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致密砂岩驱替模拟
被引量:
6
1
作者
唐明明
卢双舫
+4 位作者
辛盈
檀洪坤
刘雪萍
时贤
张洪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9,共10页
基于数字岩心建模方法和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开展致密砂岩水驱模拟研究,分析致密砂岩水驱微观过程和机制。首先利用大庆油田龙虎泡地区高台子组致密砂岩CT扫描数据,建立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然后利用Shan-Chen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建立油水两相...
基于数字岩心建模方法和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开展致密砂岩水驱模拟研究,分析致密砂岩水驱微观过程和机制。首先利用大庆油田龙虎泡地区高台子组致密砂岩CT扫描数据,建立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然后利用Shan-Chen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建立油水两相驱替数值模型;之后对比分析不同注入速度和注入压力条件下驱替效率、换油率与驱替参数的关系,并给出致密砂岩三维微观孔隙尺度的驱替过程。结果表明:相同累积注入量条件下,提高水驱注入速度和驱替压差可以提高最终驱替效率;水驱注入速度和驱替压差存在驱替效率拐点;恒速水驱的平均最终驱替效率为49.6%,恒压水驱的平均最终驱替效率为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恒压驱替
恒速驱替
数字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维数字岩心覆压矫正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檀洪坤
卢双舫
+3 位作者
唐明明
王民
李传明
王海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3-498,共6页
微米CT通常在常压环境下开展,导致地下实际覆压情况下的孔喉特征与岩心CT得到的并不相同。为了使微米CT构建数字岩心的孔喉结构更符合地下实际情况,以松辽盆地龙虎泡地区青山口组二段、三段致密砂岩覆压孔渗资料为基础,开展上覆压力对...
微米CT通常在常压环境下开展,导致地下实际覆压情况下的孔喉特征与岩心CT得到的并不相同。为了使微米CT构建数字岩心的孔喉结构更符合地下实际情况,以松辽盆地龙虎泡地区青山口组二段、三段致密砂岩覆压孔渗资料为基础,开展上覆压力对孔隙度、渗透率影响的研究。并结合微米CT资料以及膨胀算法,模拟数字岩心在覆压情况下孔渗变化,最终建立了基于覆压指数函数和膨胀算法进行覆压矫正的数字岩心。结果显示,数字岩心覆压矫正后孔隙空间明显减小,且矫正后模型模拟所得渗透率与实验计算值较为一致,符合率达到90%以上。该方法矫正后的数字岩心与直接利用微米CT构建的数字岩心相比更能反映地下覆压情况下的孔喉特征,对油气开发更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压矫正
三维
数字岩心
致密砂岩
有效应力
微米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稠油油藏表面活性剂辅助CO_(2)驱油效果及主控性能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晓骁
岳湘安
+2 位作者
闫荣杰
郭亚兵
檀洪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100,共7页
针对稠油油藏储层特征与开发现状,基于静态泡沫性能与驱油性能评价,复配了3种具备不同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并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辅助CO_(2)驱油效果,明确了表面活性剂的主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1,S2和S3辅助CO_(2)驱油对渗...
针对稠油油藏储层特征与开发现状,基于静态泡沫性能与驱油性能评价,复配了3种具备不同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并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辅助CO_(2)驱油效果,明确了表面活性剂的主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1,S2和S3辅助CO_(2)驱油对渗透率级差为3.0的非均质岩心水驱后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9.7%,13.2%和15.2%,优于直接注入CO_(2)的驱油效果,说明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稠油油藏高含水阶段CO_(2)驱油效果。其增油机理主要为表面活性剂驱油贡献及其与后续CO_(2)产生的泡沫的驱油贡献。表面活性剂乳化能力越强,乳化现象越明显,驱油效率增幅越大;静态发泡能力越强,与CO_(2)在岩心中越容易产生泡沫;强发泡能力-弱稳定性表面活性剂与CO_(2)产生的泡沫更容易实现深部调驱。随着非均质岩心渗透率级差从3.0增至9.0,3种表面活性剂辅助CO_(2)驱油效果均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S1辅助CO_(2)驱油的采收率增幅降至12.6%,相比于S2和S3,S1对岩心非均质性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因此,对于目标油藏,具备强乳化、强发泡能力且兼顾弱泡沫稳定性的复配表面活性剂S1辅助CO_(2)驱油效果最佳,对非均质性变化的适应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CO_(2)驱
表面活性剂
乳化能力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致密砂岩驱替模拟
被引量:
6
1
作者
唐明明
卢双舫
辛盈
檀洪坤
刘雪萍
时贤
张洪亮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第九采油厂地质大队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9,共10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9MD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10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7001,2016ZX05046001005)。
