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皮疣柄牛肝菌多糖体外模拟消化和酵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樊莹润 郑婷婷 +5 位作者 李泽林 谷大海 王雪峰 肖智超 王桂瑛 范江平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8,共11页
以黄皮疣柄牛肝菌多糖[Leccinum Crocipodium(Letellier.)Watliag polysaccharides,LCP]为原料,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及结肠酵解,结合高效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连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LCP的消化、酵解特... 以黄皮疣柄牛肝菌多糖[Leccinum Crocipodium(Letellier.)Watliag polysaccharides,LCP]为原料,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及结肠酵解,结合高效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连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LCP的消化、酵解特性。结果表明:经模拟口腔、胃和小肠消化后,LCP的分子量、游离单糖和还原糖含量没有显著变化。LCP在以上消化道中可以保持稳定。模拟人体结肠酵解后,酵解体系的pH值、多糖分子量逐渐降低,单糖响应信号逐渐消失,乳酸和短链脂肪酸的含量逐渐增加;当酵解36 h后,碳水化合物利用率达到85.94%±0.99%;丙酸和正丁酸的含量分别增加到(15.06±0.16)mmol/g、(4.70±0.08)mmol/g;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LCP可以增加拟杆菌的丰度,降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F/B);拟杆菌是LCP酵解过程中的主要优势菌,在LCP的酵解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LCP难以被模拟消化道消化,但可以被人体肠道微生物群利用,增加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未来LCP有望被开发为改善人类肠道健康的功能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疣柄牛肝菌 多糖 消化 发酵 短链脂肪酸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耳多糖的结构及其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任丽蓉 樊莹润 +5 位作者 李泽林 肖智超 王雪峰 桂明英 郑婷婷 范江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8,共9页
【目的】研究金耳多糖(Tremella aurantialba polysaccharide,TAP)对小鼠体内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方法】以金耳为原料提取TAP,采用凝胶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分析TAP的结构,再基于环磷酰胺诱导肠道菌群紊乱的... 【目的】研究金耳多糖(Tremella aurantialba polysaccharide,TAP)对小鼠体内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方法】以金耳为原料提取TAP,采用凝胶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分析TAP的结构,再基于环磷酰胺诱导肠道菌群紊乱的小鼠为模型,使用TAP进行干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量小鼠结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水平,采用粪便16S rRNA法分析小鼠粪便肠道菌群变化。【结果】TAP分子质量为1740 ku,为含有β-型糖苷键的吡喃型多糖,含微量蛋白质及核酸,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3类单糖组成,占比分别为66.09%、9.51%和11.45%。动物试验表明:TAP处理能增加小鼠结肠内容物的短链脂肪酸含量,特别是乙酸和丁酸。粪便16S rRNA表明:TAP能够逆转肠道菌群紊乱,在门水平上,上调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菌群,下调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菌群;在属水平上,上调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菌群,下调螺杆菌属(Helicobacter)菌群。【结论】TAP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减少环磷酰胺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耳 多糖 环磷酰胺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欢花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3
作者 王云仙 樊莹润 +2 位作者 范江平 龚加顺 廖小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0期1-10,共10页
以合欢花为原料,根据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利用超声提取法研究超声功率、料液比、乙醇浓度和超声时间对合欢花黄酮含量的影响;并研究合欢花黄酮的种类、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合欢花中黄酮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12... 以合欢花为原料,根据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利用超声提取法研究超声功率、料液比、乙醇浓度和超声时间对合欢花黄酮含量的影响;并研究合欢花黄酮的种类、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合欢花中黄酮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120 W、料液比(1∶8)g/mL、乙醇浓度80%、时间为100 min,提取的合欢花黄酮含量为9.23%。