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玄武湖蓝藻水华成因探讨
被引量:
28
1
作者
张哲海
梅卓华
+1 位作者
孙洁梅
欧阳夏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了解南京玄武湖蓝藻水华的成因,对玄武湖长期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表明,玄武湖鲢鳙急剧减少中断了正常的食物链,使浮游植物的牧食压力降低,在东南湖回水的诱因作用下,发生了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群的蓝藻水华。指出,玄武湖...
为了解南京玄武湖蓝藻水华的成因,对玄武湖长期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表明,玄武湖鲢鳙急剧减少中断了正常的食物链,使浮游植物的牧食压力降低,在东南湖回水的诱因作用下,发生了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群的蓝藻水华。指出,玄武湖蓝藻水华的发生进程表明,东南湖回水可能是蓝藻水华发生的诱因,生态失衡是蓝藻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蓝藻水华的暴发与富营养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其暴发加重了玄武湖富营养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水华
富营养
玄武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京市大气微生物调查及其动态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方东
欧阳夏骏
梅卓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2年第6期14-17,共4页
调查了南京市主要功能区大气微生物中常见种类的细菌和霉菌类,研究了细菌和霉菌类的生态分级和变化规律,比较了大气微生物与大气监测指标PM10、SO2、NO2的相关性。通过分析2000年10月至2001年8月6个功能区4个季节的监测结果,得出山西路...
调查了南京市主要功能区大气微生物中常见种类的细菌和霉菌类,研究了细菌和霉菌类的生态分级和变化规律,比较了大气微生物与大气监测指标PM10、SO2、NO2的相关性。通过分析2000年10月至2001年8月6个功能区4个季节的监测结果,得出山西路监测点微生物数量最高,并且该点微生物中是以细菌为优势种,其次是霉菌属的马丁霉菌和耐渗透压霉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鉴定细菌和霉菌类,得出南京市大气微生物中细菌基本以微球菌属为主,霉菌以青霉属、曲霉属为主。大气微生物数量统计结果表明,南京市主要功能区微生物总量(均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山西路(商业区)>中华门(交通区)>瑞金路(居住区)>迈皋桥(工业区)>玄武湖(对照点)>草场门(文教区)。大气化学监测指标PM10、SO2、NO2分析结果也表明大气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与之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尤其与PM10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微生物
生态分级
相关性
PM10
SO2
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D与TOC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
9
3
作者
宋祖华
凌娟
+2 位作者
母应锋
欧阳夏骏
方孝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4年第6期53-54,62,共3页
系统地对比了COD和TOC两种水中有机污染指标测定方法原理,得出了TOC在直接代表水质有机污染、氧化有机物完全、产生二次污染物少、测定时间短和消耗劳动力少等方面优于COD的结论,并分析了TOC取代COD的难点和趋势。
关键词
测定方法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塞曼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汞
被引量:
1
4
作者
宋祖华
高蓓蕾
+4 位作者
张迪生
马光军
谢馨
武中林
欧阳夏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1期47-49,共3页
用PMS 30B型汞采样器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再用塞曼原子吸收汞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汞,高、低浓度汞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均在标准范围内,相对误差分别为0和4.3%。汞吸收管对高、低浓度含汞废气的穿透效率表明,当废气汞质量浓度达到mg/m3级别时...
