: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复合插管全麻,术后用PCIA泵镇痛和VAS评价镇痛程度。评估术中除共同项目外,麻醉技术、耗材和药品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全麻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每小时应用剂量、术后唤醒和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B组显著多或长于C组(P<0.01);麻醉前准备、操作完成时间A组<B组<C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1);麻醉维持时间A、C两组显著长于B组(P<0.01),患者离开手术室时间A组显著短于B、C两组(P<0.01),术后24 h 5个时间点VAS评分、术后泵用镇痛药氯诺昔康24 h应用总量、术中麻醉技术和耗材及药品总费用A组<C组<B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可选择性用于创伤性臂丛损伤手术,其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与插管全麻相似,且操作简便、医疗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臂丛 锁骨 神经肌肉阻滞 臂丛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罂粟碱对断指再植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本法 武春敏 +5 位作者 马超 张欣 温宝磊 曲彦亮 王德明 张元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57-1361,共5页
目的比较经局部、静脉、肌肉注射罂粟碱配伍布比卡因进行腋路臂丛阻滞对断指再植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诊单指离断伤需行断指再植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4组:A、B、C组为观察组,D组为空白对... 目的比较经局部、静脉、肌肉注射罂粟碱配伍布比卡因进行腋路臂丛阻滞对断指再植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诊单指离断伤需行断指再植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4组:A、B、C组为观察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4组均采用0.25%盐酸布比卡因1.5 mg/kg,容量(40.2±2.9)m L作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神经刺激器引导定位)麻醉药物,A、B、C组分别在局麻药液中、静脉滴注中和肌肉注射中加用0.0625 mg/m L罂粟碱(0.0375 mg/kg)。4组患者分别在臂丛阻滞前(T0)和臂丛阻滞后0.5 h(T1)、1 h(T2)、2 h(T3)、4 h(T4)、8 h(T5)、12 h(T6)抽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和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含量,并记录术后1周血管危象发生率及再植指存活率。结果 A组在T1、T2、T3、T4、T5时血浆CGRP水平较D组升高,而ET水平较D组下降(P<0.05);B组在T1时血浆CGRP水平较D组升高,而ET水平较D组下降(P<0.05)。A组:T1、T2、T3、T4、T5与T0比较血浆CGRP水平升高,而ET水平下降(P<0.05);B组:T1与T0比较血浆CGRP水平升高,而ET水平下降(P<0.05)。A组患者没有发生血管危象,再植指全部存活,而B、C、D组患者分别有2、3、6例发生血管危象,分别有1、2、2例再植指坏死。结论局麻药液中罂粟碱配伍布比卡因腋鞘内臂丛阻滞麻醉较其他方式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升高断指再植患者血浆CGRP,降低ET的含量,可以减少断指再植患者发生血管危象,提高断指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碱 断指再植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