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压油膜轴承研究现状与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樊红朝 杨建玺 崔勤建 《轴承》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共3页
介绍了油膜轴承的特点、应用情况、发展动态和研究方向 ,对当前世界各国油膜轴承的应用及研究的焦点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油膜轴承 承载能力 MORGOIL轴承 研究现状 动压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曲面变形检测的FBG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樊红朝 张震 朱晓锦 《机电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40-43,共4页
为实现太阳能帆板、飞机机翼等薄板类曲面的动态检测,构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FBG)的传感阵列系统。将FBG传感器分布式地封装在形状记忆合金(SMA)薄片上,并采用增加预应力方式,扩大FBG检测拉应力的检测范围;利用空分复用(SDM)和波分复... 为实现太阳能帆板、飞机机翼等薄板类曲面的动态检测,构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FBG)的传感阵列系统。将FBG传感器分布式地封装在形状记忆合金(SMA)薄片上,并采用增加预应力方式,扩大FBG检测拉应力的检测范围;利用空分复用(SDM)和波分复用技术(WDM)将FBG阵列布置到曲面上,传感器分布根据曲面应力状况采用植入式分布,应变较大的地方布置稠密,反之稀疏;曲面发生变形时,解调仪器解调出波长变化;计算机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重建曲面形状并实时显示,以实现曲面的动态检测和显示。实验结果表明,此传感阵列系统的波长变化与曲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传感器布置合理、测量精度高,利用FBG能够实现曲面变形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传感阵列 面形检测 形状记忆合金 空分复用技术 波分复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曲面形状检测传感网络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樊红朝 钱晋武 +1 位作者 章亚男 沈林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7-1092,共6页
用光纤光栅(FBG)设计了曲面传感阵列,利用了空分复用和波分复用技术构建传感网络检测系统。传感器的数目根据检测仪器的最大解调范围确定;传感器的位置分布由振动波传播理论确定。综合考虑曲面应力状况和变形特点,在振幅最大的位置布置... 用光纤光栅(FBG)设计了曲面传感阵列,利用了空分复用和波分复用技术构建传感网络检测系统。传感器的数目根据检测仪器的最大解调范围确定;传感器的位置分布由振动波传播理论确定。综合考虑曲面应力状况和变形特点,在振幅最大的位置布置传感器,在曲面应变大的位置布置稠密,反之稀疏。根据曲面变形的有限元模型,实现了模拟太阳能帆板柔性曲面传感网络设计,并对传感网络的检测精度进行测试。实验表明,传感网络中传感器波长改变与曲面变形位移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传感网络中传感器位置合理,传感网络能够检测帆板曲面样机的多种变形。传感器封装长度保持40 mm时,传感器测试误差仅为0.4%,柔性曲面测试误差<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传感网络 柔性曲面 曲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空机械臂振动形态三维重构算法及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朱晓锦 陆美玉 +1 位作者 赵晓瑜 樊红朝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4706-4709,4713,共5页
以太空柔性伸展机械臂为仿真模型,利用光纤光栅材料的空分复用和波分复用技术,通过精确检测结构正交多点的曲率信息,实现空间结构振动形态实时感知的仿真分析;通过将运动坐标系和曲率矢量、密切平面结合,分析曲率信息插值方法、空间曲... 以太空柔性伸展机械臂为仿真模型,利用光纤光栅材料的空分复用和波分复用技术,通过精确检测结构正交多点的曲率信息,实现空间结构振动形态实时感知的仿真分析;通过将运动坐标系和曲率矢量、密切平面结合,分析曲率信息插值方法、空间曲线三维拟合方法及其重构算法;结合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开发仿真试验环境,实现多关节空间曲杆柔性仿真结构振动形态的三维拟合和可视化显示。仿真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曲率检测方法及其振动形态三维拟合重构算法,比较精确反映了细长伸展结构的低模态振动形态,为进一步工程实现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分析和实现思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机械臂 振动形态感知 曲率信息 空间曲线拟合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机敏结构振动形态感知与重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晓锦 陆美玉 +2 位作者 樊红朝 张合生 钱晋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70,共6页
