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化二砷与粉防己碱联合作用对MCF-7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裴晓华 樊英怡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7,163,164,F0003,共7页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与粉防己碱联合作用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三氧化二砷与粉防己碱联合作用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三氧化二砷与粉防己碱联合作用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三氧化二砷与...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与粉防己碱联合作用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三氧化二砷与粉防己碱联合作用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三氧化二砷与粉防己碱联合作用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三氧化二砷与粉防己碱联合作用对MCF-7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MTT比色实验显示两药联用产生的抑制率高于单药使用,联合用药时随着两药比例不同,效果有差异,在一定用药比例时产生协同作用;选取MTT比色实验中产生协同作用的药物浓度进行细胞凋亡实验,联合用药组的凋亡率高于单独用药组,且根据计算联合用药指数得出有协同作用;细胞形态学观察,联合用药组细胞表面微绒毛和伪足消失,细胞较小,表面出现塌陷。结论粉防己碱和三氧化二砷单独和联合用药作用于MCF-7细胞均可抑制细胞生长,阻止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用药作用强于单独用药,在一定浓度范围产生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株 流式细胞术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三氧化二砷 粉防己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对乳腺癌病因预防的策略和展望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庆义 樊英怡 裴晓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0期45-48,共4页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随着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乳腺癌的病因预防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全科医生在社区中的独特优势愈发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探讨全科医生在乳腺癌病因预防中相对于专科医生的能力优势、角色优势、...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随着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乳腺癌的病因预防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全科医生在社区中的独特优势愈发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探讨全科医生在乳腺癌病因预防中相对于专科医生的能力优势、角色优势、职责优势和关系优势,从全科医疗干预、社区健康教育宣传、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方面展望全科医生在乳腺癌病因预防中的策略,从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乳腺癌 病因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中医特色的乳腺癌慢病管理模式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庆义 樊英怡 裴晓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300-1302,共3页
乳腺癌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慢病管理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乳腺癌慢病管理体系,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贯彻到患者的日常自我管理中,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是中医药在乳腺癌研究领域的切入... 乳腺癌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慢病管理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乳腺癌慢病管理体系,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贯彻到患者的日常自我管理中,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是中医药在乳腺癌研究领域的切入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慢病管理 中医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裴晓华教授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锦潮 刁一芮 +3 位作者 陈隽鹏 高超 樊英怡 裴晓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2期155-159,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裴晓华教授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裴晓华教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国际门诊部看诊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病历。采用Excel 2019描述药物频次、性味、归经。采用...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裴晓华教授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12月裴晓华教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国际门诊部看诊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病历。采用Excel 2019描述药物频次、性味、归经。采用R studio 4.3.3软件分析关联规则、聚类,比较月经异常组、未诉月经异常组处方间Jaccard系数、组内φ系数,并进行可视化。结果本研究共发现1020首处方涉及226味中药,总频次为14765次,高频药物有甘草、当归、川芎等;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肺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显示,黄芪-川芎-白芷-当归关联密切,药对川芎-当归参与构成药物组合最多。聚类分析得到6类药对或新方。组间比较发现,92.36%的Jaccard系数<0.5,炒麦芽-焦山楂、醋乳香-醋没药为特殊药对。结论裴晓华教授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方规律为重视内调外透,善调女子冲任气血,对临床治疗和传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数据挖掘 裴晓华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毒损肺络”理论辨治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琼 黄雄杰 +1 位作者 裴晓华 樊英怡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4期9-12,共4页
基于肺之阳络、阴络、气络、血络的生理功能,结合毒邪致病的特点,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发病急骤,易瘀、易滞、易传;重症阶段,湿毒、热毒、痰毒、瘀毒相互依附胶着造成的主客交浑、... 基于肺之阳络、阴络、气络、血络的生理功能,结合毒邪致病的特点,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发病急骤,易瘀、易滞、易传;重症阶段,湿毒、热毒、痰毒、瘀毒相互依附胶着造成的主客交浑、耗气动血是“毒损肺络”病机的关键。应遵循解毒通络、给邪以出路的治疗原则,具体为解热毒以通肺络、化瘀毒以通肺络、祛痰毒以通肺络,并基于“毒损肺络”理论对清肺排毒汤进行组方分析,为络病学防治急性传染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清肺排毒汤 毒损肺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营卫失衡辨治浆细胞性乳腺炎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琼 陈娜娜 +2 位作者 楚爱景 裴晓华 樊英怡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434-1438,共5页
本文基于营卫失衡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病机观及诊疗策略。认为营虚卫伐、气血津液交会生化失司是致病之本,营卫失衡、有形之邪阻滞是致病之标。治疗上以分期论治,调和营卫,调畅中焦为主要原则。溢液期以清消和营,开达玄府为主;肿... 本文基于营卫失衡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病机观及诊疗策略。认为营虚卫伐、气血津液交会生化失司是致病之本,营卫失衡、有形之邪阻滞是致病之标。治疗上以分期论治,调和营卫,调畅中焦为主要原则。溢液期以清消和营,开达玄府为主;肿块期以行气活血,疏畅营卫为主;成脓期以化痰瘀、解热毒、透托合营为主;瘘管期以补益营卫,扶助护场为主;此外注重培护脾胃气血,调畅气机。从营卫失衡角度阐析浆细胞性乳腺炎,有助于对其进行全面且动态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卫失衡 浆细胞性乳腺炎 调和气血 调畅气机 祛湿化痰 逐瘀解毒 行气活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阳合病论治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被引量:3
7
作者 高超 刘栓 +5 位作者 肖金禾 金信妍 张琼 樊英怡 孙艳丽 裴晓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2224-2227,共4页
基于《伤寒杂病论》“三阳合病”观点出发,探讨三阳经辨证论治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应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早期有效阻断病程是治疗难点。三阳合病是正邪交争于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的病证。病在三阳,... 基于《伤寒杂病论》“三阳合病”观点出发,探讨三阳经辨证论治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应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早期有效阻断病程是治疗难点。三阳合病是正邪交争于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的病证。病在三阳,而有三阳之异。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从三阳经辨证论治,首辨某经邪气偏重不同。三阳合病而邪气偏重一经直解该经,偏于太阳宜汗解,偏于阳明宜清下,偏于少阳宜和解。三阳合病而邪气偏重某两经可活用本经方证、化裁合方。三阳合病应留意腑证,予本经方证合用下法。三阳经辨治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有利于早期截断病程,以防成脓之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 六经辨证 乳腺炎 三阳合病 伤寒杂病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干预与乳腺癌生存获益相关性系统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璇 刘宇飞 +1 位作者 樊英怡 裴晓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10期1922-1926,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以及VIP,搜集相关期刊文献、学位论文及会议论文,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6月20日,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 目的:探讨中药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以及VIP,搜集相关期刊文献、学位论文及会议论文,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6月20日,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RCT,共237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2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OR=2.81,95%CI(1.96,4.04)]、3年总生存率[OR=2.92,95%CI(2.12,4.01)]、5年无病生存率[OR=1.97,95%CI(1.41,2.77)]、3年无病生存率[OR=3.35,95%CI(2.4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患者5年、3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使患者在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药 生存获益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