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红外光谱和矿质元素数据融合鉴别冰糖橙产地
1
作者 吴衷宇 汪禄祥 +3 位作者 刘兴勇 欧全宏 时有明 刘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3期133-139,共7页
该文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和矿质元素信息结合多种特征变量选取方法,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实现冰糖橙的产地鉴别,并通过低级和中级两种数据融合策略进一步提高鉴别能力... 该文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和矿质元素信息结合多种特征变量选取方法,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实现冰糖橙的产地鉴别,并通过低级和中级两种数据融合策略进一步提高鉴别能力。结果显示,冰糖橙的中红外吸收峰主要与糖类和蛋白质有关,不同产地冰糖橙的中红外光谱在糖类相关的吸收峰上存在差异。不同产地冰糖橙的矿质元素含量有所不同,其中Fe、K、Mg、P、Se 5种矿质元素在4个产地的冰糖橙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采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和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等特征变量选取方法可以提高产地鉴别模型的正确率。与使用单一技术获得数据建立的PLS-DA模型相比,使用中级数据融合策略建立的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分别取得98%和100%的正确率。研究表明中红外光谱和矿质元素信息都能反映不同产地冰糖橙间的差异,基于中级数据融合策略融合两种信息建立的PLS-DA模型能够实现冰糖橙产地的准确鉴别,可以作为冰糖橙溯源研究的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糖橙 产地鉴别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矿质元素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病害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欧全宏 赵兴祥 +5 位作者 郝建明 周湘萍 刘刚 李伦 张黎 温元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3861-3863,共3页
[目的]探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在花生病害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利用FTIR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花生褐斑病叶、黑斑病叶、网斑病叶和正常叶进行鉴别。[结果]样品的红外光谱图整体相似,只在1 750~800 cm-1范围... [目的]探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在花生病害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利用FTIR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花生褐斑病叶、黑斑病叶、网斑病叶和正常叶进行鉴别。[结果]样品的红外光谱图整体相似,只在1 750~800 cm-1范围内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有微小差异。对原始光谱图做二阶导数处理,发现3 600~2 800 cm-1和1 750~650 cm-1范围内的二阶导数谱差异明显。选取3 600~2 800 cm-1和1 750~650 cm-1范围做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所提取的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4.9%,分类正确率达到100%,聚类分析的正确率达到94.6%。[结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有望发展成为鉴别农作物病害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花生病害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颜色玉米胚乳胚芽的FTIR结合聚类分析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郝建明 刘刚 +1 位作者 欧全宏 周湘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031-12034,共4页
[目的]研究玉米胚乳胚芽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为鉴别不同种类玉米提供科学手段.[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对3种类型的玉米实体样本的胚乳胚芽进行研究.[结果]原始红外光谱700~1 800 cm-1总体特征相似,主要... [目的]研究玉米胚乳胚芽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为鉴别不同种类玉米提供科学手段.[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对3种类型的玉米实体样本的胚乳胚芽进行研究.[结果]原始红外光谱700~1 800 cm-1总体特征相似,主要是由多糖、蛋白质、脂类等吸收谱峰组成,在此范围内3种样本的原始光谱存在微的差异.对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处理,用二阶导数光谱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结果表明二阶导数光谱700 ~1 800 cm-1范围按玉米胚芽和胚乳样本聚类效果较好,52个样本能按3个种类很好地聚类,分类正确率达96.1%.[结论]红外光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可用于鉴别不同种玉米胚乳胚芽,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导数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系统聚类分析 玉米胚乳胚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农作物锈病孢子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黎 李伦 +4 位作者 刘刚 周湘萍 赵兴祥 欧全宏 李志永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麦叶、蒜叶、蚕豆叶、玉米叶和葱叶上的锈病孢子形态特征,观察指标包括孢子的形状、孢子的表面特征以及孢壁纹饰等。结果表明孢子形状各异但以不规则椭圆状为多,孢子表面均具有刺和芽孔,孢壁呈光滑状、浅波状...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麦叶、蒜叶、蚕豆叶、玉米叶和葱叶上的锈病孢子形态特征,观察指标包括孢子的形状、孢子的表面特征以及孢壁纹饰等。结果表明孢子形状各异但以不规则椭圆状为多,孢子表面均具有刺和芽孔,孢壁呈光滑状、浅波状、皱波状和颗粒状纹饰。不同的孢子在形态上呈现一定的差异,通过形态的差异可以区分不同的孢子,为锈病病原体鉴别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病 孢子 扫描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掺杂对氧化锡纳米线的光学和气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胜 郭杰 +2 位作者 刘斌 王璐 欧全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43-146,共4页