用PMS 30B型汞采样器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再用塞曼原子吸收汞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汞,高、低浓度汞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均在标准范围内,相对误差分别为0和4.3%。汞吸收管对高、低浓度含汞废气的穿透效率表明,当废气汞质量浓度达到mg/m3级别时,穿透率仅为1.3%。用该方法测定稳定工况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汞,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5.9%,方法检出限为1.04 ng,当采样体积为20 L时,检出限为0.05μg/m3。实际监测表明,钢铁企业、燃煤电厂、垃圾焚烧厂废气中汞为0.07μg/m3~1 031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
原子吸收法
固定污染源
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玄武湖蓝藻水华成因探讨
被引量:
28
1
作者
张哲海
梅卓华
孙洁梅
欧阳夏骏
机构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8,共4页
文摘
为了解南京玄武湖蓝藻水华的成因,对玄武湖长期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表明,玄武湖鲢鳙急剧减少中断了正常的食物链,使浮游植物的牧食压力降低,在东南湖回水的诱因作用下,发生了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群的蓝藻水华。指出,玄武湖蓝藻水华的发生进程表明,东南湖回水可能是蓝藻水华发生的诱因,生态失衡是蓝藻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蓝藻水华的暴发与富营养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其暴发加重了玄武湖富营养化程度。
关键词
蓝藻
水华
富营养
玄武湖
Keywords
Blue alga
Water pollution
Over-enrichment
Xuanwu Lake of Nanjing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市大气微生物调查及其动态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方东
欧阳夏骏
梅卓华
机构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2年第6期14-17,共4页
文摘
调查了南京市主要功能区大气微生物中常见种类的细菌和霉菌类,研究了细菌和霉菌类的生态分级和变化规律,比较了大气微生物与大气监测指标PM10、SO2、NO2的相关性。通过分析2000年10月至2001年8月6个功能区4个季节的监测结果,得出山西路监测点微生物数量最高,并且该点微生物中是以细菌为优势种,其次是霉菌属的马丁霉菌和耐渗透压霉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鉴定细菌和霉菌类,得出南京市大气微生物中细菌基本以微球菌属为主,霉菌以青霉属、曲霉属为主。大气微生物数量统计结果表明,南京市主要功能区微生物总量(均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山西路(商业区)>中华门(交通区)>瑞金路(居住区)>迈皋桥(工业区)>玄武湖(对照点)>草场门(文教区)。大气化学监测指标PM10、SO2、NO2分析结果也表明大气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与之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尤其与PM10关系更为密切。
关键词
大气微生物
生态分级
相关性
PM10
SO2
NO2
Keywords
Atmosphere microbe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Correlation
PM_10
SO_2
NO_2
Nanjing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D与TOC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
9
3
作者
宋祖华
凌娟
母应锋
欧阳夏骏
方孝华
机构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市鼓楼区环境保护局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4年第6期53-54,62,共3页
文摘
系统地对比了COD和TOC两种水中有机污染指标测定方法原理,得出了TOC在直接代表水质有机污染、氧化有机物完全、产生二次污染物少、测定时间短和消耗劳动力少等方面优于COD的结论,并分析了TOC取代COD的难点和趋势。
关键词
测定方法
水质
Keywords
COD
TOC
COD
TOC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Water quality
分类号
O655.2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塞曼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汞
被引量:
1
4
作者
宋祖华
高蓓蕾
张迪生
马光军
谢馨
武中林
欧阳夏骏
机构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1期47-49,共3页
基金
江苏省环保科研"江苏省钢铁行业汞排放水平及总量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022)
文摘
用PMS 30B型汞采样器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再用塞曼原子吸收汞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汞,高、低浓度汞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均在标准范围内,相对误差分别为0和4.3%。汞吸收管对高、低浓度含汞废气的穿透效率表明,当废气汞质量浓度达到mg/m3级别时,穿透率仅为1.3%。用该方法测定稳定工况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汞,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5.9%,方法检出限为1.04 ng,当采样体积为20 L时,检出限为0.05μg/m3。实际监测表明,钢铁企业、燃煤电厂、垃圾焚烧厂废气中汞为0.07μg/m3~1 031μg/m3。
关键词
汞
原子吸收法
固定污染源
废气
Keywords
Mercur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Stationary source
Waste gas
分类号
O657.31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玄武湖蓝藻水华成因探讨
张哲海
梅卓华
孙洁梅
欧阳夏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京市大气微生物调查及其动态研究
方东
欧阳夏骏
梅卓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OD与TOC测定方法的比较
宋祖华
凌娟
母应锋
欧阳夏骏
方孝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塞曼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汞
宋祖华
高蓓蕾
张迪生
马光军
谢馨
武中林
欧阳夏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