以大型航天柔性结构如太阳能帆板为试验模型对象,针对太空柔性结构振动状态监测与主动控制技术需求,着重进行光纤光栅机敏结构振动形态感知与重构试验研究。技术方法上基于分布植入式FBG离散传感网络及其空分复用和波分复用特性,实现模... 以大型航天柔性结构如太阳能帆板为试验模型对象,针对太空柔性结构振动状态监测与主动控制技术需求,着重进行光纤光栅机敏结构振动形态感知与重构试验研究。技术方法上基于分布植入式FBG离散传感网络及其空分复用和波分复用特性,实现模型结构分布多点曲率信息检测,基于三维曲面拟合算法实现结构形态重构与可视化;综合闸述试验方案与过程,包括技术方案分析、试验对象设计、试验平台构建、试验过程描述与试验结果分析等;试验结果与验证表明,光纤光栅机敏柔性结构低模态振动形态感知与现场可视化是切实可行的,试验过程不仅效果生动逼真,而且比较精确地反映了结构振动形态,研究结果为航天柔性结构振动形态实时监测提供了技术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敏柔性结构 布拉格光栅 分布传感网络 曲面拟合与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曲率信息的太空帆板空间曲面拟合算法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朱晓锦 张合生 +1 位作者 谢春宁 樊红朝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96-2499,共4页
大型空间柔性结构如太阳能帆板,在轨运行期间必须保证很高的运行精度,因此对结构的振动水平和控制要求及其严格。如能实现其振动响应形态的实时感知与重构,将对其振动响应的主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太阳能帆板为实验结构模型,通过分布... 大型空间柔性结构如太阳能帆板,在轨运行期间必须保证很高的运行精度,因此对结构的振动水平和控制要求及其严格。如能实现其振动响应形态的实时感知与重构,将对其振动响应的主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太阳能帆板为实验结构模型,通过分布植入光纤光栅传感阵列,利用空分复用和波分复用技术精确检测多点的曲率信息,以柔性帆板结构的振动形态感知和可视化为目标,深入探讨了基于曲率信息的插值方法和曲面的拟合算法,并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了空间曲面的拟合和可视化显示。仿真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插值方法及拟合算法比较精确地反映了帆板结构的振动形态,为进一步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帆板 曲率插值 曲面拟合 振动形态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膜轴承的承载性能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建玺 樊红朝 +1 位作者 曲廷敏 刘巧方 《轴承》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5-26,共2页
分析了润滑油粘度、设计参数以及轴承结构等对动压油膜轴承的承载性能的影响 ,给出了动压油膜轴承设计时的参考依据 ,并提出了圆柱变阶梯油楔动压滑动油膜轴承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 动压油膜轴承 设计参数 变阶梯结构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OpenGL实现太空帆板振形重建可视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晓锦 谢春宁 +1 位作者 张合生 樊红朝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7年第4期278-283,共6页
针对太空帆板振动形态重建与可视化的实现方法与技术,在对振形曲面拟合算法和帆板试验模型简介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基于OpenGL进行三维曲面重建可视化的设计思路,对OpenGL的技术特点、基于VC++6.0的接口方法、程序流程与关键环节、特效... 针对太空帆板振动形态重建与可视化的实现方法与技术,在对振形曲面拟合算法和帆板试验模型简介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基于OpenGL进行三维曲面重建可视化的设计思路,对OpenGL的技术特点、基于VC++6.0的接口方法、程序流程与关键环节、特效处理方法与技术、三维重建与可视化实现等予以了详细的说明,对核心源代码进行了明晰的解释,并显现了太空帆板振动形态重建与可视化的实际效果。程序运行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OpenGL技术实现的曲面三维动态再现和显示,不仅效果生动逼真,而且比较精确地反映了帆板结构的振动形态,为进一步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提供了结构振动状态的动态可视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GL 太空帆板 振动形态检测 可视化 VC++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件视觉定位图像畸变校正控制点的自动生成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德荣 樊红朝 张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62,共3页
