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学发现的逻辑与直觉
1
作者
欧阳荣庆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6期133-136,共4页
本文所说的“科学发现”是指科学家根据新的事实,寻求新规律、提出新假设、创立对新事实加以解释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因此,科学发现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以发现新知识、新观念为其目的的。无疑,研究科学发现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思维...
本文所说的“科学发现”是指科学家根据新的事实,寻求新规律、提出新假设、创立对新事实加以解释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因此,科学发现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以发现新知识、新观念为其目的的。无疑,研究科学发现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思维科学中最有意义的课题。科学发现是按理性的逻辑程序还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对此历来意见纷争,各执一端。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科学家强调直觉在科学发现中的重大作用。爱因斯坦说过:“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观念
爱因斯坦
思维活动
新知识
创造性
科学家
理论体系
重大作用
新规律
新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发现与证明为什么会分离?
2
作者
欧阳荣庆
《现代哲学》
1988年第3期71-73,共3页
科学发现与证明在科学理论的形成中本是统一的过程,但长期被看作是互不相关的两部分,发现与证明的二分法成了传统的标准观念。近几年来,西方科学哲学把注意力放在发现的逻辑上,又涉及到发现与证明的关系,这种情况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
科学发现与证明在科学理论的形成中本是统一的过程,但长期被看作是互不相关的两部分,发现与证明的二分法成了传统的标准观念。近几年来,西方科学哲学把注意力放在发现的逻辑上,又涉及到发现与证明的关系,这种情况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培根和笛卡儿都认为科学发现总有某种逻辑规则可循,发现的逻辑与证明的逻辑应是一致的。不过,他们各自强调不同的逻辑方法。培根认为归纳法是唯一的发现方法,也是证明的唯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方法
发现逻辑
科学发现
逻辑学家
合理性
二分法
证明
西方科学哲学
科学认识
科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逻辑经验主义的归纳逻辑观浅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欧阳荣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32-37,共6页
自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在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上取得的长足进步,使科学家们确信科学起源于经验事实,尊重观察和实验的经验方法,而鄙弃思辨方法。传统的归纳逻辑论者认为,科学是沿着经验积累,然后概括经验事实形成理论,也就是按归纳逻辑...
自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在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上取得的长足进步,使科学家们确信科学起源于经验事实,尊重观察和实验的经验方法,而鄙弃思辨方法。传统的归纳逻辑论者认为,科学是沿着经验积累,然后概括经验事实形成理论,也就是按归纳逻辑,即从个别经验事实命题推演出一般理论命题的逻辑程序发展的。他们把从某类个别命题推演出该类一般命题,把寻求一般命题的逻辑演算过程形式化,而把从个别到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纳逻辑
逻辑经验主义
经验事实
过程形式化
逻辑演算
逻辑程序
事实命题
思辨方法
经验方法
自然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综合思潮
4
作者
欧阳荣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3-10,共8页
20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当今的科学发展实际证明了这点。据粗略统计,科学知识门类就有2600多种,目前正呈现几何级数增长的势态。这正表明人类认识世界向纵深深入,也表明改造世界的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阶段。科学分化填补了传统专门科学的...
20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当今的科学发展实际证明了这点。据粗略统计,科学知识门类就有2600多种,目前正呈现几何级数增长的势态。这正表明人类认识世界向纵深深入,也表明改造世界的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阶段。科学分化填补了传统专门科学的鸿沟,从而为科学整体化铺平了道路。所以,现代科学又是在综合整体化的总趋势下形成的。科学整体化导致综合性学科、横向性学科、边缘性学科等交叉综合科学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综合
科学整体化
科学分化
知识爆炸
现代科学
边缘性
改造世界
几何级数
人类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用主义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地位
5
作者
欧阳荣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0-15,共6页
19世纪70年代初,皮耳士提出实用主义基本原则后,经过詹姆士的发展,杜威的修正,使实用主义成为一种运动,一直延伸到杜威死后的本世纪50年代。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斗争,实用主义成了政治批判的对象,很长时间我们忽视了实用主义的哲学意...
