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洮岷花儿”的现状与西北“花儿”的传承——甘肃省岷县二郎山“花儿会”田野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武宇林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8-141,共4页
“花儿”是中国西北的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广为流传的一种古老的民歌,很可能发端于元代,盛行于明代和清代。它伴随着西北地区的民族融合与变迁,至今流传于西北的回、汉、撒拉、东乡、保安、藏、土等民族之中。“花儿”可分为“河州... “花儿”是中国西北的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广为流传的一种古老的民歌,很可能发端于元代,盛行于明代和清代。它伴随着西北地区的民族融合与变迁,至今流传于西北的回、汉、撒拉、东乡、保安、藏、土等民族之中。“花儿”可分为“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两个主要流派,这两个流派的发源地均为今天的甘肃一带。目前西北各地“花儿”普遍面临失传的危机,亟需对这一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儿” 民族民间文化 传承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花儿"中的对喻程式化修辞手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武宇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50,共5页
本文以西北地区流传的部分传统"花儿"为例,对其中植物类和动物类的组合式对喻表现、植物类的组合式对喻表现、动物类的组合式对喻表现、景物类的组合式对喻表现以及其他组合式对喻表现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对喻表现的内在组合... 本文以西北地区流传的部分传统"花儿"为例,对其中植物类和动物类的组合式对喻表现、植物类的组合式对喻表现、动物类的组合式对喻表现、景物类的组合式对喻表现以及其他组合式对喻表现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对喻表现的内在组合规律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喻 组合方式 民歌 "花儿" 修辞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花儿”传承人现状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武宇林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1-226,共6页
中国"花儿"民歌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成为我国世界级非遗项目之一。为了保护与传承"花儿",我国已评定出11名国家级、50名省级"花儿"代表性传承人。这些... 中国"花儿"民歌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成为我国世界级非遗项目之一。为了保护与传承"花儿",我国已评定出11名国家级、50名省级"花儿"代表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主要分布在西北四省区的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各级各类"花儿"传承人是我国民间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花儿"传承的主体,他们分别以传统的师徒式传授法以及"花儿"茶园、"花儿"学校、"花儿"进校园等多种新兴传承方式,努力培育"花儿"新人,使我国"花儿"民歌经久不衰、薪火相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儿”传承人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儿”民歌与北方少数民族语言 被引量:8
4
作者 武宇林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2期142-150,共9页
"花儿"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古老的民歌。2009年,甘肃等地联合申报的"甘肃花儿",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歌唱者中,有汉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在用汉语歌唱"花... "花儿"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古老的民歌。2009年,甘肃等地联合申报的"甘肃花儿",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歌唱者中,有汉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在用汉语歌唱"花儿"的同时,会将本民族的语言融入其中。这些文化元素使"花儿"的语言更富于表现力,使"花儿"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更为突出。本文列举了"花儿"民歌中反映出来的回族、藏族、蒙古族、东乡族等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特征,试图揭示"花儿"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联性及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儿 北方少数民族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端午民俗文化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武宇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58-62,共5页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各地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国的端午节习俗于唐朝传入日本民间并流行至今,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蒿;洗菖蒲浴;供奉粽子和柏饼;悬挂"鲤鱼旗;"等等。端午节在日本传承的过程...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各地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国的端午节习俗于唐朝传入日本民间并流行至今,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蒿;洗菖蒲浴;供奉粽子和柏饼;悬挂"鲤鱼旗;"等等。端午节在日本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流变,先后演变为男儿节、儿童节,节日庆祝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日本对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高度重视与保护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民俗 端午 民俗文化比较 民俗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民间剪纸及其艺术风格——以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武宇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51-56,共6页
