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1—2021年中国季节性干旱与骤发干旱的时空响应关系评估
1
作者 武传号 黎梓涛 +1 位作者 王赛赛 逯家宝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7,共9页
以中国九大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蒸发胁迫比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在网格尺度上识别了1981—2021年季节性干旱和骤发干旱,基于非线性模型构建了季节性干旱与骤发干旱特征的响应关系模型,评估了两种干旱的时空响应关系。结果表明:... 以中国九大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蒸发胁迫比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在网格尺度上识别了1981—2021年季节性干旱和骤发干旱,基于非线性模型构建了季节性干旱与骤发干旱特征的响应关系模型,评估了两种干旱的时空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季节性干旱期间的骤发干旱频次明显高于季节性干旱发生前后,但其他骤发干旱特征在季节性干旱发生前后的变化较小,较长的骤发干旱历时和较大的骤发干旱强度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而峰值则在西南、东北和华东地区较高;骤发干旱前后季节性干旱特征的空间变化相对较小,季节性干旱在东北和华南地区频次较高,在西北地区强度较大且峰值较高;季节性干旱对骤发干旱的响应在不同流域差异较大,东南诸河、黄河和松辽河流域骤发干旱强度越大,所触发的季节性干旱强度越大,松辽河、西南诸河和珠江流域骤发干旱峰值越高,所触发的季节性干旱峰值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骤发干旱 季节性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标准化蒸发胁迫比 中国九大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IP6多模式集合的中国洪水热浪复合极端事件特征预测
2
作者 武传号 逯家宝 +1 位作者 周君 黎梓涛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0,共11页
基于14个CMIP6全球气候模式降尺度模拟结果,预测了未来SSP1-2.6、SSP2-4.5和SSP5-8.5情景下中国洪水-热浪复合极端(SFHE)事件及人口暴露度的时空变化特征,量化了气候效应、人口效应以及两者共同作用效应对人口暴露度的相对影响。结果表... 基于14个CMIP6全球气候模式降尺度模拟结果,预测了未来SSP1-2.6、SSP2-4.5和SSP5-8.5情景下中国洪水-热浪复合极端(SFHE)事件及人口暴露度的时空变化特征,量化了气候效应、人口效应以及两者共同作用效应对人口暴露度的相对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加剧了未来华东和华南地区SFHE事件发生的风险,并导致SFHE事件历时及土地暴露度增长;SSP1-2.6、SSP2-4.5和SSP5-8.5情景下21世纪末中国SFHE事件年均频次与历史基准期(1961—2014年)相比,预计分别增加0.13、0.28、0.44次,SFHE事件平均历时分别增长1.4、3.9、8.1 d,年土地暴露度分别增加6.0%、13.8%、18.3%,而洪水、热浪平均间隔分别缩短0.16、0.37、0.75 d,SFHE事件突发性更强;未来SFHE事件人口暴露度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由气候变化导致人口暴露度增加的效应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热浪复合极端事件 CMIP6 气候变化 人口暴露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城区短历时暴雨特征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其幸 武传号 +1 位作者 黄国如 吴思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共3页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降雨频发,研究短历时暴雨的变化规律可为广州市内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中大站1984~2010年最大1h降雨量资料,通过趋势线、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曲线、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年最大1h降雨...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降雨频发,研究短历时暴雨的变化规律可为广州市内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中大站1984~2010年最大1h降雨量资料,通过趋势线、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曲线、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年最大1h降雨序列和暴雨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年最大1h降雨量呈现周期性变化,进入21世纪后波动减弱,且稳定在较大的范围内;大于20、30、40mm的1h暴雨次数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其中大于30mm的次数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城市内涝 广州市 1 h降雨 Mann-Kendall检验法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选样方法设计暴雨重现期衔接关系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国如 曾娇娇 +2 位作者 张明珠 武传号 刘浩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30-35,41,共7页
目前国内推行采用年最大值法进行短历时暴雨选样,为了解决年最大值法选样在小重现期(1a^5a)内暴雨强度设计值明显偏小以及设计重现期的衔接问题,以广州市设计暴雨为例,采用不同频率分布模型对年最大值法及年多个样法进行频率分布适线,... 目前国内推行采用年最大值法进行短历时暴雨选样,为了解决年最大值法选样在小重现期(1a^5a)内暴雨强度设计值明显偏小以及设计重现期的衔接问题,以广州市设计暴雨为例,采用不同频率分布模型对年最大值法及年多个样法进行频率分布适线,得到不同情形下的暴雨强度公式。结果表明,虽然不同频率分布模型对两种选样方法的衔接关系有较大影响,但转换的年最大值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进由年最大值选样引起的小重现期暴雨强度较小的问题,同时也可解决室外排水工程常用设计重现期统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强度公式 年最大值法 年多个样法 频率分布 重现期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4年中国洪水-热浪复合极端事件特征的时空演变规律
5
作者 王慧杰 逯家宝 +2 位作者 周君 武传号 黎梓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6期13-25,共13页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洪水和热浪等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导致洪水热浪复合极端事件(Successive flood-heat extreme,SFHE)风险上升,研究SFHE事件的时空演变规律,对复合灾害风险防控及应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方法】基于观测和...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洪水和热浪等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导致洪水热浪复合极端事件(Successive flood-heat extreme,SFHE)风险上升,研究SFHE事件的时空演变规律,对复合灾害风险防控及应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方法】基于观测和再分析数据,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过去54 a(1961—2014)中国九大流域SFHE特征(频次、历时、洪水和热浪的间隔IFH、覆盖面积)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了不同地区洪水和热浪对SFHE发生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1)中国SFHE频次、历时和土地覆盖面积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而IFH呈显著减少趋势;(2)空间上,西南诸河中部、长江流域南部和珠江流域北部SFHE发生的频次较高(>34次/10 a),而历时在长江下游、东南诸河和淮河流域南部较长(>13 d);(3)不同流域SFHE频次的周期性差异较大,但整体存在2.8 a的主周期,该周期在1990 s至2000 s前期最为显著;(4)九大流域SFHE发生的频次由洪水频次主导,其影响在淮河流域最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发生SFHE的风险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突发性增强,总的来看洪水对SFHE的发生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热浪复合事件 洪水 热浪 演变特征 中国 长江流域 气候变化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