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草芽胞杆菌GB519在水稻植株中的定殖及对稻瘟病田间防效 被引量:5
1
作者 祁山颜 朱峰 +6 位作者 王继春 田成丽 王东元 欧玉苹 刘晓梅 李莉 姜兆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56,共9页
枯草芽胞杆菌GB519是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生防菌株。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菌株GB519-GFP处理水稻种子、根和叶片,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抗生素平板回收检测的方法,探究其在水稻根茎叶中的定殖动态。结果显示:经GB519-GF... 枯草芽胞杆菌GB519是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生防菌株。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菌株GB519-GFP处理水稻种子、根和叶片,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抗生素平板回收检测的方法,探究其在水稻根茎叶中的定殖动态。结果显示:经GB519-GFP发酵液处理水稻种子、根和叶片后,菌株均可内生定殖于植株的表皮、皮层和维管束中,表明其可在水稻植株内迁移和定殖。GB519-GFP在处理部位的定殖量通常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非处理部位3~5 d后即可检测到标记菌株。浸种处理,3 d后在幼芽中可检测到标记菌株;20 d后在根中的菌量最多,达5.7×10^(5) cfu/g。灌根处理,1 d后根中菌量为5.4×10^(5) cfu/g;20 d后根、茎和叶中菌量均达到最大值;处理80 d后,根中定殖数量仍达1.9×10^(5) cfu/g。叶面喷施处理,1 d后叶片菌量为4.2×10^(5) cfu/g;20 d后叶片菌量达4.4×10^(5) cfu/g。不同处理方法在各部位的定殖量几乎均在处理20 d后达到峰值。采用叶面喷施GB519对稻瘟病穗颈瘟的田间防效达73.9%,表明叶面喷施GB519能够起到防控稻瘟病的作用。本研究为使用枯草芽胞杆菌GB519防控水稻稻瘟病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GB519 GFP 定殖动态 稻瘟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