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农业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以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申爱华 樊翠萍 +3 位作者 李保全 周蔚 齐梅 袁忠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75-477,共3页
简述了农业科技企业的基本内涵、功能,以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概括了农业科技企业的经营特点,提出提升农业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企业 生态农业 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生物炭对厌氧处理餐厨垃圾效能及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琳钦 宿程远 +5 位作者 赵力剑 王鹏飞 王安柳 李飞倩 樊翠萍 黄欣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831-4840,共10页
探究了剩余污泥(SS)、餐厨垃圾(FW)、玉米芯(CC)、甘蔗渣(BG)4种不同基质生物炭对厌氧生物处理餐厨垃圾效能的影响,对厌氧污泥的关键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分布以及代谢途径等微生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分别加入4种生物炭后,CO... 探究了剩余污泥(SS)、餐厨垃圾(FW)、玉米芯(CC)、甘蔗渣(BG)4种不同基质生物炭对厌氧生物处理餐厨垃圾效能的影响,对厌氧污泥的关键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分布以及代谢途径等微生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分别加入4种生物炭后,COD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9.49%、23.16%、29.42%、40.32%;傅里叶红外分析表明,投加SS生物炭组出水中羟基、酰胺基以及C-O-C伸缩振动峰减弱.4个厌氧反应器中厌氧污泥的乙酸激酶活性分别为0.40,0.42,0.96,0.98μmol/g,表明投加CC与BG生物炭促进了餐厨垃圾的厌氧水解酸化过程;厌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蛋白质/多糖之比分别为0.415、0.56、1.89、2.8,投加CC、BG生物炭提高了污泥的稳定性.4个厌氧反应器中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为主要菌群,投加BG生物炭促进了变形菌门与厚壁菌门的生长;对于古细菌而言,甲烷杆菌属与甲烷丝菌属为优势种群,SS组的甲烷杆菌属丰度最高(53.48%),而BG组中甲烷丝菌属丰度最高(42.72%).KEGG功能分析表明古菌及细菌均以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为主;而投加BG与SS生物炭后,微生物膜运输水平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餐厨垃圾 酶活性 微生物群落 KE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OA与PFOS对厌氧氨氧化污泥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唐琳钦 宿程远 +4 位作者 黄娴 李汝婷 王安柳 樊翠萍 先云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4-202,共9页
通过序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5,1mg/L)与不同类型的全氟化合物(PFCs)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污泥脱氮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0.5与1mg/L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对anammox污泥的脱氮性能无明显抑制作用;1mg/L P... 通过序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5,1mg/L)与不同类型的全氟化合物(PFCs)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污泥脱氮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0.5与1mg/L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对anammox污泥的脱氮性能无明显抑制作用;1mg/L PFOA(OA1)与PFOS(OS1)添加至anammox污泥中后1d,其去除率分别达到47.68%和92.7%.污泥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OA1、OS1实验组存在C-F、MgF_(2)、CaF_(2)等官能团.PFOA和PFOS胁迫下anammox污泥中血红素c浓度出现降低,OA1与OS1实验组分别降低了21.05%、7.5%.对不同实验组anammox污泥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1mg/L PFOA和PFOS的添加会降低厌氧氨氧化菌但促进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OA1、OS1实验组中Candidatus Brocadia属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1.08%、0.28%,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相对丰度增加1.73%与0.06%.整体而言,PFOA对anammox污泥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 全氟辛烷磺酸盐 厌氧氨氧化 污泥特性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球虫病的诊断方法
4
作者 樊翠萍 《农家致富》 2005年第14期43-43,共1页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的小肠和盲肠的上皮细胞内而引起的世界性分布的寄生性原虫病。一旦暴发可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对雏鸡的危害十分严重,会引起贫血、消瘦和血痢等症状.15~50口龄的雏鸡的发病率最高,...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的小肠和盲肠的上皮细胞内而引起的世界性分布的寄生性原虫病。一旦暴发可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对雏鸡的危害十分严重,会引起贫血、消瘦和血痢等症状.15~50口龄的雏鸡的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有时高达80%以上,其中30日龄左右的雏鸡多患肓肠球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球虫病 诊断方法 寄生性原虫病 艾美耳属 经济损失 肠球虫病 30日龄 世界性 细胞内 雏鸡 发病率 死亡率 盲肠 小肠 暴发 贫血 血痢 消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球虫病的防治与管理措施
5
作者 樊翠萍 《农家致富》 2005年第19期43-43,共1页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很严重,尤其是对肉鸡的生产影响较大,笔者认为.对球虫病的防治措施应从加强环境控制、搞好饲养管理工作并结合药物进防治。
关键词 饲养管理工作 鸡球虫病 防治 寄生虫疾病 生产影响 环境控制 养鸡业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