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鸡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1
作者 次仁白珍 《今日畜牧兽医》 2025年第6期41-43,共3页
藏鸡作为西藏自治区特有的优质家禽资源,具有适应高原环境、抗寒耐粗饲、肉质鲜美等优点,对农牧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介绍了藏鸡养殖饲养管理技术,从育雏阶段的品种选择与环境控制,生长育成期的营养配方与疾病防控,到产蛋期的... 藏鸡作为西藏自治区特有的优质家禽资源,具有适应高原环境、抗寒耐粗饲、肉质鲜美等优点,对农牧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介绍了藏鸡养殖饲养管理技术,从育雏阶段的品种选择与环境控制,生长育成期的营养配方与疾病防控,到产蛋期的光照调控与蛋品处理等关键环节,提出了适应高海拔、强紫外线、大温差环境的差异化管理策略,旨在提高藏鸡成活率和生产性能,为西藏地区特色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鸡 高原适应性 育雏技术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次仁白珍 《西藏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25-26,共2页
本文就西藏油菜栽培技术做了浅要的论述,传统的栽培方式及观念方面不利于油菜高产,为使油菜获得较高产量现提出几种技术措施,供油菜生产应用。
关键词 油菜 高产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寒冬油菜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次仁白珍 《西藏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35-39,共5页
本文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8份白菜型冬油菜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特性。结果表明:天油类与陇油类在逆境损伤下酶谱含量差异较大,陇油类的酶谱含量均高于天油类;天油类不同种间酶谱特征基本相同,而陇油类相比天油类而言,酶谱间均... 本文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8份白菜型冬油菜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特性。结果表明:天油类与陇油类在逆境损伤下酶谱含量差异较大,陇油类的酶谱含量均高于天油类;天油类不同种间酶谱特征基本相同,而陇油类相比天油类而言,酶谱间均存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陇油类的过氧化物同工酶抗逆性生理作用高于天油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过氧化物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早熟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试验 被引量:7
4
作者 尼玛卓玛 袁玉婷 +6 位作者 唐琳 次仁白珍 禹代林 王晋雄 拉巴扎西 桑布 萨如拉 《西藏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17-19,共3页
在海拔3900-3980米左右高海拔区域进行了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的小面积栽培试验,该些品种能正常成熟均比当地品种产量高。填补了我区3900米高海拔区域无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种植的空白,对进一步在高海拔地区试种并逐步推行甘蓝型油菜品种... 在海拔3900-3980米左右高海拔区域进行了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的小面积栽培试验,该些品种能正常成熟均比当地品种产量高。填补了我区3900米高海拔区域无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种植的空白,对进一步在高海拔地区试种并逐步推行甘蓝型油菜品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甘蓝型油菜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双低甘蓝型油菜“藏油12号”栽培技术与实施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袁玉婷 南志强 +5 位作者 唐琳 尼玛次仁 王晋雄 次仁白珍 赵彩霞 李施蒙 《西藏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52-54,共3页
"藏油12"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双低中晚熟甘蓝型油菜,本文主要介绍"藏油12"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和生产栽培技术及实施效果。
关键词 藏油12号 优质双低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半高寒农区早熟甘蓝型油菜栽培技术要点及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尼玛次仁 登增卓嘎 +9 位作者 南志强 王晋雄 李施蒙 袁玉婷 唐琳 次仁白珍 赵彩霞 杨广环 白玛央金 仁增 《西藏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83-87,共5页
西藏海拔3900~4000 m区间的半高寒农区,年日照数达3000 h以上,比同维度的其他地区高1倍。由于油菜从播种到成熟需要一定的积温,秋播油菜一般需0℃以上积温1800~2500℃,一年一熟春播油菜需1000~2000℃,因此利用西藏半高寒农区光照充足、... 西藏海拔3900~4000 m区间的半高寒农区,年日照数达3000 h以上,比同维度的其他地区高1倍。由于油菜从播种到成熟需要一定的积温,秋播油菜一般需0℃以上积温1800~2500℃,一年一熟春播油菜需1000~2000℃,因此利用西藏半高寒农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分的累积等特点,通过在西藏半高寒典型生态农区设置不同的播期和密度,进行区域适应性鉴定同时根据品种特性和油菜自身的生育规律,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情况下,配置优化措施来寻求适宜的栽培模式,来实现早熟甘蓝型油菜在半高寒农区的推广,并为后续研究选育早熟甘蓝型油菜在半高寒农区形成局部区域的品种替代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增加优质油菜的覆盖率增加产量改善群众的食用油的品质,促使本区域油菜产业实现增产提质双重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高寒农区 油菜 播期 密度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种质的创新与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萨如拉 尼玛卓玛 次仁白珍 《西藏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创新 油菜 地方品种 繁殖器官 DNA片段 遗传性状 遗传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油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2