回族民间剪纸,既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点,也保留着伊斯兰文化的元素。宁夏知名剪纸艺人、回族女教师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经历及其剪纸作品集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于一体,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丰富着回族民间剪纸及我国民间剪纸的种类,是我... 回族民间剪纸,既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点,也保留着伊斯兰文化的元素。宁夏知名剪纸艺人、回族女教师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经历及其剪纸作品集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于一体,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丰富着回族民间剪纸及我国民间剪纸的种类,是我国民间剪纸艺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民间剪纸 剪纸艺术风格 阿依舍·井春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花儿茶园”与花儿的传承 被引量:4
7
作者 武宇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14-118,共5页
"花儿茶园"是近年来在青海各地兴起的融花儿和饮茶为一体的新型文化产业,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为花儿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花儿茶园"在培育花儿歌手、满足城乡群众对花儿的需求、弘扬和传承花儿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花儿茶园 花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汉族传统节日现状论考 被引量:4
8
作者 武宇林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5期132-136,共5页
宁夏南部山区的汉族传统节日春节的年俗文化至今保留完好,地域特色鲜明,原汁原味、形式多样、气氛浓烈,并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年俗事象。此地的春节自农历腊月的"腊八粥"拉开序幕,直到正月二十三的"燎疳"结束,贯穿... 宁夏南部山区的汉族传统节日春节的年俗文化至今保留完好,地域特色鲜明,原汁原味、形式多样、气氛浓烈,并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年俗事象。此地的春节自农历腊月的"腊八粥"拉开序幕,直到正月二十三的"燎疳"结束,贯穿一系列传统节日及表现形式。本文主要论述了其中的"迎喜神'、"社火游庄"和"马社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南部山区 传统节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东干族婚礼习俗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武宇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04-108,共5页
中亚东干族民风民俗仍然保留着中国西北回族的特征,尤其是传统婚礼习俗独特而富有民族风情,集中体现了东干人的服饰、饮食、礼仪等民俗文化特征,是研究中亚东干族及中国回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值得探讨研究。
关键词 中亚东干族 婚礼习俗 回族民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职业教育印象——以高雄餐旅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宇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61,64,共2页
本文主要就高雄餐旅学院的特点进行总结与思考,认为这所高职院校治学理念独特,注重务实,多实践少理论,重技能,重劳作,具有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台湾省 职业教育 高雄餐旅学院 治学理念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西海固回族刺绣传统工艺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宇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38-42,共5页
宁夏西海固的回族民间刺绣习俗源远流长,工艺独特,种类多样。近年来,回族刺绣在向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传统工艺面临萎缩甚至失传的危机。为保护和传承此项工艺,发挥回族民间刺绣非遗传承人"传帮带"作用,培育刺绣新人;... 宁夏西海固的回族民间刺绣习俗源远流长,工艺独特,种类多样。近年来,回族刺绣在向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传统工艺面临萎缩甚至失传的危机。为保护和传承此项工艺,发挥回族民间刺绣非遗传承人"传帮带"作用,培育刺绣新人;将回族刺绣工艺引入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进行教育传承;回族刺绣民营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传统技艺的传承;等举措应得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海固 回族刺绣 传统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回族民间木雕艺术研究——以云南回族木雕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宇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5,共5页
木雕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得回族群众的喜爱。自古以来,回族木雕艺术主要应用于清真寺及民居中。回族木雕的艺术形式有单色木雕和彩绘木雕等,题材以植物、动物和器物为主,兼具含蓄与夸张的艺术特色。回族木雕艺术... 木雕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得回族群众的喜爱。自古以来,回族木雕艺术主要应用于清真寺及民居中。回族木雕的艺术形式有单色木雕和彩绘木雕等,题材以植物、动物和器物为主,兼具含蓄与夸张的艺术特色。回族木雕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融,为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宝库增添了宝贵财富,也是值得保护与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木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春节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传承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宇林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22-126,共5页
宁夏春节以汉族群众为主体,年俗活动至今兴盛,持续时间长而内容丰富。始于腊八节,其间有腊月二十三祭灶、大年三十守岁和抢头香、大年初一山区群众吃搅团与村民迎喜神、初四看秦腔、初五"填五穷"、初七吃长面、初九社火出行... 宁夏春节以汉族群众为主体,年俗活动至今兴盛,持续时间长而内容丰富。始于腊八节,其间有腊月二十三祭灶、大年三十守岁和抢头香、大年初一山区群众吃搅团与村民迎喜神、初四看秦腔、初五"填五穷"、初七吃长面、初九社火出行、正月十五社火大赛与元宵灯会、正月二十三燎疳节等。宁夏春节传统社火有踩高跷、骑毛驴、打腰鼓、跑旱船、抬花轿、钱鞭、舞狮、舞龙、高台社火、马社火等。宁夏春节至今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具有凝心聚力的重大社会功能,但存在"农村热、城市冷"及传统社火种类减少、套路简化、社火艺人青黄不接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社火文化遗产进校园"等举措,促进春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春节 现状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联酋华人穆斯林现状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宇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74-76,共3页
