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巨龙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1
作者 康旭 谢富伟 +11 位作者 丁帅 龚建生 樊炳良 周敖日格勒 孙杨 何逸飞 贾敏 徐煜昕 邱泽航 曹润 刘诗语 张家璇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6,共9页
巨龙铜矿床位于拉达克—冈底斯—下察隅岩浆弧东段南缘,是我国首个单体铜金属资源量超过2000万t的世界级斑岩型铜矿床。最新勘查成果显示巨龙铜矿是由驱龙铜矿和荣木错拉铜矿组成的一个完整斑岩成矿系统。结合矿区2020年以来的补充勘探... 巨龙铜矿床位于拉达克—冈底斯—下察隅岩浆弧东段南缘,是我国首个单体铜金属资源量超过2000万t的世界级斑岩型铜矿床。最新勘查成果显示巨龙铜矿是由驱龙铜矿和荣木错拉铜矿组成的一个完整斑岩成矿系统。结合矿区2020年以来的补充勘探成果,开展了巨龙铜矿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和矿体模型,总结和探讨了矿床成因,分析了矿区找矿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巨龙铜矿发育于近EW向逆冲断裂带与SN向正断层系统交汇部位的中新世复式岩体中,主要赋矿岩体为二长花岗斑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矿体在平面上呈近似圆形,空间上呈厚大柱状体,产状近直立,铜品位由浅部向深部逐渐降低;围岩蚀变以发育大量硬石膏、泥化蚀变叠加显著为特征;巨龙铜矿是典型的碰撞型斑岩铜矿成矿系统,降温可能是铜发生大规模沉淀的主要因素。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以Leapfrog三维地质建模软件为平台,通过隐式建模方法构建了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和三维矿体模型,并结合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认为巨龙铜矿体北侧及东侧深部未封闭,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此外,该矿北西方向串珠状低磁异常区及北侧默龙玛矿段也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有望取得新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斑岩型 地质特征 Leapfrog三维地质建模 找矿前景 找矿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多弄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樊炳良 钟康惠 +5 位作者 白涛 冯德新 于涛 杨成业 白荣龙 丁国玺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4期94-95,共2页
西藏洛隆县纳多弄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复式缝合系,嘉玉桥变质地体,矿区主要出露上三叠统孟阿雄群二组(T3ma2)和侏罗系罗冬群第一岩组(Jld1);矿区内发育一系列NW—SE向断裂构造,其中,F1断裂属导矿、容矿构造。结合矿区地质特... 西藏洛隆县纳多弄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复式缝合系,嘉玉桥变质地体,矿区主要出露上三叠统孟阿雄群二组(T3ma2)和侏罗系罗冬群第一岩组(Jld1);矿区内发育一系列NW—SE向断裂构造,其中,F1断裂属导矿、容矿构造。结合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分析了该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作用,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层控碳酸盐热液脉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成因机制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汤不拉铜钼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涛 王乾 +5 位作者 钟康惠 樊炳良 杨成业 张磊 韩飞 翟静波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11期133-134,共2页
汤不拉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东段的火山岩浆弧中,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岩成矿时间基本集中于喜山期,形成作用主要与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到拉萨地体下有关。矿区有前奥陶系松多岩群(An Os)和岩浆岩出露,断裂构造较发育,蚀变类型... 汤不拉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东段的火山岩浆弧中,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岩成矿时间基本集中于喜山期,形成作用主要与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到拉萨地体下有关。矿区有前奥陶系松多岩群(An Os)和岩浆岩出露,断裂构造较发育,蚀变类型多样。结合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建立了汤不拉铜钼矿床的成矿模式,为区内进行成矿预测及建立区域成矿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成因机制 成矿预测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母拉同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樊炳良 冯德新 白涛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11期35-40,50,共7页
母拉同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北东侧边界处,属三江成矿带中北段,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分别从地层、构造、岩浆岩、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等方面总结了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分析了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及岩石地球化... 母拉同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北东侧边界处,属三江成矿带中北段,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分别从地层、构造、岩浆岩、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等方面总结了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分析了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剖面特征,总结了矿床控矿因素。研究表明:(1)母拉同铅锌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区内NW向2组次级断裂破碎带的交汇部位为主要的容矿空间;(2)成矿有利地段具有明显的Ag、As、Cu、Pb、Sb、Sn等元素异常组合,且异常浓集中心较为突出;(3)成矿物质来源与超基性岩块无明显的成因联系,而与中酸性闪长玢岩脉存在成因关系;(4)硅化、褐铁矿化为矿区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地表铅锌矿(化)体露头、褐铁矿带为矿区的直接找矿标志;(5)矿石以侵染状、脉状为主,团块状、角砾状矿石主要分布于破碎带中。上述分析对于进一步在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东段寻找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三江成矿带 水系沉积物测量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察隅县那阿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9
5
作者 樊炳良 吝路军 马子奇 《现代矿业》 CAS 2017年第9期18-23,共6页
西藏察隅县那阿钨多金属矿位于班戈—伯舒拉岭—腾冲W-Sn-Cu-Au成矿带东侧,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良好。结合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分别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方面分析、归纳了矿区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并对矽卡岩型白... 西藏察隅县那阿钨多金属矿位于班戈—伯舒拉岭—腾冲W-Sn-Cu-Au成矿带东侧,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良好。结合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分别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方面分析、归纳了矿区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并对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成矿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那阿矽卡岩型白钨矿床是在碰撞增生造山成矿作用下形成的。分析结果对于在该区进一步开展钨多金属矿找矿勘探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多金属矿 矽卡岩 白钨矿 地质特征 成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纽多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新 冯德新 +3 位作者 樊炳良 罗拉次旺 嘎桑顿珠 易金龙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11期57-60,共4页
西藏东部纽多地区石墨矿主要赋存于晚二叠世细粒花岗岩中,属晶质石墨矿,其产状总体呈脉状、透镜状。为探明该矿地质特征,通过对矿区矿体地质特征研究和电镜扫描,表明石墨矿固定碳含量较高,达到工业品位以上,矿石质量相对较好,有望达到... 西藏东部纽多地区石墨矿主要赋存于晚二叠世细粒花岗岩中,属晶质石墨矿,其产状总体呈脉状、透镜状。为探明该矿地质特征,通过对矿区矿体地质特征研究和电镜扫描,表明石墨矿固定碳含量较高,达到工业品位以上,矿石质量相对较好,有望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结合区域背景和该地区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区内下石炭统卡贡地层中的含煤层为其提供了碳质来源,受晚二叠世细粒花岗岩侵位、同化影响在其接触带形成岩浆混染型石墨矿,之后为早三叠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改造,呈脉状、透镜状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矿 地质特征 成因 矿床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