8
作者 华水金 杨勇 +8 位作者 唐琳 袁玉婷 次仁白珍 王晋雄 尼玛次仁 赵彩霞 南志强 李施蒙 杨广环 《西藏农业科技》 2022年第3期1-6,共6页
油菜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大宗油料作物,具有油用、菜用、花用、饲用、肥用、蜜用和药用等多种功能。大力发展油菜产业,对于保障我区油料安全,促进青稞等粮食作物永续安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农旅结合以及农牧共富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该... 油菜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大宗油料作物,具有油用、菜用、花用、饲用、肥用、蜜用和药用等多种功能。大力发展油菜产业,对于保障我区油料安全,促进青稞等粮食作物永续安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农旅结合以及农牧共富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从西藏自治区油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剖析和讨论,为该区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产业 生态文明 农旅结合 农牧共富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山南杂交油菜品种引种示范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施蒙 赵彩霞 +5 位作者 王晋雄 唐琳 次仁白珍 尼玛次仁 南志强 袁玉婷 《西藏农业科技》 2020年第3期47-50,共4页
为了缓解西藏山南油菜种植品种单一问题,促进西藏山南油菜产业发展,以山南当地主推油菜品种为对照,对引自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杂交油菜品种“徽豪油12”进行大面积示范种植,从适应性、产量等方面对“徽豪油12”在山南的试验示范... 为了缓解西藏山南油菜种植品种单一问题,促进西藏山南油菜产业发展,以山南当地主推油菜品种为对照,对引自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杂交油菜品种“徽豪油12”进行大面积示范种植,从适应性、产量等方面对“徽豪油12”在山南的试验示范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面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徽豪油12”在山南市扎囊县大面积试验示范种植后,能正常成熟收获,增产效果明显,可以丰富山南市的油菜品种类型,可考虑在该地区逐年加大推广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山南 油菜 杂交种 引种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主要甘蓝型油菜品种在山南河谷农区的表现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涛 拥嘎 +4 位作者 朱霞 姜英 信惠君 次仁白珍 米玛次仁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14-17,共4页
通过小区对比与大田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将西藏目前生产上主要的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在山南河谷农区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各品种在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山油2号、山油4号、藏油5号、大地95和京华165在山南河谷农区... 通过小区对比与大田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将西藏目前生产上主要的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在山南河谷农区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各品种在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山油2号、山油4号、藏油5号、大地95和京华165在山南河谷农区具有较好的产量表现,适宜在山南河谷农区种植,且大地95作为引进优质油菜代表,对提升我区油菜品质有积极作用。年河18号作为早熟甘蓝型品种建议向更高海拔区开展小面积引种试验,并结合综合表现替代当地白菜型农家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甘蓝型油菜 品种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种甘蓝型油菜在拉萨市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广环 赵彩霞 +2 位作者 王晋雄 袁玉婷 次仁白珍 《西藏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45-49,共5页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在拉萨种植的适应性,以引进的17份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分析其在拉萨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含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引种品种在拉萨种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全生育期为121~140 d,农艺性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单株...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在拉萨种植的适应性,以引进的17份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分析其在拉萨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含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引种品种在拉萨种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全生育期为121~140 d,农艺性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变异系数>30%,其余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均<30%。12个品种(系)表现为增产,增产幅度达76.22%~10.48%,所有品种的含油量均>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适应性 拉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锌肥配施对青稞产量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次仁白珍 《西藏农业科技》 2003年第4期18-22,共5页
