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法水解植物蛋白制备肉味香精的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武彦文 欧阳杰 +1 位作者 张燕 阎晶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55,共3页
研究了酶法水解植物蛋白制备肉味香精的工艺条件,其最佳条件是:将豆粕粉用2%复合胰酶水解后,添加6%葡萄糖、0.8%L-半胱氨酸和0.4%DL-蛋氨酸,在115℃下反应60min。此条件下,反应液产生了香气强烈而协调的肉味香精。
关键词 酶法水解 植物蛋白 制备 肉味香精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水解奶油制备奶味香精的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武彦文 欧阳杰 +1 位作者 张津凤 董国庆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9-42,共4页
选取了脂肪酶对不同类型的奶油、奶酪和牛奶等进行酶解。在非水介质下水解,得到了奶香浓郁,赋香效果明显的奶味香精。水解时以乙醇或丙酮为溶剂,在pH7.0、50℃下水解4h,酶用量为1%~1.5%时得到的奶味香精香气最浓郁。经过感官评定认为... 选取了脂肪酶对不同类型的奶油、奶酪和牛奶等进行酶解。在非水介质下水解,得到了奶香浓郁,赋香效果明显的奶味香精。水解时以乙醇或丙酮为溶剂,在pH7.0、50℃下水解4h,酶用量为1%~1.5%时得到的奶味香精香气最浓郁。经过感官评定认为此产品香气自然、柔和,可作为调配奶味香精的香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味香精 脂肪酶 非水介质 奶油 奶酪 牛奶 酶法水解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分析食品中的矿物油污染物 被引量:18
3
作者 武彦文 王颖 +3 位作者 李冰宁 王欣欣 汪雨 祖文川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2145-2150,共6页
矿物油是碳数为10~50的直链、支链和烷基取代的环状饱和烷烃与芳香烃的混合物,其化学组成非常复杂。近年来,食品中的矿油油污染问题受到持续关注,主要原因是食品包装涉及使用回收纸和再生纸,其残留印刷油墨中的大量工业级矿物油造成与... 矿物油是碳数为10~50的直链、支链和烷基取代的环状饱和烷烃与芳香烃的混合物,其化学组成非常复杂。近年来,食品中的矿油油污染问题受到持续关注,主要原因是食品包装涉及使用回收纸和再生纸,其残留印刷油墨中的大量工业级矿物油造成与其接触食品的污染。调查显示:几乎所有食品中都或多或少含有矿物油。目前,国内对于食品中矿物油的分析方法还仅局限于定性鉴别。欧洲对矿物油的定量研究较多,陆续开发出在线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器检测法(HPLC-GC-FID)、离线固相萃取法(SPE-GC-FID)以及二维气相色谱法(GC×GC)等定量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食品中矿物油污染物的最新分析技术、操作步骤以及定量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目的是通过借鉴,研发出适用于我国食品中矿物油的定量分析方法,开展市售食品调查,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矿物油饱和烃 矿物油芳香烃 在线液相-气相色谱联用法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植物蛋白(HVP)的酶法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武彦文 欧阳杰 +2 位作者 张燕 刘子宇 吕景凤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21,45,共4页
利用胰蛋白酶水解豆粕粉来制备植物水解蛋白 (HVP) ,确定了胰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 :T=5 5℃ ,pH =8 0 ,E/S =2 6 0 0u/g ,固液比 1:8,水解 6h。得到了收率高 ,水溶性好的HVP。
关键词 水解植物蛋白 酶法制备 应用 添加剂 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和肽在食品中的呈味作用 被引量:169
5
作者 武彦文 欧阳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4,共4页
本文综述了在食品中有呈味作用的氨基酸和肽。天然氨基酸大多具有甜味或苦味 ,MSG有强烈的鲜味 ,阿斯巴甜、阿力甜、索马甜和莫奈林是强力甜味剂。鲜味二肽、咸味二肽、苦味肽。
关键词 氨基酸 呈味作用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武彦文 李冰宁 +1 位作者 汪雨 祖文川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3329-3334,共6页
气相色谱法(GC)是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TFAs)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然而,由于来源于反刍动物的天然TFAs(n-TFAs)与部分氢化油的工业TFAs(IP-TFAs)的组成不同,以及不同食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差异,无法利用一种固定... 气相色谱法(GC)是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TFAs)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然而,由于来源于反刍动物的天然TFAs(n-TFAs)与部分氢化油的工业TFAs(IP-TFAs)的组成不同,以及不同食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差异,无法利用一种固定操作程序完全分离并准确分析各类食品中的TFAs组成。本文通过分析食品中TFAs的来源与组成,系统综述了GC法分析TFAs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前处理方法、甲酯化衍生方法、Ag+预分离法,色谱条件(如色谱柱、柱长、柱温、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等)的选择和优化,以及常见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同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标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以便帮助分析人员依据实际样品以及所在实验室条件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反式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银离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矿物油分析方法的考察验证与结果确证 被引量:1
