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熟加工番茄品种‘蒙番一号’及其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燕 高婧 +5 位作者 党媛玥 杨永青 武兆昕 赵沁 廉勇 王永 《蔬菜》 2024年第10期72-74,共3页
‘蒙番一号’是晚熟加工番茄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高圆形、红色,果实硬度高,抗裂、耐压、耐贮运,平均单果质量约80 g,果实番茄红素达到0.082 mg/g,667 m^(2)产量9000 kg左右。为提高‘蒙番一号’的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栽培技术水... ‘蒙番一号’是晚熟加工番茄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高圆形、红色,果实硬度高,抗裂、耐压、耐贮运,平均单果质量约80 g,果实番茄红素达到0.082 mg/g,667 m^(2)产量9000 kg左右。为提高‘蒙番一号’的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栽培技术水平,从加工番茄育苗管理、栽培模式、水肥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控和采收管理等方面总结技术标准,以加快‘蒙番一号’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应用,促进加工番茄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晚熟 栽培技术 高产 新品种 水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芥幼苗叶片小热激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晓婧 王萍 +3 位作者 武兆昕 杨永升 许珂 尚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9-676,共8页
在对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联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沙芥幼苗叶片2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PcHSP26.5和PcHSP17.8,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它们的核苷酸和编码蛋白,通过Real-time PCR分析其在高温、低温、NaCl、ABA和干旱复水... 在对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联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沙芥幼苗叶片2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PcHSP26.5和PcHSP17.8,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它们的核苷酸和编码蛋白,通过Real-time PCR分析其在高温、低温、NaCl、ABA和干旱复水胁迫下的表达模式。PcHSP26.5和PcHSP17.8开放阅读框分别为699bp和462bp,分别编码282和153个氨基酸,其中PcHSP26.5包含1个内含子。PcHSP26.5、PcHSP17.8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6480、17490,理论等电点分别为6.36、5.99;均无跨膜结构与信号肽位点,属于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和进化树分析表明,PcHSP26.5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中,属于MⅡ亚族;PcHSP17.8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属于CⅠ亚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沙芥PcHSP26.5和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在1h达到顶峰,之后下降;低温胁迫下,沙芥PcHSP26.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0.5h达到顶峰,之后下降,沙芥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0.5~12h内低于对照,24h时出现上升趋势;NaCl胁迫下,沙芥PcHSP26.5和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1h和3h达到顶峰,之后下降;ABA胁迫下,沙芥PcHSP26.5和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在2h达到顶峰,之后下降;干旱复水胁迫下,沙芥PcHSP26.5和PcHSP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在干旱9 d达到顶峰,复水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芥 小热激蛋白基因 克隆 表达 逆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籽用西葫芦种子病毒鉴定及消毒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尚鹏 王萍 +1 位作者 许珂 武兆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44,共9页
【目的】对内蒙古籽用西葫芦种子病毒进行鉴定,明确其种子携带病毒的情况;对带毒种子进行不同消毒处理,筛选出有效的消毒方法,为内蒙古地区籽用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金粒1号、金丰娇子、瑞丰9... 【目的】对内蒙古籽用西葫芦种子病毒进行鉴定,明确其种子携带病毒的情况;对带毒种子进行不同消毒处理,筛选出有效的消毒方法,为内蒙古地区籽用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金粒1号、金丰娇子、瑞丰9号、金丰光板、希望9号、晶莹118籽用西葫芦种子,对其进行反转录PCR检测及病毒序列分析对比,采用温汤、干热、磷酸三钠、盐酸、药剂等对带毒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带毒量,测定消毒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采用反转录PCR扩增,在6个品种籽用西葫芦种子中检测到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通过5种处理方法对籽用西葫芦种子进行消毒,结果表明,温汤、干热、磷酸三钠、盐酸和药剂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籽用西葫芦种子带毒量,其中磷酸三钠处理对CMV的消毒率为99.68%,药剂处理对ZYMV的消毒率为99.74%,温汤处理对WMV的消毒率为99.89%,且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论】内蒙古籽用西葫芦种子病毒病病原为CMV、ZYMV、WMV,且存在复合侵染。磷酸三钠处理对籽用西葫芦种子病毒病消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用西葫芦 病毒病 病原鉴定 种子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