本文通过方差分析,就藏东南地区栽培青稞对磷锌肥需要量及其配比进行了初步探讨。初步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以P2O57.5kg/亩作基肥,0.2%ZnSO4分次喷施效果最佳。磷锌肥配合施用对提高青稞产量具有显著效应。
关键词 青稞 产量 磷锌肥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白菜型春油菜经济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次仁白珍 唐琳 +5 位作者 袁玉婷 王晋雄 尼玛次仁 赵彩霞 李施蒙 南志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1-8,共8页
【目的】研究西藏白菜型春油菜的经济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决定春油菜产量及含油量的主要指标。【方法】以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配置的41份白菜型春油菜为材料,检测春油菜株高、分枝部位、分枝数目、主序长度、主序角果、角果密... 【目的】研究西藏白菜型春油菜的经济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决定春油菜产量及含油量的主要指标。【方法】以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配置的41份白菜型春油菜为材料,检测春油菜株高、分枝部位、分枝数目、主序长度、主序角果、角果密度、单株角果数、角果长度、每果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等经济性状。采用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检测油菜籽含油量、芥酸、硫苷含量,并对41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分枝数目、单株角果数、主花序角果数、角果长度与油菜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其他经济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含油量与芥酸含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结论】分枝数目、单株角果数、主花序角果数、角果长度可作为白菜型春油菜产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其他经济指标为次要指标;芥酸可以作为含油量评价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白菜型春油菜 经济性状 品质性状 含油量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春油菜新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14
作者 次仁白珍 《西藏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7-22,共6页
应用Eberhat-Russe11法、品种区域试验法AMMI模型相结合,分析了西藏春油菜区试试验4个参试新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并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MMI模型解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明显优于线性回归模型。通过AMMI模型双标图可以看出产量在... 应用Eberhat-Russe11法、品种区域试验法AMMI模型相结合,分析了西藏春油菜区试试验4个参试新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并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MMI模型解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明显优于线性回归模型。通过AMMI模型双标图可以看出产量在品种和地点的变异程度,稳定性较好的品种是蜀油8号。品种区域试验AMMI模型分析法测定油菜品种丰产稳产性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若能与回归系数法相结合,则能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春油菜 新品种 适应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15
作者 次仁白珍 《西藏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31-34,共4页
鉴定14份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系)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的适应性。采用品种比较试验方法研究白菜型春油菜的适应性,分析产量性状与经济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系143280-1,平均增产15. 73%,综合性状好,提升为下一轮的区试。淘汰4个品系... 鉴定14份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系)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的适应性。采用品种比较试验方法研究白菜型春油菜的适应性,分析产量性状与经济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系143280-1,平均增产15. 73%,综合性状好,提升为下一轮的区试。淘汰4个品系为125343-3、125280-2、125013-1、103141-2,留作育种中间材料。其余品种(系)明年继续留试。由此可得,株高、分枝数目、角果密度、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选育优质高产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系)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白菜型春油菜 新品系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新品种选育与试验研究
16
作者 次仁白珍 《西藏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18-27,共10页
为选育出适合高寒农区种植优质白菜型品种,本文对参试的15个品种(系)比较试验和46个品种(系)观察试验进行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西藏 白菜型油菜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市藏、汉民族血脂水平的比较
17
