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冷却式降温服用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实验与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哲铭 李彬 +1 位作者 欧阳新萍 苏博文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9,共8页
设计了一款空气冷却式降温服,并确定其冷却功率及进出口空气的状态参数和流量,同时计算了空气冷却式降温服用半导体制冷装置所需的制冷功率。对半导体制冷装置进行实验和数值模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并提出优... 设计了一款空气冷却式降温服,并确定其冷却功率及进出口空气的状态参数和流量,同时计算了空气冷却式降温服用半导体制冷装置所需的制冷功率。对半导体制冷装置进行实验和数值模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并提出优化方案。采用验证过的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对半导体制冷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与计算,优化后半导体制冷装置在干球温度为34.4℃、湿球温度为27.9℃的环境中可提供流量和温度分别为6.283×10^(-3) m^(3)/s和29℃的冷风,符合空气冷却式降温服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服 半导体制冷 珀尔贴效应 空气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外R404A降膜蒸发传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欧阳新萍 邱雪松 姜帆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1,共5页
搭建了降膜蒸发实验台,研究了水平单管外的降膜蒸发传热特性。测试管为外径19mm、有效实验长度为2500mm的光滑管和强化管。实验采用R404A作为管外降膜蒸发工质,与管内热水进行换热。布液采用喷嘴喷淋的方式,通过21个喷口当量直径为2mm... 搭建了降膜蒸发实验台,研究了水平单管外的降膜蒸发传热特性。测试管为外径19mm、有效实验长度为2500mm的光滑管和强化管。实验采用R404A作为管外降膜蒸发工质,与管内热水进行换热。布液采用喷嘴喷淋的方式,通过21个喷口当量直径为2mm的喷嘴完成。分别在变饱和温度(0、5、10、15℃)、变热流密度(从8到30kW/m2)和变喷淋量(从0.07到0.11kg/(m·s)时进行实验,研究了降膜蒸发换热性能相应的变化情况,得到R404A的管外降膜蒸发换热的一些规律,这对降膜蒸发器的设计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蒸发 换热强化 水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404A和R407C在水平强化管外的凝结换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欧阳新萍 刘超 林梦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7,共6页
实验研究了近共沸制冷工质R404A与非共沸制冷工质R407C在水平强化换热管管外的凝结换热性能。采用"Wilson图解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对于R404A和R407C,强化管外的凝结换热系数随着壁面过冷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现出... 实验研究了近共沸制冷工质R404A与非共沸制冷工质R407C在水平强化换热管管外的凝结换热性能。采用"Wilson图解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对于R404A和R407C,强化管外的凝结换热系数随着壁面过冷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现出与纯工质冷凝时不同的变化趋势,这主要是近共沸或非共沸工质凝结过程中,某些组分的凝结会遇到其它组分的凝结气膜热阻所造成的;随着过冷度增加,易挥发组分开始凝结,气膜变薄,冷凝传热系数增大。R407C在强化换热管管外的凝结换热系数比R404A要小70%左右,这是由于R407C的温度滑移较R404A要大,管外形成的凝结扩散气膜造成的影响更大。R407C在高热流密度工况下的换热效果提升明显,故应尽量工作在高热流密度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凝结换热 R404A R407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流速法在板式换热器传热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欧阳新萍 吴国妹 刘宝兴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60-1262,共3页