19世纪70年代初,皮耳士提出实用主义基本原则后,经过詹姆士的发展,杜威的修正,使实用主义成为一种运动,一直延伸到杜威死后的本世纪50年代。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斗争,实用主义成了政治批判的对象,很长时间我们忽视了实用主义的哲学意义。一种哲学思想的出现虽然受着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并非完全是政治的产物。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所讲的认识发展规律也应适用于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造成半个多世纪的反响,深入到人们的日常意识生活,并渗透到西方各流派的哲学思想中。从认识史的角度加以总结,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
哲学思想
实用主义哲学
政治意识形态
《哲学笔记》
基本原则
哲学意义
日常意识
詹姆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科学发现中的认识主体
6
作者
欧阳荣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35-40,共6页
科学发现是以创造新知识为其目的的,新知识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认清科学主体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助于拓宽认识论的视野,回答现代科学发展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认识论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对科学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本...
科学发现是以创造新知识为其目的的,新知识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认清科学主体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助于拓宽认识论的视野,回答现代科学发展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认识论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对科学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本文仅就认识论的角度,从某些方面提出一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现
认识主体
认识论问题
科学主体
现代科学
自然界
科学人才
科学知识
科学家
爱因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发现的逻辑与直觉
7
作者
欧阳荣庆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5期41-44,共4页
本文所说的“科学发现”是指科学家根据新的事实,寻求新规律、提出新假设、创立对新事实加以解释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因此,科学发现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以发现新知识、新观念为其目的的。无疑,研究科学发现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思维...
本文所说的“科学发现”是指科学家根据新的事实,寻求新规律、提出新假设、创立对新事实加以解释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因此,科学发现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以发现新知识、新观念为其目的的。无疑,研究科学发现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思维科学中最有意义的课题。科学发现是按理性的逻辑程序还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对此历来意见纷争,各执一端。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科学家强调直觉在科学发现中的重大作用。爱因斯坦说过:“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_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因斯坦
演绎逻辑
理论体系
科学发现
主体
非理性
生存手段
思维活动
直觉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放思想 探索规律——《中国哲学史》教材第二次协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8
作者
罗炽
欧阳荣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111-112,共2页
《中国哲学史》教材第二次协作会议,二月二十日至三月十日在广州举行。协作单位武汉大学(主编)、中山大学(副主编)、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湘潭大学和武汉师院的有关教师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进一步讨论编写的指导思想和...
《中国哲学史》教材第二次协作会议,二月二十日至三月十日在广州举行。协作单位武汉大学(主编)、中山大学(副主编)、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湘潭大学和武汉师院的有关教师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进一步讨论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制定统一的编写大纲。与会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进一步解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解放思想
协作会
教材
指导思想
哲学发展
哲学认识
形而上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
哲学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发现的逻辑与直觉
1
作者
欧阳荣庆
机构
四川大学哲学系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6期133-136,共4页
文摘
本文所说的“科学发现”是指科学家根据新的事实,寻求新规律、提出新假设、创立对新事实加以解释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因此,科学发现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以发现新知识、新观念为其目的的。无疑,研究科学发现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思维科学中最有意义的课题。科学发现是按理性的逻辑程序还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对此历来意见纷争,各执一端。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科学家强调直觉在科学发现中的重大作用。爱因斯坦说过:“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
关键词
新观念
爱因斯坦
思维活动
新知识
创造性
科学家
理论体系
重大作用
新规律
新假设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发现与证明为什么会分离?