作者 格桑曲珍 王瑞云 +6 位作者 莎珍 荆忠妹 扎西卓玛 次仁白珍 欧珠旺姆 李剑 黄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7-590,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拉萨市藏、汉民族间血脂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的差异,为该地区血脂异常症的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拉萨市藏(Tibetan,T)、汉民族(Han,H)1 228例体检人群为调查对象,其中藏族559例,汉族669例,按血脂测定标准化方法测定的... 目的调查分析拉萨市藏、汉民族间血脂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的差异,为该地区血脂异常症的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拉萨市藏(Tibetan,T)、汉民族(Han,H)1 228例体检人群为调查对象,其中藏族559例,汉族669例,按血脂测定标准化方法测定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n,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4项指标的血脂水平;按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将研究对象分为4个年龄组,界定4项血脂异常标准值,比较藏、汉民族各年龄组血脂异常检出率的差异。采用协方差分析和χ2检验比较两民族间血脂存在的差异。结果汉族TG水平高于藏族(P≤0.001),HDL-C水平低于藏族(P<0.001);藏族TC和LDL-C水平均高于汉族(P<0.001、P=0.013)。藏族男性青年组、中年组、老年前期组TC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汉族(P<0.001),藏族男性中年组和女性青年组、中年组TG异常检出率反而比汉族高(P<0.001、P<0.05、P<0.001);汉族男性青年组、中年组、老年前期组HDL-C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藏族(P<0.001)。结论藏族是混合型高脂血症的高危人群,尤其藏族男性;汉族男性是低HDL-C血症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汉族 拉萨 血脂水平 异常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的核型分析
18
作者 李梦寒 次仁白珍 +2 位作者 安克杰 何燕 旦巴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9-554,共6页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遗传种质特性的细胞学信息,选取8份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并利用染色体主要核型参数进行进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2n=20,染色体均由...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遗传种质特性的细胞学信息,选取8份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并利用染色体主要核型参数进行进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2n=20,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均带有1对随体。核型类型均为对称型2A型。染色体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染色体长度比变幅为1.60~1.91,平均臂比为1.33~1.52,不对称指数介于56.08%~58.85%之间。以核型不对称性评定参试材料进化程度,塔巴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高,夏鲁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低;核型特征聚类将8份材料分为3组。进化和聚类分析发现,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进化速度较慢,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处于较为原始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黄籽 西藏地方品种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0年拉萨地区春油菜区域试验综合分析与评价
19
作者 南志强 唐琳 +5 位作者 袁玉婷 次仁白珍 王晋雄 尼玛次仁 赵彩霞 李施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2期28-30,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西藏河谷农区种植的春油菜新品种,以山油2号和藏油3号为对照,对参加2019—2020年全区区域性试验的8个春油菜品系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7025-1整体表现最好,产量增产5%以上的品系有158106-2、127025-1、158112-3... 为筛选出适宜在西藏河谷农区种植的春油菜新品种,以山油2号和藏油3号为对照,对参加2019—2020年全区区域性试验的8个春油菜品系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7025-1整体表现最好,产量增产5%以上的品系有158106-2、127025-1、158112-3和1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区域试验 产量 拉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藏汉双语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20
作者 群诺 次仁白珍 拉姆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6-151,共6页
优质教学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核心部分,利用良好的网络环境推进西藏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双语教学资源共享,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但调研表明,西藏农牧区学校普遍存在着缺少优质双语教学资源、... 优质教学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核心部分,利用良好的网络环境推进西藏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双语教学资源共享,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但调研表明,西藏农牧区学校普遍存在着缺少优质双语教学资源、学校信息资源建设中技术不统一、不规范,教师也缺乏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现象。因此,结合农牧区学校实际,有必要在农牧区学校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发建设原创性教学资源、对引进的优质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校际间开放分享课堂等方式推动新型教育资源建设,开创网络环境下西藏农牧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农牧区 中小学 现代远程教育 双语教学资源 共享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