7
作者 武彦文 刘玲玲 +1 位作者 李冰宁 欧阳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8期6281-6288,共8页
矿物油是指来源于石油和合成油的C10~C50烷烃(mineral oil saturated hydrocarbons,MOSH)和芳烃(mineral oil aromatic hydrocarbons, MOAH)物质的总称,其化学组成复杂。食品基质中含有多种矿物油干扰物,使得分析食品中的矿物油相当困... 矿物油是指来源于石油和合成油的C10~C50烷烃(mineral oil saturated hydrocarbons,MOSH)和芳烃(mineral oil aromatic hydrocarbons, MOAH)物质的总称,其化学组成复杂。食品基质中含有多种矿物油干扰物,使得分析食品中的矿物油相当困难。通常,矿物油的分析步骤包括提取、净化分离和测定3个环节。为了保证分析方法的准确、可靠,样品中必须添加9个标准化合物(包括3个分离标记物、2个挥发损失标记物和2对定量内标物),用于监测矿物油的净化、分离与测定效果;同时需要经常插入空白实验和正构烷烃混合标准用于考察操作规范、试剂纯度、仪器性能等。由于矿物油与食品基质的复杂性,实际分析中还需要给出每类样品的定量限和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数据,以证明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对于部分干扰严重的样品,还需要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分析结果的确证。本文结合食用油、奶粉、巧克力和大米等分析实例,综述了分析食品中矿物油的考察验证与结果确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油 食品 混合标准物质 方法验证 结果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酶解鱼油制备天然鱼味香精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武彦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0,41,共4页
采用脂肪酶水解鱼油制备鱼味香精.在非水介质下,得到了香味浓郁,赋香效果明显的鱼味香精.非水酶法水解以乙醇或乙酸乙酯为溶剂,脂肪酶用量1%~1.5%,pH值7.0,温度为50℃,水解3~4h时得到的鱼味香精香气最为浓郁.经过感官评定认为水解产... 采用脂肪酶水解鱼油制备鱼味香精.在非水介质下,得到了香味浓郁,赋香效果明显的鱼味香精.非水酶法水解以乙醇或乙酸乙酯为溶剂,脂肪酶用量1%~1.5%,pH值7.0,温度为50℃,水解3~4h时得到的鱼味香精香气最为浓郁.经过感官评定认为水解产物香气自然、柔和,可作为调配海鲜类香精的香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味香精 脂肪酶 酶法水解 非水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芝麻油的真伪与掺伪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佳 武彦文 +2 位作者 李冰宁 刘玲玲 欧阳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4-119,共6页
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结合化学计量学分别建立了芝麻油的真伪鉴别与掺伪定量的快速分析方法。真伪鉴别分别采用VTNIR结合主成分分析-簇类软独立模式识别(PCA-SIMCA)和偏最小二乘法-人工神经网络(PLS-ANN),建立了芝麻... 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结合化学计量学分别建立了芝麻油的真伪鉴别与掺伪定量的快速分析方法。真伪鉴别分别采用VTNIR结合主成分分析-簇类软独立模式识别(PCA-SIMCA)和偏最小二乘法-人工神经网络(PLS-ANN),建立了芝麻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的分类模型。经过验证,两种分类模型的准确识别率均达到了100%。芝麻油中掺伪油的定量分析采用FTNIR结合PLS。通过采集不同比例的芝麻油-大豆油与芝麻油-葵花籽油二元系统的FTNIR谱图,应用PLS分别建立二元系统定量分析模型并通过验证集检验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芝麻油中10%-100%的掺假油,其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标准偏差(SEP)分别为1.027(大豆油)和0.9660(葵花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真伪鉴别 掺伪分析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溶剂萃取-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肉中5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15
10
作者 游辉 于辉 +1 位作者 武彦文 陈舜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87-1090,共4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牛肉中5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快速溶剂萃取-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优化样品处理条件,确定选取1.0g牛肉样品与3.0g弗罗里硅土混合,以乙腈为萃取剂在120℃、10MPa条件下用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样品中的磺... 建立了同时测定牛肉中5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快速溶剂萃取-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优化样品处理条件,确定选取1.0g牛肉样品与3.0g弗罗里硅土混合,以乙腈为萃取剂在120℃、10MPa条件下用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样品中的磺胺。采用UltimateX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分离,乙腈-3%乙酸溶液(体积比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为30℃,在紫外检测波长268nm条件下进样10μL。5种磺胺类药物在0.5~10.0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检出限为0.011~0.030mg/kg,加标回收率为89%~109%,相对标准偏差(n=5)为0.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 基质固相分散 快速溶剂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脂分析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佳 武彦文 +1 位作者 李冰宁 欧阳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6,共6页
