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的丧失与身份的显隐——作为消解《罪与罚》的一条路径
1
作者 樊瑞凯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9期101-102,共2页
当拉斯柯尼科夫抱住索尼娅痛哭流涕时,他明白只有“爱”才能让自己复活,也只有当生活代替推理,主动放弃自己,就像陀氏所称的那样,自己的“罪”就能得到消解,而“罚”也才能得以执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这部小说以颇具争... 当拉斯柯尼科夫抱住索尼娅痛哭流涕时,他明白只有“爱”才能让自己复活,也只有当生活代替推理,主动放弃自己,就像陀氏所称的那样,自己的“罪”就能得到消解,而“罚”也才能得以执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这部小说以颇具争议性的犯罪议题,细腻深刻的犯罪心理刻画,引人入胜。陀氏在貌似客观陈述案件的同时,道出主人公犯罪前后的迷顿,并从总体层面提出了自己的“救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与罚》 消解 陀思妥耶夫斯基 路径 丧失 心理刻画 客观陈述 索尼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