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黄酮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志东 唐琦勇 +2 位作者 茆军 欧提库尔 娄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物质,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及美容等行业。介绍了甘草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包括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法、超声波法、超临界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及酶解法,并对各自工艺的原理、使...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物质,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及美容等行业。介绍了甘草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包括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法、超声波法、超临界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及酶解法,并对各自工艺的原理、使用利弊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黄酮 提取工艺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根际细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建立及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涛 李雪艳 +9 位作者 杨红梅 楚敏 高雁 曾军 霍向东 林青 欧提库尔 李玉国 娄恺 史应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棉花根际细菌的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新疆棉花不同生育时期根际细菌数量进行检测以及时空动态分析。【方法】根据棉花根际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g Man探针,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作...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棉花根际细菌的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新疆棉花不同生育时期根际细菌数量进行检测以及时空动态分析。【方法】根据棉花根际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g Man探针,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并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新疆棉花不同生育时期根际细菌数量变化不尽相同:库尔勒、阿拉尔和哈密的棉花根际细菌数量变化趋势在苗期至花期之间相同,而花期至絮期之间变化各不相同;石河子、乌苏和图木舒克的棉花在整个生育时期内根际细菌数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精河的棉花根际细菌从苗期开始缓慢增加,蕾期至花期之间变化不大,花期之后快速增加。新疆不同采样地点棉花根际细菌数量变化也不尽相同:根际细菌数量变化趋势是东疆、南疆、北疆依次减少。其中,棉花根际细菌数量最多的是东疆地区的哈密,吐絮期达到1.7×10~7copies/g(FRW),最少的是北疆地区的精河,苗期仅为8.5×10~4copies/g(FRW)。【结论】建立的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快速检测棉花根际细菌的数量,新疆棉花根际细菌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不尽相同,其中,根际细菌数量最多的是哈密的吐絮期,最少的是精河的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根际细菌 TAQ 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低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史应武 娄恺 +1 位作者 常玮 欧提库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50-353,共4页
从新疆高寒冻土、冷冻乳制品及生乳中分离到101株耐冷菌,利用低温β-半乳糖苷酶筛选模型,获得1株低温酶高产菌株L2004,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Shida,1996)。在以乳糖为主要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L... 从新疆高寒冻土、冷冻乳制品及生乳中分离到101株耐冷菌,利用低温β-半乳糖苷酶筛选模型,获得1株低温酶高产菌株L2004,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Shida,1996)。在以乳糖为主要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L2004菌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产酶温度分别为20、15℃。该低温酶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作用温度为33℃,0℃相对酶活为总酶活的25%,在0~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同金属离子对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为:Mn2+>Mg2+>K+>Na+>Ca2+>Fe2+>Hg2+>Cu2+>Zn2+。Mn2+、Mg2+增强酶活,而Hg2+、Cu2+、Zn2+抑制酶活。该酶Km值为5.29mmol/L,具低温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β-半乳糖苷酶 酶学性质 发酵 短芽孢杆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气储藏区微生物代谢活性及多样性响应
4
作者 楚敏 林青 +9 位作者 张志东 高雁 史应武 杨红梅 霍向东 顾美英 曾军 李玉国 欧提库尔 张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7-1935,共9页
【目的】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及多样性对地下油气储藏情况的响应。【方法】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研究焉耆境内不同油气储藏地区,地下80~100 cm土壤样品微生物的群落代谢活性及多样性。【结果】微生物代谢活性总体呈现利于... 【目的】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及多样性对地下油气储藏情况的响应。【方法】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研究焉耆境内不同油气储藏地区,地下80~100 cm土壤样品微生物的群落代谢活性及多样性。【结果】微生物代谢活性总体呈现利于藏油气区域微生物活性>不利于或难于评价藏油气区域>无藏油气区域的规律;在利于藏油气和不利于或难评价藏油气区域样品中,氨基酸和多聚物利用微生物在AWCD的贡献上均高于对照区域,而羧酸、胺类均低于对照区域。主成分分析表明,三个不同藏油气区域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有着明显差异,PCA 1、PCA 2中权重最大的基质为D-甘露醇和D-木糖,分别为载荷值0.97和0.87。【结论】新疆焉耆三个区域,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明显受油气分布影响。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可能作为油气储藏初步勘测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ECO 油气储藏 微生物代谢多样性 群落代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胞外酶检测及其酶活测定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雪艳 张涛 +10 位作者 杨红梅 楚敏 高雁 曾军 霍向东 张涛 林青 欧提库尔 李玉国 娄恺 史应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63-1673,共11页