文摘
基于数字岩心建模方法和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开展致密砂岩水驱模拟研究,分析致密砂岩水驱微观过程和机制。首先利用大庆油田龙虎泡地区高台子组致密砂岩CT扫描数据,建立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然后利用Shan-Chen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建立油水两相驱替数值模型;之后对比分析不同注入速度和注入压力条件下驱替效率、换油率与驱替参数的关系,并给出致密砂岩三维微观孔隙尺度的驱替过程。结果表明:相同累积注入量条件下,提高水驱注入速度和驱替压差可以提高最终驱替效率;水驱注入速度和驱替压差存在驱替效率拐点;恒速水驱的平均最终驱替效率为49.6%,恒压水驱的平均最终驱替效率为47.3%。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恒压驱替
恒速驱替
数字岩心
Keywords
tight sandston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
constant pressure displacement
constant velocity displacement
digital rock
分类号
TE13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数字岩心覆压矫正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檀洪坤
卢双舫
唐明明
王民
李传明
王海龙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3-49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2116,41530315,4140210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9MD006)
文摘
微米CT通常在常压环境下开展,导致地下实际覆压情况下的孔喉特征与岩心CT得到的并不相同。为了使微米CT构建数字岩心的孔喉结构更符合地下实际情况,以松辽盆地龙虎泡地区青山口组二段、三段致密砂岩覆压孔渗资料为基础,开展上覆压力对孔隙度、渗透率影响的研究。并结合微米CT资料以及膨胀算法,模拟数字岩心在覆压情况下孔渗变化,最终建立了基于覆压指数函数和膨胀算法进行覆压矫正的数字岩心。结果显示,数字岩心覆压矫正后孔隙空间明显减小,且矫正后模型模拟所得渗透率与实验计算值较为一致,符合率达到90%以上。该方法矫正后的数字岩心与直接利用微米CT构建的数字岩心相比更能反映地下覆压情况下的孔喉特征,对油气开发更具指导意义。
关键词
覆压矫正
三维
数字岩心
致密砂岩
有效应力
微米CT
Keywords
overburden pressure correction
3D
digital core
tight sandstone
effective stress
Micro CT
分类号
TE13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稠油油藏表面活性剂辅助CO_(2)驱油效果及主控性能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晓骁
岳湘安
闫荣杰
郭亚兵
檀洪坤
机构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100,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致密油藏高效提高采收率新技术”(2017ZX05009-00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50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致密油储层提高采收率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51334007)。
文摘
针对稠油油藏储层特征与开发现状,基于静态泡沫性能与驱油性能评价,复配了3种具备不同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并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辅助CO_(2)驱油效果,明确了表面活性剂的主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1,S2和S3辅助CO_(2)驱油对渗透率级差为3.0的非均质岩心水驱后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9.7%,13.2%和15.2%,优于直接注入CO_(2)的驱油效果,说明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稠油油藏高含水阶段CO_(2)驱油效果。其增油机理主要为表面活性剂驱油贡献及其与后续CO_(2)产生的泡沫的驱油贡献。表面活性剂乳化能力越强,乳化现象越明显,驱油效率增幅越大;静态发泡能力越强,与CO_(2)在岩心中越容易产生泡沫;强发泡能力-弱稳定性表面活性剂与CO_(2)产生的泡沫更容易实现深部调驱。随着非均质岩心渗透率级差从3.0增至9.0,3种表面活性剂辅助CO_(2)驱油效果均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S1辅助CO_(2)驱油的采收率增幅降至12.6%,相比于S2和S3,S1对岩心非均质性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因此,对于目标油藏,具备强乳化、强发泡能力且兼顾弱泡沫稳定性的复配表面活性剂S1辅助CO_(2)驱油效果最佳,对非均质性变化的适应性更强。
关键词
稠油油藏
CO_(2)驱
表面活性剂
乳化能力
泡沫
Keywords
heavy oil reservoirs
CO_(2)flooding
surfactant
emulsifying capability
foam
分类号
TE357.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致密砂岩驱替模拟
唐明明
卢双舫
辛盈
檀洪坤
刘雪萍
时贤
张洪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维数字岩心覆压矫正方法
檀洪坤
卢双舫
唐明明
王民
李传明
王海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稠油油藏表面活性剂辅助CO_(2)驱油效果及主控性能
李晓骁
岳湘安
闫荣杰
郭亚兵
檀洪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