综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在食用油脂品种鉴定、掺假分析、理化指标、氧化产物、反式脂肪酸等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在油脂氧化过程监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随着FTIR相关硬件、软件的快速发展,FTIR快速、环保的优点将会得到更加... 综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在食用油脂品种鉴定、掺假分析、理化指标、氧化产物、反式脂肪酸等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在油脂氧化过程监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随着FTIR相关硬件、软件的快速发展,FTIR快速、环保的优点将会得到更加有效和广泛的应用,逐步在油脂质量监控与加工生产领域替代传统方法。FTIR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脂 化学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线SPE-LVI-GC-FID法分析婴儿配方奶粉中的饱和烃类矿物油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玲玲 张贞霞 +1 位作者 李冰宁 武彦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03-308,共6页
建立婴儿配方奶粉中饱和烃类矿物油(mineral oil saturated hydrocarbons,MOSH)的离线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结合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large volume injection-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 建立婴儿配方奶粉中饱和烃类矿物油(mineral oil saturated hydrocarbons,MOSH)的离线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结合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large volume injection-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LVI-GC-FID)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提取液经硝酸银渍硅胶SPE柱净化;通过比较不同长径比SPE柱的净化效果,确定以5 mL玻璃注射器作为分离MOSH的SPE柱,收集洗脱液5 mL,浓缩后注入LVI-GC-FID测定。GC的进样口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45℃,保持1 min(分流比200∶1),以250℃/min升温至360℃(分流阀关闭2 min),并保持27 min(分流比为100∶1);柱温箱升温程序为:35℃保持3 min,以25℃/min升温至350℃,再以5℃/min升温至370℃,保持10 min;FID温度380℃;进样量40μL。结果表明:MOSH的标准品液体石蜡在2~500 mg/k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方法的定量限为0.05 mg/kg,加标回收率在92.62%~102.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85%~2.57%之间,适用于婴儿配方奶粉中MOSH的定量分析。应用该方法检测市售10种婴儿配方奶粉中的MOSH含量,其结果在0.24~1.30 mg/kg之间,其中MOSH(C16~C35)含量在0.12~0.85 mg/kg之间,表明有必要对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矿物油污染进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奶粉 饱和烃类矿物油(MOSH) 固相萃取(SPE) 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LVI-GC-F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亚氮-乙炔火焰-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植物油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雨 祖文川 +2 位作者 李冰宁 武彦文 陈舜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8-200,共3页
建立利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以4-甲基-2-戊酮有机溶剂直接进样测定植物油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含量的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聚二甲基硅氧烷在4~5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3。实... 建立利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以4-甲基-2-戊酮有机溶剂直接进样测定植物油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含量的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聚二甲基硅氧烷在4~5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3。实验在3个聚二甲基硅氧烷添加水平条件下,平均回收率在95.6%~103.7%之间,6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3.1%。实验获得本方法的检出限为2.05 mg/kg。该方法可满足于植物油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植物油 氧化亚氮-乙炔火焰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棉纺织品铅镉效果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祖文川 李冰宁 +2 位作者 汪雨 武彦文 陈舜琮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33,共3页