【目的】研究Bacillus vanillea SMT-24、Bacillus velezensis BHZ-29、Bacillus subtilis SHT-15、Bacillus atrophaeus SHZ-24菌株产真菌细胞壁降解酶能力,为4株拮抗菌的机理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平板透明圈法初步测... 【目的】研究Bacillus vanillea SMT-24、Bacillus velezensis BHZ-29、Bacillus subtilis SHT-15、Bacillus atrophaeus SHZ-24菌株产真菌细胞壁降解酶能力,为4株拮抗菌的机理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平板透明圈法初步测定4株拮抗菌产胶体几丁质酶、蛋白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种类;采用DNS法定量几丁质酶活、纤维素酶活、葡聚糖酶活,采用福林-酚法定量蛋白酶活。【结果】平板透明圈法显示:SMT-24菌株产蛋白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BHZ-29菌株产蛋白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SHT-15菌株产蛋白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SHZ-24菌株产几丁质酶、蛋白酶、葡聚糖酶; DNS法、福林酚法定量结果显示:在发酵期间酶活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与细菌生长对数期增长趋势相同(酶活低于3. 00 IU除外); 4株拮抗菌酶活比较中,SHZ-24菌株产几丁质酶活最高,酶活最高为(12. 37±0. 15) IU; SHZ-24菌株产蛋白酶活最高,最高值达(24. 22±0. 45) IU,SMT-24、SHT-15菌株产葡聚糖酶活较高,最高酶活分别(12. 29±0. 23) IU、(12. 07±0. 59) IU,SMT-24菌株产纤维素酶活最高,酶活最高达(6. 43±0. 24) IU。【结论】4株拮抗菌均产几丁质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酶活随发酵时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细菌对数期,酶活与细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酶活低于3. 00 IU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株 胞外酶 透明圈法 DNS法 福林–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田根际土壤真菌荧光PCR技术定量及其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党文芳 李雪艳 +10 位作者 杨红梅 楚敏 高雁 曾军 霍向东 张涛 林青 欧提库尔 李玉国 娄恺 史应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7-324,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棉花黄萎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及棉花根际土壤真菌与黄萎病病原菌数量的相关性。【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新疆不同植棉区及其不同生育时期棉田根际土壤真菌总量和棉花黄萎病病原菌数量进行测定... 【目的】研究新疆棉花黄萎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及棉花根际土壤真菌与黄萎病病原菌数量的相关性。【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新疆不同植棉区及其不同生育时期棉田根际土壤真菌总量和棉花黄萎病病原菌数量进行测定,分析棉花黄萎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在不同植棉区和不同生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及棉花根际土壤真菌与棉花黄萎病病原菌数量的相关性。【结果】新疆不同植棉区的棉花在不同生育期其病株根际土壤真菌数量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哈密棉花病株吐絮期根际土壤真菌最大值达6.16×10^4copies/gFRW;库尔勒棉花病株根际土壤真菌在苗期达到最大为4.23×10^4copies/gFRW;阿拉尔棉花病株根际土壤真菌在苗期至蕾期逐渐增加,随后逐渐减小,在吐絮期达到最小值为1.41×10^-4copies/gFRW。北疆精河和东疆哈密棉花根际土壤真菌数量与黄萎病病原菌数量的PCC分别高达0.989和0.993,呈显著正相关。南疆图木舒克棉花根际土壤真菌数量与黄萎病病原菌数量的PCC为0.880,呈正相关。【结论】新疆棉花黄萎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含量较高,在不同采样区和不同生育期,其根际土壤真菌总量均呈波动性变化。从棉花的四个生育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来看,棉花病株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最大值出现在吐絮期。新疆棉花病株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的空间变化是东疆大于南疆大于北疆。在不同生态区,棉花根际土壤真菌和棉花黄萎病病原菌之间表现为正相关,而在不同发育期则表现为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根际土壤真菌 TAQMAN探针 荧光定量PCR 时空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高温β-半乳糖苷酶低温菌株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史应武 娄恺 +1 位作者 常玮 欧提库尔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58,共3页
从101株低温菌中发现了1株产高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G2005,依据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参照《常见细菌鉴定手册》将其鉴定为乳球菌Lactococcus sp.。该菌株高温β-半乳糖苷酶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作用温度为50℃,65℃相对酶活为总... 从101株低温菌中发现了1株产高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G2005,依据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参照《常见细菌鉴定手册》将其鉴定为乳球菌Lactococcus sp.。该菌株高温β-半乳糖苷酶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作用温度为50℃,65℃相对酶活为总酶活的19%,在30~6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同金属离子对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为:Mg2+>Na+>K+>Fe2+>Ca2+>Zn2+>Mn2+>Hg2+>Cu2+。Mg2+增强酶活,而Hg2+、Cu2+、Mn2+抑制酶活。经测定该酶Km值为96.8 mmol/L,具高温酶特性。该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分别为30℃培养48h^60h,培养基初始pH 6.5,培养基乳糖浓度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半乳糖苷酶 酶学性质 高温酶 低温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