采用热蒸发气相沉积法,以Au为催化剂制备了Ru掺杂SnO_2(SnO_2∶Ru)纳米线。研究了SnO_2∶Ru纳米线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特性和气敏性能。结果显示,纳米线具有完整的金红石结构,且表面平整。SnO_2∶Ru纳米线由O、Sn和Ru构成,它们... 采用热蒸发气相沉积法,以Au为催化剂制备了Ru掺杂SnO_2(SnO_2∶Ru)纳米线。研究了SnO_2∶Ru纳米线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特性和气敏性能。结果显示,纳米线具有完整的金红石结构,且表面平整。SnO_2∶Ru纳米线由O、Sn和Ru构成,它们的原子分数分别为62.60%、36.49%、0.91%。Ru掺杂引入施主型杂质能级导致SnO_2纳米线禁带宽度变窄,紫外波段的吸收系数明显增加,对丙酮、乙醇、乙二醇的气敏响应明显高于纯SnO_2纳米线,对丙酮的响应灵敏度最强。SnO_2∶Ru纳米线的最佳工作温度为210℃,对丙酮的响应/恢复时间短,理论探测极限为927×10-9,适合丙酮等挥发性有害气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 Ru掺杂 纳米线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两种葡萄果苗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见飞 刘刚 +4 位作者 赵兴祥 任静 李伟星 徐娟 欧全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1期6918-6919,6922,共3页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研究了红地球和皇家秋天葡萄苗叶片的红外光谱图。[方法]测试了2种葡萄苗60个样品的红外光谱,选取1 800~750 cm-1范围内原始光谱数据做二阶导数处理,...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研究了红地球和皇家秋天葡萄苗叶片的红外光谱图。[方法]测试了2种葡萄苗60个样品的红外光谱,选取1 800~750 cm-1范围内原始光谱数据做二阶导数处理,显示在该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利用该区间的二阶导数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PCA和PLS-DA都能很好地区分2个品种的葡萄苗,其中主成分的正确率为100%,偏最小二乘法在隐含潜变量为9时正确率最高,此时2个葡萄品种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正确率均达100%。[结论]小波变换结合PCA和PLS-DA用于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准确地识别红地球和皇家秋天,为区分不同品种的葡萄苗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葡萄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In组分InGaNAs/GaAs量子阱的生长及发光特性
7
作者 单睿 周海春 +2 位作者 郝瑞亭 欧全宏 郭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0-1515,共6页
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MBE)在Ga As衬底上外延生长高In组分(>40%)In Ga NAs/Ga As量子阱材料,工作波长覆盖1.3~1.55μm光纤通信波段。利用室温光致发光(PL)光谱研究了N原子并入的生长机制和In Ga NAs/Ga As量子阱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MBE)在Ga As衬底上外延生长高In组分(>40%)In Ga NAs/Ga As量子阱材料,工作波长覆盖1.3~1.55μm光纤通信波段。利用室温光致发光(PL)光谱研究了N原子并入的生长机制和In Ga NAs/Ga As量子阱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N组分增加会引入大量非辐射复合中心;随着生长温度从480℃升高到580℃,N摩尔分数从2%迅速下降到0.2%;N并入组分几乎不受In组分和As压的影响,黏附系数接近1;生长温度在410℃、Ⅴ/Ⅲ束流比在25左右时,In_(0.4)Ga_(0.6)N_(0.01)As_(0.99)/Ga As量子阱PL发光强度最大,缺陷和位错最少;高生长速率可以获得较短的表面迁移长度和较好的晶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NAs 量子阱 分子束外延 光致发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芯柱透镜实现透明液体质量分数的测量
8
作者 孙丽存 刘倩兰 +3 位作者 王萌 张继仙 欧全宏 郑永刚 《物理实验》 2023年第5期18-24,共7页
通过测量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片的液芯柱透镜的后焦距,可实现液体折射率的快速测量;根据液体质量分数与折射率之间的良好线性关系,准确计算出待测透明液体的质量分数.搭建光学测量系统,以NaCl溶液和蔗糖溶液为例,构建了液体质量... 通过测量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片的液芯柱透镜的后焦距,可实现液体折射率的快速测量;根据液体质量分数与折射率之间的良好线性关系,准确计算出待测透明液体的质量分数.搭建光学测量系统,以NaCl溶液和蔗糖溶液为例,构建了液体质量分数与液体折射率的关系模型,实现了溶液质量分数的测量,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基于PDMS基片的液芯柱透镜对注入其中的液体折射率的最小分辨能力优于0.0002 RIU,质量分数测量不确定度可控制在0.12%以内.该测量方法适用于微量液体折射率及质量分数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质量分数 液体折射率 液芯柱透镜 几何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