大型工件视觉图像畸变校正控制点的自动生成是提高畸变校正准确率的有效手段。文章应用图像分析处理和模式识别方法,提出一种畸变控制点自动生成算法。该算法从网格模板图像中自动提取网格交叉点,按照行列对交叉点进行编号,实现图像畸... 大型工件视觉图像畸变校正控制点的自动生成是提高畸变校正准确率的有效手段。文章应用图像分析处理和模式识别方法,提出一种畸变控制点自动生成算法。该算法从网格模板图像中自动提取网格交叉点,按照行列对交叉点进行编号,实现图像畸变校正。实验证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提取准确,校正精度高,能够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件 图像畸变 几何校正 控制点 模板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
10
作者 童景琳 杨建玺 +1 位作者 张洛平 樊红朝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4-86,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运动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本控制系统利用了带有CAN控制器的高速CygnalC85 0 1F0 40单片机和专用运动控制器LM 62 8来实现对伺服电机的控制。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
关键词 CAN总线 伺服电机 运动控制系统 通讯软件 数据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形结构大变形智能检测系统概念设计
11
作者 陆麒 樊红朝 钱晋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128-131,共4页
面形结构大变形的智能检测对太阳能帆板及其他面形结构的振动测试与振动抑制有重要意义.论述了该系统的整体概念、模块构成及需要实现的功能,讨论了研究涉及的振动激励、传感网络、曲面重建及可视化等关键技术.此外,简单介绍了实验振动... 面形结构大变形的智能检测对太阳能帆板及其他面形结构的振动测试与振动抑制有重要意义.论述了该系统的整体概念、模块构成及需要实现的功能,讨论了研究涉及的振动激励、传感网络、曲面重建及可视化等关键技术.此外,简单介绍了实验振动台的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形结构 变形检测 曲面重建 概念设计 振动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线束机控制系统
12
作者 王文斌 陈伟 樊红朝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83,共4页
线束是构成电路网络的主体,本文首先通过线束加工过程及工序的分析,提出一种高效的分布式线束机控制系统模型,接着对工序单元的智能控制方法及CAN总线通信规则进行阐述,并对具体实现进行了研究,从而设计出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线束机控... 线束是构成电路网络的主体,本文首先通过线束加工过程及工序的分析,提出一种高效的分布式线束机控制系统模型,接着对工序单元的智能控制方法及CAN总线通信规则进行阐述,并对具体实现进行了研究,从而设计出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线束机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方便的实现线束加工异步并行工作,还具有连线简单、开放性好、实时性高等特点。目前已初步应用于P757型实验样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控制 CAN总线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断丝问题优化研究
13
作者 梁荣 樊红朝 王学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55-156,共2页
针对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断丝问题,阐述优化紧丝工艺方案及电特性微调分析,分析电极丝松紧状态,从而准确评估加工质量,进而提出有效优化方案——电极丝微调检测装置并分析其优势。新装置对提高线切割生产效率、加工质量和实现自动调节具... 针对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断丝问题,阐述优化紧丝工艺方案及电特性微调分析,分析电极丝松紧状态,从而准确评估加工质量,进而提出有效优化方案——电极丝微调检测装置并分析其优势。新装置对提高线切割生产效率、加工质量和实现自动调节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断丝问题 紧丝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膜轴承承载性能分析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勤建 杨建玺 樊红朝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1,41,共3页
给出了油膜轴承的设计条件, 以油膜轴承最大承载能力与良好的工作状态作为目标函数, 按承载量最大、发热量最小、摩擦系数最小、轴承长径比最小的分目标函数, 根据各分目标函数在总的目标函数中的分量, 采用线性加权和的形式构成综合目... 给出了油膜轴承的设计条件, 以油膜轴承最大承载能力与良好的工作状态作为目标函数, 按承载量最大、发热量最小、摩擦系数最小、轴承长径比最小的分目标函数, 根据各分目标函数在总的目标函数中的分量, 采用线性加权和的形式构成综合目标函数, 对其进行优化, 并利用实际设计例子进行了验证, 得到满意的效果。同时提出了宽径比系列化的设计思想, 可简化设计过程和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膜轴承 承载性能 参数优化 宽径比系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