2
作者
欧阳荣庆
机构
四川大学
出处
《现代哲学》
1988年第3期71-73,共3页
文摘
科学发现与证明在科学理论的形成中本是统一的过程,但长期被看作是互不相关的两部分,发现与证明的二分法成了传统的标准观念。近几年来,西方科学哲学把注意力放在发现的逻辑上,又涉及到发现与证明的关系,这种情况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培根和笛卡儿都认为科学发现总有某种逻辑规则可循,发现的逻辑与证明的逻辑应是一致的。不过,他们各自强调不同的逻辑方法。培根认为归纳法是唯一的发现方法,也是证明的唯一方法;
关键词
逻辑方法
发现逻辑
科学发现
逻辑学家
合理性
二分法
证明
西方科学哲学
科学认识
科学理论
分类号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逻辑经验主义的归纳逻辑观浅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欧阳荣庆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32-37,共6页
文摘
自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在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上取得的长足进步,使科学家们确信科学起源于经验事实,尊重观察和实验的经验方法,而鄙弃思辨方法。传统的归纳逻辑论者认为,科学是沿着经验积累,然后概括经验事实形成理论,也就是按归纳逻辑,即从个别经验事实命题推演出一般理论命题的逻辑程序发展的。他们把从某类个别命题推演出该类一般命题,把寻求一般命题的逻辑演算过程形式化,而把从个别到一般。
关键词
归纳逻辑
逻辑经验主义
经验事实
过程形式化
逻辑演算
逻辑程序
事实命题
思辨方法
经验方法
自然科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综合思潮
4
作者
欧阳荣庆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3-10,共8页
文摘
20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当今的科学发展实际证明了这点。据粗略统计,科学知识门类就有2600多种,目前正呈现几何级数增长的势态。这正表明人类认识世界向纵深深入,也表明改造世界的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阶段。科学分化填补了传统专门科学的鸿沟,从而为科学整体化铺平了道路。所以,现代科学又是在综合整体化的总趋势下形成的。科学整体化导致综合性学科、横向性学科、边缘性学科等交叉综合科学的产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综合
科学整体化
科学分化
知识爆炸
现代科学
边缘性
改造世界
几何级数
人类认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用主义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地位
5
作者
欧阳荣庆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0-15,共6页
文摘
19世纪70年代初,皮耳士提出实用主义基本原则后,经过詹姆士的发展,杜威的修正,使实用主义成为一种运动,一直延伸到杜威死后的本世纪50年代。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斗争,实用主义成了政治批判的对象,很长时间我们忽视了实用主义的哲学意义。一种哲学思想的出现虽然受着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并非完全是政治的产物。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所讲的认识发展规律也应适用于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造成半个多世纪的反响,深入到人们的日常意识生活,并渗透到西方各流派的哲学思想中。从认识史的角度加以总结,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
关键词
实用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
哲学思想
实用主义哲学
政治意识形态
《哲学笔记》
基本原则
哲学意义
日常意识
詹姆士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科学发现中的认识主体
6
作者
欧阳荣庆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35-40,共6页
文摘
科学发现是以创造新知识为其目的的,新知识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认清科学主体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助于拓宽认识论的视野,回答现代科学发展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认识论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对科学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本文仅就认识论的角度,从某些方面提出一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
科学发现
认识主体
认识论问题
科学主体
现代科学
自然界
科学人才
科学知识
科学家
爱因斯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发现的逻辑与直觉
7
作者
欧阳荣庆
机构
四川大学哲学系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5期41-44,共4页
文摘
本文所说的“科学发现”是指科学家根据新的事实,寻求新规律、提出新假设、创立对新事实加以解释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因此,科学发现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以发现新知识、新观念为其目的的。无疑,研究科学发现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思维科学中最有意义的课题。科学发现是按理性的逻辑程序还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对此历来意见纷争,各执一端。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科学家强调直觉在科学发现中的重大作用。爱因斯坦说过:“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_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
关键词
爱因斯坦
演绎逻辑
理论体系
科学发现
主体
非理性
生存手段
思维活动
直觉
创造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放思想 探索规律——《中国哲学史》教材第二次协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8
作者
罗炽
欧阳荣庆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111-112,共2页
文摘
《中国哲学史》教材第二次协作会议,二月二十日至三月十日在广州举行。协作单位武汉大学(主编)、中山大学(副主编)、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湘潭大学和武汉师院的有关教师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进一步讨论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制定统一的编写大纲。与会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进一步解放思想。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解放思想
协作会
教材
指导思想
哲学发展
哲学认识
形而上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
哲学斗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学发现的逻辑与直觉
欧阳荣庆
《社会科学研究》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科学发现与证明为什么会分离?
欧阳荣庆
《现代哲学》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逻辑经验主义的归纳逻辑观浅析
欧阳荣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综合思潮
欧阳荣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实用主义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地位
欧阳荣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试论科学发现中的认识主体
欧阳荣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科学发现的逻辑与直觉
欧阳荣庆
《社会科学研究》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解放思想 探索规律——《中国哲学史》教材第二次协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罗炽
欧阳荣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