对合欢花黄酮提取液真空冷冻干燥后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时发现,当合欢花黄酮浓度为7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67.15%;浓度为100μg/mL时,对ABTS^(+)·的清除率为83.27%。LC-MS检测到合欢花黄酮类物质有27种,其中槲皮素量最高,达到412.472μg/g,其次是芦丁,含量为88.753μg/g,异槲皮苷的含量排在第三,含量为83.641μg/g。该研究为合欢花在食品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花 工艺优化 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 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疣柄牛肝菌多糖结构鉴定及对小鼠盲肠与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樊莹润 郑婷婷 +5 位作者 李泽林 沈晓静 王雪峰 谷大海 肖智超 范江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0-136,共7页
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从黄皮疣柄牛肝菌中提取粗多糖,经脱色、脱蛋白后得到黄皮疣柄牛肝菌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Leccinum crocipodium(Letellier.)Watliag,LCP),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LCP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LCP单糖组成,紫... 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从黄皮疣柄牛肝菌中提取粗多糖,经脱色、脱蛋白后得到黄皮疣柄牛肝菌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Leccinum crocipodium(Letellier.)Watliag,LCP),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LCP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LCP单糖组成,紫外光谱鉴定LCP纯度,红外光谱分析LCP结构,动物实验研究LCP对小鼠盲肠内容物及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多糖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岩藻糖,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34∶0.35∶0.08∶13.39∶3.35∶0.75∶1.80;重均分子质量为1.540×10^(5) Da;红外光谱分析表明LCP是含有α-(1→6)糖苷键以及β-型糖苷键的吡喃型多糖;动物实验表明LCP对小鼠盲肠及粪便中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戊酸、异戊酸的产生都有较大影响,不同的灌胃剂量对小鼠产生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有较大差异,以高剂量LCP对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疣柄牛肝菌 多糖 结构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疣柄牛肝菌多糖对小鼠通便作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樊莹润 郑婷婷 +6 位作者 刘琨毅 沈晓静 李泽林 谷大海 王雪峰 肖智超 范江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6,共9页
以黄皮疣柄牛肝菌[Leccinellum crocipodium(Letellier.)Watiog]多糖为材料,研究其对小鼠通便作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蒸馏水)、低聚果糖组(80 mg/kg)、黄皮疣柄牛肝菌多糖高、中、低剂量组(... 以黄皮疣柄牛肝菌[Leccinellum crocipodium(Letellier.)Watiog]多糖为材料,研究其对小鼠通便作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蒸馏水)、低聚果糖组(80 mg/kg)、黄皮疣柄牛肝菌多糖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灌胃30 d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粪便含水率、pH值、排便时间、小肠蠕动功能、结肠指数、结肠长度、血清蛋白质组分、血清脂质组分及血清葡萄糖含量。结果表明,连续灌胃不同剂量的黄皮疣柄牛肝菌多糖对小鼠体重不会产生影响,但可以使受试小鼠的粪便含水率、墨汁推进率、结肠长度、结肠指数显著提高(P<0.05),粪便p H值、排便时间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当黄皮疣柄牛肝菌多糖浓度为160 mg/kg时,可降低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含量。黄皮疣柄牛肝菌多糖对小鼠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能降低小鼠粪便pH值,促进肠道发育,并且可以促进小鼠的脂类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疣柄牛肝菌 多糖 促排便 肠道健康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设计优化燕麦咖啡饮料工艺配方 被引量:5
6
作者 樊莹润 孙宇 +4 位作者 李榕川 沈晓静 范江平 廖小琳 龚加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31-136,共6页
