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通业效率对制造业绩效的影响——兼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流通先导性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晓东 陈梁 武子歆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99,共18页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对我国流通业效率与制造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结果发现:流通业效率对制造业绩效整体而言发挥正向作用。更具体地,零售业对制造业产能调整发挥着积极作用,而批发业效率提升则未对制造业绩效发挥显著作用。在未来持续...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对我国流通业效率与制造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结果发现:流通业效率对制造业绩效整体而言发挥正向作用。更具体地,零售业对制造业产能调整发挥着积极作用,而批发业效率提升则未对制造业绩效发挥显著作用。在未来持续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高度重视流通业对于有效反馈市场信息、调节上游生产、媒介供需匹配的先导性作用,在继续利用新技术提升零售业效率并发挥其先导性作用的同时,也应着力提升批发业效率及其引导产能资源配置、促进供需匹配的先导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流通先导作用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业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谢莉娟 武子歆 万长松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45,共14页
劳动收入是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直接体现,不断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优化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和推动经济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举措之一。市场经济的流通过程是商品交换关系的集中领域,关乎商品价值及其背后不同所有者经济利益的... 劳动收入是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直接体现,不断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优化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和推动经济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举措之一。市场经济的流通过程是商品交换关系的集中领域,关乎商品价值及其背后不同所有者经济利益的实现与协调,从而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流通业发展为视角,考察了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进一步考察了国有资本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发展有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但当流通领域国有资本占比超过一定限度后,上述提升作用会减弱;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干预程度和互联网发展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流通业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创新现代流通体系、推动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 劳动收入份额 国有资本 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体制、民营机制、先进企业家意识与流通企业效率实现:超市发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东 武子歆 王诗桪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14,共10页
对国有企业来说,宏观职能的承担与企业效率的实现往往很难平衡,对于充分竞争的市场流通领域,通常更是如此。通过对国有流通企业"超市发"进行案例研究,文章归纳提炼出"国有体制""民营机制"和"先进企... 对国有企业来说,宏观职能的承担与企业效率的实现往往很难平衡,对于充分竞争的市场流通领域,通常更是如此。通过对国有流通企业"超市发"进行案例研究,文章归纳提炼出"国有体制""民营机制"和"先进企业家意识"等构念,并发现在先进企业家意识的黏合作用下,国有流通企业通过实践"国有体制+民营机制"的模式,可以在兼顾宏观职能的同时实现充分的微观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流通企业效率 企业家精神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