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氧化锌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山 应仔祥 +1 位作者 吴泳江 樊汶樵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共7页
锌作为人和动物机体中多种蛋白质的必要组分,是调控生理功能最多的一种微量元素。纳米氧化锌虽然是无机纳米材料,但作为一种优良锌源,在改善畜禽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营养物消化吸收和提高肠道健康状况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 锌作为人和动物机体中多种蛋白质的必要组分,是调控生理功能最多的一种微量元素。纳米氧化锌虽然是无机纳米材料,但作为一种优良锌源,在改善畜禽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营养物消化吸收和提高肠道健康状况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纳米氧化锌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也显示出潜力,可以有效减少畜禽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环境质量。文章对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应用于饲料添加剂中的效果,对畜禽的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在畜禽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畜禽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环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渣的功能及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2
作者 谢山 吴泳江 +3 位作者 杨钦麟 封孝兰 高万强 樊汶樵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46,共7页
柑橘渣是柑橘加工产生的副产物,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柑橘渣富含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多种膳食纤维,能够有效促进反刍动物瘤胃和肠道菌群稳态。柑橘渣中还具有丰富的柑橘类黄酮(橙皮苷、橙皮素和柚皮苷等)、精油、维生素等... 柑橘渣是柑橘加工产生的副产物,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柑橘渣富含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多种膳食纤维,能够有效促进反刍动物瘤胃和肠道菌群稳态。柑橘渣中还具有丰富的柑橘类黄酮(橙皮苷、橙皮素和柚皮苷等)、精油、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展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等功效。将柑橘渣添加在反刍动物饲粮中替代部分玉米、麦麸、豆粕等粮食作物,既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能积极响应国家非粮饲料替代行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在总结柑橘渣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柑橘渣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包括对生长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等的影响,为柑橘渣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渣 反刍动物 抗氧化 抗炎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隆人工养殖大鲵重金属富集分析与食用评价
3
作者 董悦玲 蔡明成 +7 位作者 兰宗宝 李晓英 朱启红 秦凤 喻恒 刘菊梅 司万童 樊汶樵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44-3452,共9页
【目的】研究武隆大鲵养殖环境质量及其食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为大鲵的清洁生产及其品质提升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武隆大鲵养殖基地水体,以及1龄、3龄大鲵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铜(Cu)、铅(Pb)、锌(Zn... 【目的】研究武隆大鲵养殖环境质量及其食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为大鲵的清洁生产及其品质提升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武隆大鲵养殖基地水体,以及1龄、3龄大鲵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铜(Cu)、铅(Pb)、锌(Zn)、铬(Cr)、镍(Ni)、锰(Mn)重金属含量,分析重金属迁移富集特征。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利用生物富集系数(BCF)、生物积累系数(BAF)、目标危害系数(THQ)和总目标危害系数(TTHQ)对食用大鲵各组织器官的潜在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基地养殖水体和大鲵肌肉、肝脏中Cu、Pb、Zn、Cr、Ni、Mn平均含量分别为0.0030、0.0280、0.0008、0.0030、0.0105、0.0061 mg/L和1.0002、0.3616、8.3566、0.0230、0.0075、0.1982 mg/kg,均未超出我国食品质量标准值,养殖水体无明显重金属污染;但大鲵肌肉和肝脏中的Pb含量超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及欧盟委员会的限量值(0.3 mg/kg),存在Pb污染风险。大鲵肌肉和肝脏组织对Zn和Cu的富集能力较强,且Zn的BCF随大鲵的年龄增长而增加;与肌肉相比,肝脏的富集能力更强,食用风险更大。THQ和TTHQ均小于1,食用大鲵各组织无明显的健康风险,但Pb对TTHQ的贡献率较大。【结论】武隆养殖基地大鲵的食用对人群无明显的重金属危害风险,食用安全性高;但应加强对养殖水体Pb的来源控制和大鲵体内Pb的监测,有助于重庆武隆大鲵食用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隆大鲵 重金属污染 健康风险 目标危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在缓解动物热应激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应仔祥 谢山 +4 位作者 杨钦麟 吴泳江 蔡明成 封孝兰 樊汶樵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8-44,共7页
