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光谱热红外数据反演地表温度与比辐射率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新鸿 邱实 +2 位作者 姜小光 欧阳晓莹 李召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9-426,共8页
地表温度与地表比辐射率是陆地表层系统的两个重要特征物理量,它们反演的精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间接导出的地表参量的准确性和相关遥感应用的有效性。多光谱热红外反演温度和比辐射率受到陆地表面类型复杂而观测信息不足的限制,很难同... 地表温度与地表比辐射率是陆地表层系统的两个重要特征物理量,它们反演的精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间接导出的地表参量的准确性和相关遥感应用的有效性。多光谱热红外反演温度和比辐射率受到陆地表面类型复杂而观测信息不足的限制,很难同时反演出精确的地表温度数值和地表比辐射率数值。高光谱热红外传感器的出现,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机遇。利用高光谱热红外数据的优势和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气下行辐射残余指标(DRRI)的方法,实现了地表温度与地表比辐射率的准确分离。通过高光谱热红外模拟数据的反演实验表明DRRI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结果精度高、抗噪声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该方法能够应用于野外测量的高光谱热红外数据以及经准确大气校正后的星载高光谱热红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热红外 地表温度 比辐射率 大气下行辐射残余指标(DRRI)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城市空间变化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柯长青 欧阳晓莹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元胞自动机(CA)是一种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空间的相互作用及时间上的因果关系皆局部的网格动力学模型,其“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强大的复杂计算功能、固有的平行计算能力、高度动态以及具有空间概念等特征,使得它在模拟空间复杂系... 元胞自动机(CA)是一种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空间的相互作用及时间上的因果关系皆局部的网格动力学模型,其“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强大的复杂计算功能、固有的平行计算能力、高度动态以及具有空间概念等特征,使得它在模拟空间复杂系统的时空动态演变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在城市空间动态变化的模拟研究方面,CA模型已应用到除非洲、南极洲的所有大洲的城市模拟研究当中.CA模型和G IS的集成,一方面增强G IS的空间模型运算及分析能力,另一方面,G IS提供的强大空间处理能力可以为CA模型准备数据和定义有效的元胞转换规则以及对模拟结果进行可视化.同时CA模型还可以与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遗传算法、模糊逻辑以及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增强其在城市空间变化模拟研究方面的能力.将CA与MAS技术相结合,建立一个能够模拟多个不同参与因子(自然系统)、不同决策者(人文系统)共同影响下的城市发展模型,以此来模拟与预测城市发展的真实状况,将是CA模型在城市空间变化模拟与预测研究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空间变化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最小距离的SPOT(Pan)图像纹理分类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肖鹏峰 冯学智 +1 位作者 阮仁宗 欧阳晓莹 《遥感信息》 CSCD 2006年第1期3-5,I0002,共4页
为了将频谱对纹理特性的表征能力应用于遥感图像分类提出了基于频域最小距离遥感图像纹理分类算法。将模板图像和适当窗口大小的待判别图像分别进行傅立叶变换,计算两者的频域距离,距离最小者即判别窗口中心像元为该类别的地物。运用该... 为了将频谱对纹理特性的表征能力应用于遥感图像分类提出了基于频域最小距离遥感图像纹理分类算法。将模板图像和适当窗口大小的待判别图像分别进行傅立叶变换,计算两者的频域距离,距离最小者即判别窗口中心像元为该类别的地物。运用该方法对SPOT(Pan)图像进行纹理分类试验,结果表明窗口大小为3×3时分类效果最好,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分类 傅立叶变换 频域 最小距离 SP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平行岭谷地表温度时空分布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肖尧 马明国 +2 位作者 赵伟 闻建光 欧阳晓莹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4,共8页
川东平行岭谷是我国一种特殊的地理单元,探讨该区域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地表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了解当地水热时空分布特征。文章选取三个时期的Landsat-8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结合地形和土地覆盖数据对该区域地表温度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驱动力... 川东平行岭谷是我国一种特殊的地理单元,探讨该区域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地表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了解当地水热时空分布特征。文章选取三个时期的Landsat-8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结合地形和土地覆盖数据对该区域地表温度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季节地表温度都表现出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北坡温度低于南坡温度的特征。山岭区域海拔高、地物均一、植被覆盖高、地表温度较低;槽谷区地势平坦、海拔较低、人工地表分布广、地表温度总体较高。对比不同季节,夏季地表温度差异较春冬两季表现更为显著。地表温度空间分布呈现破碎化,喀斯特地物石漠化等因素影响加剧了这种趋势。本研究可以为川东平行岭谷的陆表过程监测与模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地形 土地覆盖 川东平行岭谷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