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芜《南行记》中“我”的形象剖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欧阳忠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60-63,共4页
小说集《南行记》是艾芜的代表作品,共收短篇小说31篇,是以作者漂泊西南的历程编排的。由于文体的限制,作者在描绘“我”所遇见的人物时,将他们置于“白箱”之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容貌服饰历历分明,而“我”的形象,常常处在“灰箱”之中... 小说集《南行记》是艾芜的代表作品,共收短篇小说31篇,是以作者漂泊西南的历程编排的。由于文体的限制,作者在描绘“我”所遇见的人物时,将他们置于“白箱”之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容貌服饰历历分明,而“我”的形象,常常处在“灰箱”之中,因为在大多数场合,“我”的形象并不是主要描写对象了,在另一些场合,对“我”的叙述,也只提供了部份信息。由于“我”的形象的分散和不完整,在阅读过程中感到不如其他形象那样集中、清晰,有必要在小说的各个篇章之间加以勾稽排比,综合分析,这便是本文想做的一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哲学 白箱 灰箱 外部世界 形象 艾芜 行记 短篇小说 欲望 语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吴融的诗
2
作者 欧阳忠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3-70,共8页
唐末诗人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事迹载《新唐书·文艺传》。著有《唐英歌诗》三卷,收诗约三百首,其中不乏名篇佳构。由于唐末诗歌长期遭受冷落的缘故,对吴融诗歌的研究,至今仍属空白。随着文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唐末... 唐末诗人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事迹载《新唐书·文艺传》。著有《唐英歌诗》三卷,收诗约三百首,其中不乏名篇佳构。由于唐末诗歌长期遭受冷落的缘故,对吴融诗歌的研究,至今仍属空白。随着文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唐末诗歌实有重新开发,重新认识的必要。现将吴融的诗歌创作试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风格 诗歌创作 唐末 白居易 李商隐 作品 江南 唐英 文学研究 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白居易功利主义诗歌主张的两重性——兼与罗宗强先生商榷
3
作者 欧阳忠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2-17,共6页
白居易是中唐时代一位大诗人,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即从开元、天宝时期对理想的憧憬转为贞元、元和时期对因安史之乱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正视,从浪漫主义的歌唱转为人生现实的思考。这一方向的转变是由政治现... 白居易是中唐时代一位大诗人,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即从开元、天宝时期对理想的憧憬转为贞元、元和时期对因安史之乱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正视,从浪漫主义的歌唱转为人生现实的思考。这一方向的转变是由政治现实的改变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诗论 诗歌主张 创作实践 讽喻诗 诗歌理论 诗歌创作 浪漫主义 艺术特征 新乐府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郭璞和他的“游仙诗”
4
作者 欧阳忠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21-25,共5页
西晋时期,老庄道家思想逐渐取代儒家正统观念,在思想领域中占统治地位。上流士人阶层中间崇尚清谈,好言玄理,一时蔚为风气。反映到诗歌创作领域,是玄言诗的兴起。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及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
关键词 郭璞 诗歌创作 道家思想 文学史 游仙 诗品 统治地位 文心雕龙 西晋 士人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