动物受到高温刺激,身体正常的热平衡被破坏,容易发生热应激,轻则表现为生产性能、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重则引起急性死亡,给动物养殖业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硒是动物机体发挥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抑菌、抗寄... 动物受到高温刺激,身体正常的热平衡被破坏,容易发生热应激,轻则表现为生产性能、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重则引起急性死亡,给动物养殖业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硒是动物机体发挥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抑菌、抗寄生虫、抗病毒等功能。纳米硒(selenium nanoparticles,SeNPs)相较于其他形式的硒具有更低毒性和更高生物学活性,更易被吸收,在缓解动物热应激方面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文章就热应激对动物机体所造成的影响及SeNPs的生物学功能、相关的合成技术、在动物热应激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SeNPs在缓解动物热应激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纳米硒 动物 生物学功能 合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鲵主要传染病病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樊汶樵 孙志芳 +4 位作者 杨帆 姜玉松 李晓英 孙翰昌 徐敬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76,共4页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名“娃娃鱼”,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也是我国珍稀名贵特产,已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中。自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环境人为破坏、过度捕捞等原因,大鲵栖息地范围严重缩小,自...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名“娃娃鱼”,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也是我国珍稀名贵特产,已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中。自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环境人为破坏、过度捕捞等原因,大鲵栖息地范围严重缩小,自然资源数量急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传染病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病原 两栖动物 人为破坏 过度捕捞 资源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淋巴外渗的诊治 被引量:2
6
作者 樊汶樵 颜其贵 +2 位作者 曹洪志 王英柱 林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淋巴外渗 诊治 封闭疗法 疙瘩 青霉素 链霉素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鲵“烂脚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樊汶樵 孙翰昌 +4 位作者 姜玉松 徐敬明 蒋丽琳 赵满春 吴宝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3,共4页
为了解重庆地区部分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养殖场流行"烂脚病"的病因,对患"烂脚病"中国大鲵进行剖检后,在其肺部分离到一株优势菌CQWU2013,对该优势菌进行致病性实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 r DNA测序和药... 为了解重庆地区部分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养殖场流行"烂脚病"的病因,对患"烂脚病"中国大鲵进行剖检后,在其肺部分离到一株优势菌CQWU2013,对该优势菌进行致病性实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 r DNA测序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中国大鲵"烂脚病"是由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mobilis)引起的,该菌为短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生理生化特性符合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指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6%;药敏实验显示该菌对部分青霉素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糖肽类药物耐药,对供试的20种药物中有7种药物出现明显的耐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烂脚病”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在动物疫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曹洪志 颜其贵 +3 位作者 郭万柱 樊汶樵 肖雪 李成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7,共3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已经建立20余年.在这20多年里.它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工具性作用和旺盛的生命力。PCR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带动了自身的发展.而PCR的发展又产生...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已经建立20余年.在这20多年里.它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工具性作用和旺盛的生命力。PCR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带动了自身的发展.而PCR的发展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应用.多重PCR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在疾病的诊断方面.人们一直在梦想寻找一种高度特异、敏感和简便的方法能同时将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一次性地得到确诊.多重PCR技术的出现。无疑使之成为了可能。它不仅使疾病在分子水平上得到了确诊.而且在类症鉴别上具有其他诊断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技术 疫病诊断 应用 聚合酶链式反应 动物 生命科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花、茎、叶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45