探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纯棉纺织品中铅和镉的效果。将市售的几种纯棉纺织品样品进行了微波消解,而后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铅和镉的总含量。试验数据表明:该法对铅的检出限为40.0μg/kg,对镉的检出限为1.3μg/... 探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纯棉纺织品中铅和镉的效果。将市售的几种纯棉纺织品样品进行了微波消解,而后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铅和镉的总含量。试验数据表明:该法对铅的检出限为40.0μg/kg,对镉的检出限为1.3μg/k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铅和镉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2%与106.3%。认为该法适用于纯棉纺织品中铅和镉的定量测定,且具有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纯棉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竹叶中9种必需微量元素 被引量:5
15
作者 祖文川 武彦文 +2 位作者 汪雨 李冰宁 陈舜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78,共3页
竹叶样品置于聚四氟乙烯罐中,加入硝酸及过氧化氢后在微波消解仪中按设定程序加热消解。所得样品溶液定容至25mL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中铬、锌、镍、钴、铁、硼、锰、铜和锶等9种元素的含量。9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在0... 竹叶样品置于聚四氟乙烯罐中,加入硝酸及过氧化氢后在微波消解仪中按设定程序加热消解。所得样品溶液定容至25mL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中铬、锌、镍、钴、铁、硼、锰、铜和锶等9种元素的含量。9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在0.05~2.00mg.L-1范围内与其发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在0.04~0.50μg.g-1之间。方法应用于分析了一种杨树叶标准物质(GBW 07604),所得9种元素的测定结果与证书值相符。方法的回收率在87.0%~107.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样品 竹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必需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食用油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婷 刘清珺 +2 位作者 武彦文 彭思龙 姜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36-842,共7页
目的建立不同品质食用油快速分类的中红外光谱检测方法。方法不同品质的食用油在化学组分上是存在差异的,利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全面反映和整体把握食用油的化学成分信息,并借助主成分分析(PCA)结合马氏距离法对食用油的中红外光谱图进行... 目的建立不同品质食用油快速分类的中红外光谱检测方法。方法不同品质的食用油在化学组分上是存在差异的,利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全面反映和整体把握食用油的化学成分信息,并借助主成分分析(PCA)结合马氏距离法对食用油的中红外光谱图进行预处理,提取其特征信息,然后通过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SVM)建立相应分类模型,运用模型自动鉴别不同品质的食用油类别属性。结果实验通过从市场上随机抽取食用油样本,选取了3种不同品牌的大豆油、花生油共60个样本进行测试,分类正确率达到了100%。结论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食用油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不同品质食用油的快速分类鉴别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中红外光谱 支持向量机 主成分分析 马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顺序测定蛤蚧中6种金属元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聪 祖文川 +1 位作者 武彦文 汪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3400-3404,共5页
目的采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顺序测定蛤蚧头、躯干、尾、四肢等不同部位中铜、铁、锌、锰、镍、铬等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多元素顺序测定的方法。结果优化条件下,在0.05~2.00 mg/L浓... 目的采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顺序测定蛤蚧头、躯干、尾、四肢等不同部位中铜、铁、锌、锰、镍、铬等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多元素顺序测定的方法。结果优化条件下,在0.05~2.00 mg/L浓度范围内,各元素的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本方法检出限在0.3~13.2μg/g之间,加标回收率在76.7%~100.0%之间。将该法应用于实际蛤蚧样品中上述元素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蛤蚧不同身体部位中6种元素含量有所不同,Fe、Mn元素在四肢中的含量最高,Cu、Zn、Cr元素在头部中含量最高,Ni元素在躯干中的含量最高。结论本方法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要求,且较之常规锐线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保证分析准确度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分析效率。本方法可以对中药重金属污染风险监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蚧 连续光源 原子吸收光谱法 金属元素 顺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在线联用同时测定土壤中饱和烃和芳香烃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玲玲 李冰宁 武彦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05-912,共8页