阿联酋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华人侨居国,约有30万华人在此工作、生活,他们已成为阿联酋总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华人穆斯林群体既有中国回族等原有穆斯林,还有在阿联酋加入伊斯兰教的新穆斯林。该群体扮演着民间友好使者的重要角... 阿联酋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华人侨居国,约有30万华人在此工作、生活,他们已成为阿联酋总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华人穆斯林群体既有中国回族等原有穆斯林,还有在阿联酋加入伊斯兰教的新穆斯林。该群体扮演着民间友好使者的重要角色,在我国"一带一路"宏伟战略建设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联酋 华人穆斯林 新穆斯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回族女性现状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宇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69-71,共3页
当代回族女性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也热爱本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与汉族等民族和谐相处,并具有多才多艺、善于经商等特质。一些回族女性远赴阿拉伯国家留学,为促进中阿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她们的精神风貌,表明了我国少数民族妇女... 当代回族女性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也热爱本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与汉族等民族和谐相处,并具有多才多艺、善于经商等特质。一些回族女性远赴阿拉伯国家留学,为促进中阿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她们的精神风貌,表明了我国少数民族妇女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崭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回族女性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东京大学所藏西夏文《大智度论》残片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宇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86-89,共4页
日本西夏学者荒川慎太郎博士对东京大学所藏西夏文"大智度论"残片的外表形态、内容、文字注音、语义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认为这类残片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关键词 日本馆藏 西夏文献 《大智度论》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北口传民歌“花儿”中的牡丹 被引量:6
17
作者 武宇林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9-103,共5页
“花儿”是中国民间歌谣体裁形式,主要流传在中国青海、甘肃、宁夏地区,不仅在汉族群众中流传,也深受当地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裕固族群众喜爱,并因语言与曲调的差异形成众多分支。它的得名,一般认为是因在唱词中用“... “花儿”是中国民间歌谣体裁形式,主要流传在中国青海、甘肃、宁夏地区,不仅在汉族群众中流传,也深受当地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裕固族群众喜爱,并因语言与曲调的差异形成众多分支。它的得名,一般认为是因在唱词中用“花儿”喻姑娘;起源于清代,也有人将其追溯到唐。“花儿”曲调总的特点是高昂优美,展示着黄河上游高山草原区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传民歌 西北地区 花儿 修辞 牡丹意象 直喻 隐喻 换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花儿”传承基地:松鸣岩“花儿会”调研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武宇林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3-38,共6页
“花儿”是流行于西北高原上的一种民歌。而“花儿会”则是民间自发的群众性的传统“花儿”演唱集会。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松鸣岩“花儿会”是西部“花儿”的主要传承地之一。此地蕴藏着原生态淳朴、粗犷的古老“花儿”,极具研... “花儿”是流行于西北高原上的一种民歌。而“花儿会”则是民间自发的群众性的传统“花儿”演唱集会。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松鸣岩“花儿会”是西部“花儿”的主要传承地之一。此地蕴藏着原生态淳朴、粗犷的古老“花儿”,极具研究价值,亟待挖掘和抢救。民俗的复兴是本土文化觉醒的标志,“花儿”这一民俗文化依然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是西北农民的精神家园,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增进各民族团结的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鸣岩 花儿会 民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花儿歌手刘郭成研究
19
作者 武宇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58-61,共4页
甘肃岷县二郎山花儿是我国花儿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歌手刘郭成是岷县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岷县花儿的领军人物。他自幼在父辈的花儿熏陶下,逐渐成长为当地优秀的花儿唱家,并同时掌握宣宝卷这一民间说唱文学... 甘肃岷县二郎山花儿是我国花儿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歌手刘郭成是岷县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岷县花儿的领军人物。他自幼在父辈的花儿熏陶下,逐渐成长为当地优秀的花儿唱家,并同时掌握宣宝卷这一民间说唱文学的技能。刘郭成多年来培养了一批花儿新人,有些已经被评定为甘肃省省级花儿传承人。他在二郎山花儿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表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儿传承人 刘郭成 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回民族与“花儿”歌谣
20
作者 武宇林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6-61,共6页
“花儿”歌谣与回回民族及其历史有密切的关系。元代回回多聚居于西北地区的历史实事,是“花儿”产生的人口因素。元明两朝,大量的回回人迁移到大西北屯田、戍边的情况,可谓“花儿”诞生的人文背景。屯田的苦难生活正是“花儿”歌谣产... “花儿”歌谣与回回民族及其历史有密切的关系。元代回回多聚居于西北地区的历史实事,是“花儿”产生的人口因素。元明两朝,大量的回回人迁移到大西北屯田、戍边的情况,可谓“花儿”诞生的人文背景。屯田的苦难生活正是“花儿”歌谣产生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 屯田 花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