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抓住机遇 再上台阶——重庆市果品总公司扭亏在望
1
作者 樊益 《重庆社会科学》 1997年第2期77-77,共1页
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正式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对于拥有三千余万人民的重庆市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对于重组建司已3年的重庆市果品总公司来说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实现扭亏增盈,让效益再上新台阶? 1996年... 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正式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对于拥有三千余万人民的重庆市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对于重组建司已3年的重庆市果品总公司来说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实现扭亏增盈,让效益再上新台阶? 1996年总公司实现总销售2051万元,完成市社下达销售任务计划1600万元的128.18%,较1995年1521.8万元,增长529.2万元,增幅为34.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机遇 重庆市 果品 总公司 重庆直辖市 效益 任务计划 正式通过 增幅 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袂闯市场——记重庆黑马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2
作者 樊益 《重庆社会科学》 1996年第5期79-63,共2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未来企业的竞争以雄厚的资金,科学的管理,注重市场信息,产品质量,运用灵活的经营策略等方面为取胜重点,谁把握得好,谁就有成功的可能。新近成立的重庆黑马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就是以此作为企业生存发展之本的,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未来企业的竞争以雄厚的资金,科学的管理,注重市场信息,产品质量,运用灵活的经营策略等方面为取胜重点,谁把握得好,谁就有成功的可能。新近成立的重庆黑马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就是以此作为企业生存发展之本的,在竞争中,已独领风骚。 1994年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重庆 经营策略 企业生存发展 市场信息 市场经济 产品质量 竞争 深入发展 年生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的反抗者——《呼啸山庄》中希克厉形象分析
3
作者 樊益 《重庆社会科学》 1996年第1期61-64,共4页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呼啸山庄》是她唯一的小说。艾米莉生活与创作的时代,英国资本主义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同时,阶级矛盾也日益激化,群众运动风起云涌:1834年的争取改善工厂条件和反对济贫法的斗争;1836...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呼啸山庄》是她唯一的小说。艾米莉生活与创作的时代,英国资本主义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同时,阶级矛盾也日益激化,群众运动风起云涌:1834年的争取改善工厂条件和反对济贫法的斗争;1836—1848年的宪章运动……这些斗争都以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西区为中心。艾米莉一家住在约克郡西区高地边缘一座乡村牧师的住宅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希克厉 艾米莉 约克郡 英国资本主义 宪章运动 阶级矛盾 勃朗特 形象分析 小说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星,从这里升起
4
作者 樊益 《重庆社会科学》 1996年第3期76-77,共2页
三年前,“白丽”不过是由冯小红、冯小苏、杨华彩三人组成的加工衣服的小集体,没有自己的厂房,两台家用缝纫机,的确寒伧。 可是如今,你若到位于望龙门下洪学街石灰仓的重庆白丽制衣厂去看看,一定惊喜地发现,“白丽”是石灰仓展翅的一只... 三年前,“白丽”不过是由冯小红、冯小苏、杨华彩三人组成的加工衣服的小集体,没有自己的厂房,两台家用缝纫机,的确寒伧。 可是如今,你若到位于望龙门下洪学街石灰仓的重庆白丽制衣厂去看看,一定惊喜地发现,“白丽”是石灰仓展翅的一只凤。无论是气派的办公楼,先进的设备,还是生产的规模,产品的质量,以及科学的管理和市场信息的积累,白丽都不能与建立时同日而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缝纫机 市场信息 重庆 办公楼 灰仓 小集体 衣服 质量 新星 龙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科技生效益——重庆磨床厂发展记略
5
作者 樊益 《重庆社会科学》 1996年第2期79-79,共1页
重庆磨床厂系机械部定点生产万能外圆磨床的专业厂家,迄今已有30多年历史。主要生产M1420D系列、M1080B等26大类型各种规格的磨床和汽车、摩托车零件加工的专用机床及C6128车床。
关键词 摩托车 成型磨床 万能外圆磨床 定点生产 专用机床 年产值 重庆 零件加工 汽车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凭着一份情 托起一个厂——记重庆无线电十一厂厂长李德民
6
作者 樊益 《重庆社会科学》 1996年第4期77-78,65,共3页
三十九的李厂长,中等身材,但很结实,脸上始终挂有微笑,让人一见就觉得是个可亲可敬的人,别看他貌不惊人,治厂却有自己的道道,几年时间就把一个连续十三年亏损的厂子给搞活了,而且利税逐年上涨。 作为高七五级的优秀毕业生,在当时本该下... 三十九的李厂长,中等身材,但很结实,脸上始终挂有微笑,让人一见就觉得是个可亲可敬的人,别看他貌不惊人,治厂却有自己的道道,几年时间就把一个连续十三年亏损的厂子给搞活了,而且利税逐年上涨。 作为高七五级的优秀毕业生,在当时本该下农村锻炼,由于身体原因,留在重庆。可以顶替父亲工作到国营企业的他,为了学习技术放弃“铁饭碗”进了集体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毕业生 重庆 铁饭碗 学习技术 无线电 国营企业 集体企业 农村 中等 劳动纪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闯破难关入胜境——记重庆无线电十一厂
7
作者 樊益 《重庆社会科学》 1995年第5期80-49,共2页
大浪淘尽,群山为胜;千古风流,新人代出。长江之滨、渝水之南,有一个电子界的决策人——李德民。他带领重庆无线电十一厂一班人,踏着两江的神韵,把金铃牌喇叭推向神州。 1992年。
关键词 无线电 重庆 渝水 长江 喇叭 子界 新人 决策人 经济效益 技术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勇于开拓 大展宏图——记重庆北岸纸制品厂厂长饶兴弘
8
作者 樊益 《重庆社会科学》 1995年第6期80-80,共1页
市场经济的运行,为每一个企业都提供了一个参与竞争求发展的机会,哪个企业能重信息、抓市场,重信誉、抓产品,那么,这个企业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做好这一切。
关键词 纸制品 重庆 市场经济 决策者 竞争 经济效益 渝北区 开发产品 收集信息 行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