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队列管理中的智能分组丢弃新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任丰原 林闯 +1 位作者 魏丫丫 樊燕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A期1933-1937,共5页
主动队列管理通过网络中间节点有控制的分组丢弃实现了较低的排队延时和较高的有效吞吐量,是TCP端到端拥塞控制近来研究的一个技术热点.已有的大多数算法在判定分组丢弃时大都沿袭了RED的概率丢弃机制,具有一定计算复杂度的随机数生成... 主动队列管理通过网络中间节点有控制的分组丢弃实现了较低的排队延时和较高的有效吞吐量,是TCP端到端拥塞控制近来研究的一个技术热点.已有的大多数算法在判定分组丢弃时大都沿袭了RED的概率丢弃机制,具有一定计算复杂度的随机数生成过程不利于路由器性能的优化.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定义了拥塞指数这一新的测度变量来量化描述网络的拥塞状态.接着,利用模糊逻辑设计了一种新的智能分组丢弃机制,离线的合成推理使得分组丢弃的判定仅需要简单的查表操作和比较运算即可完成,为优化路由器的性能提供了便利.数字仿真的结果表明:智能分组丢弃机制的性能优于经典的RED算法,控制队列的能力强,鲁棒性好,稳定工作域大,能很好地抵抗突发性和非弹性业务的干扰,适合工作在瞬息万变的动态网络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模糊逻辑 分组丢弃 主动队列管理 计算机网络 TCP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与小学4~6年级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交叉滞后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谢其利 郑惠珍 +4 位作者 江光荣 任志洪 樊燕飞 刘加怀 张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20-1132,共13页
为探讨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1个学年中,采用问卷法对1407名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3次追踪测量。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1)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启动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T1时的班主任协商... 为探讨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1个学年中,采用问卷法对1407名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3次追踪测量。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1)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启动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T1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能显著减少T2时的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提升T2时的师生关系亲密和降低T2时的师生关系冲突,进而显著影响T3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2)学生外化问题行为驱动消极的相互作用过程,T1时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能显著减少T2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降低T2时的师生关系亲密和增加T2时的师生关系冲突,进而显著影响T3时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师生关系和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研究结果支持动态相互作用模型,提示班主任在警醒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负面驱动作用的同时,可有意识地利用协商管理行为的积极驱动作用干预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 学生外化问题行为 师生关系 相互作用关系 交叉滞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