在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试验中 ,对流换热系数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板式换热器而言 ,用等雷诺数法来获得其对流换热系数是比较合适的一种方法 ,但对试验过程的控制要求比较高。文中阐述了一种修正的等雷诺数方法——等流速法 ,... 在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试验中 ,对流换热系数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板式换热器而言 ,用等雷诺数法来获得其对流换热系数是比较合适的一种方法 ,但对试验过程的控制要求比较高。文中阐述了一种修正的等雷诺数方法——等流速法 ,它使试验过程的控制十分方便。通过实例 ,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流速法 板式换热器 传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404A在水平强化管外的冷凝实验及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欧阳新萍 袁道安 张同荣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7,共6页
针对一种双侧强化换热管,实验测试和分析了制冷工质R404A在管外凝结与水在管内对流的传热规律,采用"Wilson图解法"和"Gnielinski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经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Wilson图解法对... 针对一种双侧强化换热管,实验测试和分析了制冷工质R404A在管外凝结与水在管内对流的传热规律,采用"Wilson图解法"和"Gnielinski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经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Wilson图解法对于双侧强化换热管管内、管外表面传热系数实验容易产生较大误差,"Gnielinski法"是更合适的方法。实验得出了管内对流传热和管外凝结传热的计算关联式及传热的强化倍率。对于制冷剂R404A,在强化管外凝结的表面传热系数随着壁面过冷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现出与纯工质光滑管外冷凝时不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冷凝传热 R404A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温度对强化换热管管外核态池沸腾换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欧阳新萍 包琳琳 邱雪松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0,共4页
对R134a在水平强化管(Φ25 mm)外核态池沸腾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Wilson图解法求得管内换热准则关系式,通过改变蒸发温度(5.6℃,0℃,-2℃,-4℃,-6℃,-8℃)和热流密度(4-55 k W/m^2),得到了管外沸腾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和蒸发温度... 对R134a在水平强化管(Φ25 mm)外核态池沸腾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Wilson图解法求得管内换热准则关系式,通过改变蒸发温度(5.6℃,0℃,-2℃,-4℃,-6℃,-8℃)和热流密度(4-55 k W/m^2),得到了管外沸腾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和蒸发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表明,管外沸腾换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和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个新的管外池沸腾换热关联式,该关联式与实验数据点的偏差显示,95%的数据点的相对误差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式 威尔逊图解法 强化管 核态池沸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导程双头螺旋槽管换热与流动阻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欧阳新萍 高铭 刘冰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87-892,共6页
对3种相同基管外径、不同螺旋尺寸的长导程双头螺旋槽管进行试验,并与相同基管外径的光滑管进行比较.计算不同工况下螺旋槽管和光滑管管内和管外的表面传热系数,进行换热综合性能评价,并分析了螺旋尺寸对换热性能和流动阻力性能的影响.... 对3种相同基管外径、不同螺旋尺寸的长导程双头螺旋槽管进行试验,并与相同基管外径的光滑管进行比较.计算不同工况下螺旋槽管和光滑管管内和管外的表面传热系数,进行换热综合性能评价,并分析了螺旋尺寸对换热性能和流动阻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导程双头螺旋槽管的管内表面传热系数在旺盛湍流区和过渡流区都优于光滑管,且在过渡流区表面传热系数的增大程度更大,而壳程表面传热系数在旺盛湍流区和过渡流区的增大程度有限,螺旋尺寸主要影响管内换热而对管外换热的影响不大,本试验中1号管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头螺旋槽管 换热性能 流动阻力 表面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排与叉排套片式换热器的热力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欧阳新萍 熊高鹏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1-274,共4页