为加强对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的风险管控,生态环境部已将石油烃类列为土壤中的重点监测项目。石油烃源于石油与合成油,是涵盖一定碳数范围的碳氢化合物,主要分为饱和烃和芳香烃两大类。芳香烃通常是高度烷基化的单环、双环与多环芳烃,... 为加强对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的风险管控,生态环境部已将石油烃类列为土壤中的重点监测项目。石油烃源于石油与合成油,是涵盖一定碳数范围的碳氢化合物,主要分为饱和烃和芳香烃两大类。芳香烃通常是高度烷基化的单环、双环与多环芳烃,其对人和动物的毒性较饱和烃大很多,因此,仅仅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难以准确评估其环境毒性。目前环境领域的标准方法尚未区分土壤中饱和烃和芳香烃。该研究针对土壤样品的基质干扰特点,对样品的提取和净化环节进行了优化,并且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在线联用(HPLC-GC)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土壤中饱和烃和芳香烃的方法。其中,提取方法选择正己烷-乙醇(1∶1,v/v)以固液比1∶4常温振荡提取1 h,然后水洗去除乙醇,取正己烷层提取液净化;净化方法选择自制硅胶柱,以正己烷-二氯甲烷(8∶2,v/v)洗脱;洗脱液经浓缩注入HPLC-GC分析,以内标法同时测定试液中的饱和烃和芳香烃,方法的定量限为0.4 mg/kg。该方法经过土壤石油烃标准物(SQC-116)验证,测定值在证书提供的可信区间内,相对误差(RE)为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说明方法准确可靠且精密度达到分析要求。最后,该文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了北京地区的5个土壤样品,结果表明:5个样品均含有饱和烃(C_(10)~C_(40)),其含量范围为3.3~32.1 mg/kg;其中4个样品中检出芳香烃(C_(10)~C_(40)),其含量范围为0.8~4.3 mg/kg;此外,通过谱图分析还可以初步判别烃类物质的污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在线联用 饱和烃 芳香烃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味脂肪香精的制备、香气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玲玲 武彦文 +1 位作者 袁亚荣 欧阳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7-111,共5页
对鸡味脂肪香精的制备、香气成分以及抗氧化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氧化鸡脂-热反应制备鸡味脂肪香精的较优配方和工艺条件为:取鸡脂20g,氧化使其过氧化值达到20meq/kg以上,再加入木糖0.7g、葡萄糖0.3g、VB10.5g、L-Cys0.5g以及L-Ala0... 对鸡味脂肪香精的制备、香气成分以及抗氧化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氧化鸡脂-热反应制备鸡味脂肪香精的较优配方和工艺条件为:取鸡脂20g,氧化使其过氧化值达到20meq/kg以上,再加入木糖0.7g、葡萄糖0.3g、VB10.5g、L-Cys0.5g以及L-Ala0.7g、Gly0.8g,于120℃反应3h。制备得到的脂肪香精香气较佳,采用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鉴定出了2-甲基-四氢呋喃-3-酮、α-呋喃甲醇、2-乙酰呋喃、乙酰苄基二硫、二氢-2-甲基-3(2H)-噻吩酮、2-乙酰吡咯、3-巯基丙酸甲酯、4-甲基-5-噻唑乙醇、2,2-二甲基-1-辛醇等关键性香味物质。抗氧化研究表明脂肪香精香气成分与抗氧化性之间并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香精 香气成分 GC-MS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大豆原油掺伪定量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冰宁 武彦文 +2 位作者 汪雨 祖文川 欧阳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3344-3349,共6页
目的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最小偏二乘法(PLS)建立大豆原油-棕榈油二元掺伪体系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以42个大豆原油、21个精炼油、88个掺伪油的FIIR谱图为模型样本,预处理方法选用标准正态变量(SNV),在此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 目的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最小偏二乘法(PLS)建立大豆原油-棕榈油二元掺伪体系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以42个大豆原油、21个精炼油、88个掺伪油的FIIR谱图为模型样本,预处理方法选用标准正态变量(SNV),在此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特征变量,随机选取60个掺伪油样组成校正集,28个掺伪油样组成验证集,以PLS方法建立大豆原油的掺伪定量模型。结果 PCA可将大豆原油及精炼油分成独立的2类。经PCA分析,大豆原油中掺入棕榈油的掺伪检测限为5%。PLS校正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9926,校正误差均方根RMSEC为1.8121。预测模型的R2为0.9823,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为2.8189。同时得到的预测结果的偏差在1.3909%~3.1019%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此模型可行。结论 FTIR-PLS模型能够实现大豆原油的掺伪定量分析,分析速度快,能够满足大豆原油入库要求,是一种可行的大豆原油掺伪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原油 棕榈油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鉴别 掺伪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