以燕麦浆和咖啡液为原料,再加以辅料调配,配制一种新型适合于早餐饮用的燕麦咖啡饮料。以可溶性糖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纤维素酶对燕麦浆的酶解条件,再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燕麦咖啡饮料的最... 以燕麦浆和咖啡液为原料,再加以辅料调配,配制一种新型适合于早餐饮用的燕麦咖啡饮料。以可溶性糖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纤维素酶对燕麦浆的酶解条件,再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燕麦咖啡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酶解燕麦的条件为酶解温度65℃、酶添加量40 U/g、酶解时间60 min;燕麦咖啡饮料最佳配方为燕麦浆与咖啡液体积比5.3∶5、白砂糖添加量7.6%、乳粉添加量7.9%。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色泽均匀、甜苦味适中、伴有奶香味、具有咖啡特有风味的燕麦咖啡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燕麦酶解工艺 配方优化 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 复合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耳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任丽蓉 樊莹润 +5 位作者 李泽林 肖智超 谷大海 王雪峰 郑婷婷 范江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0,共6页
以金耳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脱蛋白、透析、冷冻、干燥得到金耳多糖(Tremella aurantialba polysaccharide,TAP)。采用咔唑-硫酸比色法测定TAP糖醛酸含量,考马斯亮蓝法鉴定TAP蛋白质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TAP多糖含量,动物实验研究TAP... 以金耳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脱蛋白、透析、冷冻、干燥得到金耳多糖(Tremella aurantialba polysaccharide,TAP)。采用咔唑-硫酸比色法测定TAP糖醛酸含量,考马斯亮蓝法鉴定TAP蛋白质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TAP多糖含量,动物实验研究TAP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诱导免疫力低下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TAP糖醛酸含量为10.08%,蛋白质含量为0.7%,多糖含量为88.29%。动物实验表明TAP能增加小鼠体质量、胸腺指数,促进小鼠饮食;血细胞分析表明TAP能有效增加血细胞内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降低结、盲肠pH值;促进小肠组织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分泌,表明TAP能够有效逆转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力低下小鼠的生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耳 多糖 环磷酰胺 免疫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设计优化丽江海棠果果汁饮料配方 被引量:15
8
作者 童观珍 樊莹润 +3 位作者 李泽林 肖丽宏 付晓萍 范江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85-91,共7页
为得到海棠果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以丽江海棠果果实为原料,以果汁的综合感官分值和透光率为指标,探究丽江海棠果原汁、白砂糖、柠檬酸、β-环糊精的添加量对果汁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之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丽江海... 为得到海棠果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以丽江海棠果果实为原料,以果汁的综合感官分值和透光率为指标,探究丽江海棠果原汁、白砂糖、柠檬酸、β-环糊精的添加量对果汁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之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丽江海棠果饮料配方,结果表明:二次回归模型的拟合度最高,R2=0.9869,校正值为0.9738,该模型所得丽江海棠果汁最优配方为:原果汁添加量72.20%,白砂糖添加量8.55%,柠檬酸添加量0.05%,β-环糊精添加量0.24%,模型预测的分值为90.42,与3次验证试验的感官分值接近,说明二次方回归模型拟合效果好,优化配方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海棠果 饮料 配方优化 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复合咖啡对大鼠抗快速疲劳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弘子姗 樊莹润 谭超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0年第2期59-65,共7页
目的:研究冻干蒺藜水提物与咖啡混合后产品的抗快速疲劳效果。方法:冻干蒺藜水提物与咖啡混合,并测定理化成分。将30只昆明SD大鼠随机分别给药:空白对照A组给予超纯水,条件对照B组给予(150mg/d)不加蒺藜提取物咖啡;高剂量C组给予(300mg... 目的:研究冻干蒺藜水提物与咖啡混合后产品的抗快速疲劳效果。方法:冻干蒺藜水提物与咖啡混合,并测定理化成分。将30只昆明SD大鼠随机分别给药:空白对照A组给予超纯水,条件对照B组给予(150mg/d)不加蒺藜提取物咖啡;高剂量C组给予(300mg/d)蒺藜咖啡;中剂量D组给予(150mg/d)蒺藜咖啡;低剂量E组给予(75mg/d)蒺藜咖啡。对灌胃30min前后大鼠耐力游泳指数、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葡萄糖(glucose,GLU)、胆固醇(cholesterol,CHO)、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及尿酸(uric acid,UA)参数分析,探究蒺藜复合咖啡的抗快速疲劳效果。结果:ALT和TP指标显示,蒺藜咖啡对大鼠肝脏无明显损伤,可能蒺藜对饮用咖啡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GLU指标显示,蒺藜咖啡可在食用后显著提高血糖及时补充能量;蒺藜咖啡具有降低CHO、TG、HDL-C、LDL-C及UA含量的作用。结论:蒺藜咖啡能够迅速提供机体能量且具有一定抗疲劳效果,为抗快速疲劳咖啡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蒺藜 抗疲劳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