套片式换热器的管束排列形式一般都是叉排,顺排非常少见。由于顺排形式的套片式换热器通常比叉排的流动阻力更小,因而对一些流动阻力有限制的场合,可以考虑使用顺排形式的套片式换热器。为论证这一点,对某种结构形式的顺排套片式换热器... 套片式换热器的管束排列形式一般都是叉排,顺排非常少见。由于顺排形式的套片式换热器通常比叉排的流动阻力更小,因而对一些流动阻力有限制的场合,可以考虑使用顺排形式的套片式换热器。为论证这一点,对某种结构形式的顺排套片式换热器和叉排套片式换热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为便于对比、分析,两个换热器试件的纵向管间距及管排数设计成相等。结果显示:两个试件的热力性能非常接近。分析表明,在某些应用场合,套片式换热器排列成顺排是更合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换热器 顺排 叉排 套片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威尔逊法在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性能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欧阳新萍 黄海英 陶乐仁 《工业锅炉》 1999年第1期24-26,共3页
该文介绍了修正威尔逊法的原理及其在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性能试验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条件。
关键词 试验方法 修正威尔逊法 管壳式 换热器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翅片管单管传热性能试验系统的研制
10
作者 欧阳新萍 张生 +1 位作者 周文铸 丁一鸣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62-1064,共3页
所研制的全自动翅片管单管传热性能试验系统可测试翅片管单管的传热系数、双金属翅片管的品质系数。测试数据的采集、测试过程的控制、数据的计算和报告的整理全部由计算机完成。介绍了该系统及其部分设备的构成 ,说明了部分参数的计算... 所研制的全自动翅片管单管传热性能试验系统可测试翅片管单管的传热系数、双金属翅片管的品质系数。测试数据的采集、测试过程的控制、数据的计算和报告的整理全部由计算机完成。介绍了该系统及其部分设备的构成 ,说明了部分参数的计算方法 ,分析了系统的精度。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 试验系统 自动控制 传热性能 单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排套片式换热器的热力性能试验
11
作者 欧阳新萍 刘妮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9-432,共4页
套片式换热器的管束排列形式一般都是叉排,顺排非常少见.由于顺排形式的套片式换热器通常比叉排的流动阻力更小,因而对一些流动阻力有限制的场合,可以考虑使用顺排形式的套片式换热器.本文即介绍了对某种结构形式的顺排套片式换热器的... 套片式换热器的管束排列形式一般都是叉排,顺排非常少见.由于顺排形式的套片式换热器通常比叉排的流动阻力更小,因而对一些流动阻力有限制的场合,可以考虑使用顺排形式的套片式换热器.本文即介绍了对某种结构形式的顺排套片式换热器的热力性能的试验情况.试验表明,在某些应用场合,套片式换热器排列成顺排是更合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片管 顺排 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22和R417A在水平强化管外的凝结换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贾传林 欧阳新萍 +1 位作者 陈建红 洪思雯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5,共5页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非共沸工质R417A在水平强化换热管管外的凝结换热性能,并与R22做了对比。试验管为两种强化换热管-斜翅管和矩翅管。结果表明:对于斜翅管,同等的壁面过冷度下,R417A的凝结换热系数大于R22的管外换热系数;对于矩翅管,...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非共沸工质R417A在水平强化换热管管外的凝结换热性能,并与R22做了对比。试验管为两种强化换热管-斜翅管和矩翅管。结果表明:对于斜翅管,同等的壁面过冷度下,R417A的凝结换热系数大于R22的管外换热系数;对于矩翅管,同等的壁面过冷度下,R22的凝结换热系数大于R417A的凝结换热系数;在工质R417A下,两种强化管的凝结管外换热系数随壁面过冷度的变化率都比R22大,其原因应该与R417A作为一种非共沸制冷剂的温度滑移特性有关。从强化换热的角度考虑,对于表面张力较小的工质,选用斜翅管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凝结换热 强化传热 强化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床的传热传质分析及结构设计 被引量:11
13
作者 喇海忠 刘妮 +1 位作者 欧阳新萍 邬志敏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1-464,共4页
对化学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剂颗粒之间以及整个吸附床的传热传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强化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分析比较了两种用于化学吸附制冷的典型吸附床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吸附床.
