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丁烯二酸芳香醇酯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欧光南 周常义 +6 位作者 高芳 蓝皇隆 刘晓瑜 林诚 翁石禹 邱杰 蔡连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7-209,共3页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的反丁烯二酸芳香醇(苄醇、苯乙醇、苯丙醇、邻溴苄醇)酯,所得产物的NMR、FTIR表征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用光电比浊法研究其抑菌活性,反丁烯二酸芳香醇酯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随着芳香醇的链长的增加对四种细菌的抑制...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的反丁烯二酸芳香醇(苄醇、苯乙醇、苯丙醇、邻溴苄醇)酯,所得产物的NMR、FTIR表征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用光电比浊法研究其抑菌活性,反丁烯二酸芳香醇酯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随着芳香醇的链长的增加对四种细菌的抑制作用也增强,芳香醇卤代后,与反丁烯二酸所生成的二酯的抑菌作用也得到加强。反丁烯二酸芳香醇酯有望成为高效抑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丁烯二酸芳香醇酯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毛菜多糖组成及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何碧烟 欧光南 +2 位作者 李旭敏 陈武军 张兴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0-214,共5页
对福建产红毛菜(Bangiafusco-purpurea)的热水提取物采用Sevage法脱蛋白,乙醇沉淀得粗多糖。经DEAE-32和SephadexG-200柱层析纯化,得到3种多糖PY1、PY2和PY3,其中PY3为主要的多糖。PY3紫外光谱和理化鉴定显示它不含蛋白质和核酸;化学组... 对福建产红毛菜(Bangiafusco-purpurea)的热水提取物采用Sevage法脱蛋白,乙醇沉淀得粗多糖。经DEAE-32和SephadexG-200柱层析纯化,得到3种多糖PY1、PY2和PY3,其中PY3为主要的多糖。PY3紫外光谱和理化鉴定显示它不含蛋白质和核酸;化学组成分析得出该多糖半乳糖的含量为65.9%,硫酸根含量为9.53%;元素分析表明该多糖C:N:S摩尔比约为72:2:3;该多糖的水解产物经气相色谱分析,主要由半乳糖及其衍生物组成,有少量木糖存在,半乳糖和木糖的摩尔比值为11:1;红外光谱揭示它基本不含3,6-内醚一半乳糖的特征吸收,却有较强的硫酸基吸收峰;推测该多糖可能主要由6-硫酸基-半乳糖和β-D-半乳吡喃糖为重复二糖的多糖,可能是一种原琼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菜 多糖 组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反丁烯二酸单甲酯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常义 欧光南 +2 位作者 苏国成 陈素艳 李丽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5,共4页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甲醇为原料合成了反丁烯二酸单甲酯,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异构化时间及异构化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原料顺丁烯二酸酐与甲醇物质的量比为1.1:1(摩尔比),在60℃下反应1h实现单酯化后,加入10.9%的...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甲醇为原料合成了反丁烯二酸单甲酯,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异构化时间及异构化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原料顺丁烯二酸酐与甲醇物质的量比为1.1:1(摩尔比),在60℃下反应1h实现单酯化后,加入10.9%的三氯化铝在80℃下进行转型2h,产率为71.9%。并通过交叉融合法合成了离子型反丁烯二酸单甲酯,用熔点测定法、红外光谱法和NMR对产品进行了鉴定。同时采用比浊法、平板法测定离子型反丁烯二酸单甲酯对细菌、霉菌、酵母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离子型反丁烯二酸单甲酯对它们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有望开发成为新型抑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反丁烯二酸单甲酯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染发剂中9种苯二胺类化合物和p-氨基苯酚
4
作者 吴光斌 倪辉 +2 位作者 欧光南 蔡慧农 胡阳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5年第3期54-59,共6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染发剂中9种苯二胺类化合物和p-氨基苯酚的方法。采用Discovery RP-Am ide C16柱(250mm×4.6mm,5μm,美国Supelco公司)为固定相,25mmol/L磷酸缓冲液体系(p H=6.0,含0.1%的辛烷磺酸钠)和乙腈为流动...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染发剂中9种苯二胺类化合物和p-氨基苯酚的方法。采用Discovery RP-Am ide C16柱(250mm×4.6mm,5μm,美国Supelco公司)为固定相,25mmol/L磷酸缓冲液体系(p H=6.0,含0.1%的辛烷磺酸钠)和乙腈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50nm和280nm。该方法各组分的线性范围为0.500mg/L^400mg/L,相关系数R为0.9992~0.9999,检出限为18mg/Kg^113mg/Kg,定量限为42mg/Kg^373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10%,加标回收率为86%~104%。该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基本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发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