关键词 化学吸附式制冷 吸附床 传热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热电冷三联产总能系统的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妮 邬志敏 欧阳新萍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8-109,111,共3页
从能量的量和质两方面计算和分析了燃气热电冷三联供总能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总能利用效率和效率 ,以及各部件的损失效率 。
关键词 燃气 热电冷三联产 炯效率 总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制冷保温容器制冷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太峰 欧阳新萍 薛娜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研制一种主要用于血液保存的半导体制冷保温容器的制冷系统.通过对其不同工作电压、环境温度及外部散热等条件制冷性能的研究,找出了影响半导体制冷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该制冷保温容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最佳工作电压为12 V、最佳工... 研制一种主要用于血液保存的半导体制冷保温容器的制冷系统.通过对其不同工作电压、环境温度及外部散热等条件制冷性能的研究,找出了影响半导体制冷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该制冷保温容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最佳工作电压为12 V、最佳工作电流为4.5-4.8 A.并认定存在最佳热端散热强度等.另外,通过实验得出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工作在最佳工作参数条件时制冷器内部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制冷 半导体制冷保温容器 工作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逆流密闭式冷却塔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辉 欧阳新萍 +2 位作者 章立新 刘妮 陈建红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1,共4页
以蒸发式冷却设备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型逆流密闭式冷却塔。该塔型增加了循环喷淋水与管内工艺热流体之间的温差,从而提高了冷却性能,减少了盘管面积,降低了总的设计成本。根据该类塔型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热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可用于... 以蒸发式冷却设备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型逆流密闭式冷却塔。该塔型增加了循环喷淋水与管内工艺热流体之间的温差,从而提高了冷却性能,减少了盘管面积,降低了总的设计成本。根据该类塔型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热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设计计算,也可用于对冷却塔的换热模块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蒸发冷却器 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六边形翅片圆管的翅片效率数值计算
17
作者 欧阳新萍 《能源研究与信息》 1997年第2期48-53,共6页
本文对正六边形翅片圆管的翅片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计算出了翅片上的温度分布及翅片效率,并绘制了翅片效率的计算图线,分析了按环肋近似计算的误差.
关键词 热交换器 翅片效率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冷凝强化换热管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洪思雯 欧阳新萍 +1 位作者 贾传林 陈建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4,48,共6页
以目前广泛使用的R22为工质,对一种冷凝强化换热管管外冷凝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管内以乙二醇为冷却介质。在恒定热流密度、变乙二醇流速与乙二醇流速不变条件下,改变乙二醇进口温度得到一系列实验数据,再通过威尔逊(Wilson)图解法... 以目前广泛使用的R22为工质,对一种冷凝强化换热管管外冷凝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管内以乙二醇为冷却介质。在恒定热流密度、变乙二醇流速与乙二醇流速不变条件下,改变乙二醇进口温度得到一系列实验数据,再通过威尔逊(Wilson)图解法同时得到管内外换热关联式。给出了不同管内流速时管外冷凝换热性能对比图。该冷凝强化换热管管外冷凝换热性能与普通光管相比,传热强化倍率为4.48。由于管内表面有细微的凹凸形状,使管内对流换热系数达到光滑管的1.3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强化传热 Wilson图解法 换热系数 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强化管外池沸腾换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熊高鹏 欧阳新萍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共5页
以目前广泛使用的R22为工质,对Turbo-BⅡ管管内外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管内以水为加热介质;在恒定热流密度与饱和压力不变条件下,改变进水水温和流速得到一系列实验数据,再通过威尔逊(Wilson)图解法同时得到管内外换热关联式... 以目前广泛使用的R22为工质,对Turbo-BⅡ管管内外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管内以水为加热介质;在恒定热流密度与饱和压力不变条件下,改变进水水温和流速得到一系列实验数据,再通过威尔逊(Wilson)图解法同时得到管内外换热关联式;给出了不同管内流速时管外沸腾换热性能对比图;Turbo-BⅡ管管外沸腾换热性能比普通低翅管提高了1.6-2.5倍;在实验条件范围内,Turbo—BⅡ管内热阻是控制热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换热系数 Wilson图解法 强化传热 池沸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回转式活塞压缩机的产品化设计及实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蓉 欧阳新萍 +1 位作者 郭震 程哲铭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0,66,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双环结构的回转式活塞压缩机,将常规往复式活塞改为新型回转式活塞,同时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回转运动.在保持了往复式活塞压缩机压缩比范围广、制造工艺简单等特点的同时借鉴一些回转式压缩机的优点,消除了常规活塞式压... 提出了一种新型双环结构的回转式活塞压缩机,将常规往复式活塞改为新型回转式活塞,同时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回转运动.在保持了往复式活塞压缩机压缩比范围广、制造工艺简单等特点的同时借鉴一些回转式压缩机的优点,消除了常规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惯性力,取消了常规活塞式压缩机的吸、排气阀,提升了活塞式压缩机的应用优势.设计了首款产品样机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实了回转式活塞压缩机工作原理的可行性,排气压力达到了设计指标,实际排气量则达到理论排气量的一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活塞压缩机 压缩机设计 压缩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