9
作者 李晓英 薛梅 樊汶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2-147,共6页
比较蓝莓花、嫩茎、嫩叶及老叶总多酚、总黄酮、原花青素的含量,并研究其抗氧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嫩叶中总多酚含量最高,为43.77 mg GAE/g(以干质量计,下同),分别是花、嫩茎和老叶的3.45、1.42、1.12倍;老叶中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最... 比较蓝莓花、嫩茎、嫩叶及老叶总多酚、总黄酮、原花青素的含量,并研究其抗氧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嫩叶中总多酚含量最高,为43.77 mg GAE/g(以干质量计,下同),分别是花、嫩茎和老叶的3.45、1.42、1.12倍;老叶中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为68.01 mg RE/g、23.29 mg CAE/g,分别是花的2.57倍和4.61倍、嫩茎的1.79倍和1.23倍、嫩叶的1.03倍和1.98倍。抗氧化性能中,老叶的铁还原能力最大,其次是嫩茎和花,嫩叶较差;清除·OH的能力为嫩茎>嫩叶>花>老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为嫩茎>嫩叶>老叶>花甲醇提取物,均高于对照品;蓝莓各部分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总抗氧化能力次之,清除·OH能力和铁还原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多酚 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杆菌感染棘腹蛙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宝红 樊汶樵 +3 位作者 姜玉松 张婷 孙翰昌 徐敬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7-99,共3页
棘腹蛙又名石坑、石蛙等,隶属无尾目、蛙科、棘蛙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1],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以及甘肃等省[2]。由于环境污染严重、野生栖息地遭受破坏、人类大肆捕杀,棘腹蛙野生种群数量大量减少[3]。为保护其野生资源... 棘腹蛙又名石坑、石蛙等,隶属无尾目、蛙科、棘蛙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1],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以及甘肃等省[2]。由于环境污染严重、野生栖息地遭受破坏、人类大肆捕杀,棘腹蛙野生种群数量大量减少[3]。为保护其野生资源,同时满足市场需求,棘腹蛙的人工养殖逐渐受到重视。2014年以来,重庆地区部分养殖场出现大量棘腹蛙出血死亡的病例,给棘腹蛙养殖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金黄杆菌 野生种群 棘蛙 人工养殖 无尾目 蛙科 药敏试验 革兰染色镜检 平均体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肖雪 颜其贵 +9 位作者 欧洋 曹洪志 樊汶樵 李冰 赖维莉 张传斌 周磊 冯婷 林涛 刘亚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6-109,共4页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是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的病毒中毒力最强的病毒,严重危害着我国淡水渔业的养殖。基因组由11条分节段dsRNA组成,编码11种结构多肽。GCRV能够合成内源性RNA聚合酶,在体外转录。总结了近20年来我国在GCRV...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是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的病毒中毒力最强的病毒,严重危害着我国淡水渔业的养殖。基因组由11条分节段dsRNA组成,编码11种结构多肽。GCRV能够合成内源性RNA聚合酶,在体外转录。总结了近20年来我国在GCRV形态结构、理化特性、培养特性、分子生物学以及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GCRV的重要酶类作为RNA干涉靶基因的思路。由于中和效价最高的蛋白基因M6在毒株中具有相对保守性,初步确认了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开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 DSRNA 理化特性 培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腹蛙“水肿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晓英 罗洁 +4 位作者 杜孝田 龙方伟 胡凯 徐敬明 樊汶樵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6-119,共4页
为了解重庆地区部分棘腹蛙养殖场"水肿病"病因,并对该病的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采集了10只具有"水肿病"典型症状的2岁龄棘腹蛙成蛙,剖检后从其主要病变组织分离细菌;对分离的优势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和回归致病... 为了解重庆地区部分棘腹蛙养殖场"水肿病"病因,并对该病的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采集了10只具有"水肿病"典型症状的2岁龄棘腹蛙成蛙,剖检后从其主要病变组织分离细菌;对分离的优势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和回归致病性试验,同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rDNA序列测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病蛙腹腔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并命名为CQWU201501,该菌为革兰阴性无芽胞短杆菌,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符合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指标,16SrDNA序列与弗氏柠檬酸杆菌同源性高达99.5%;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药物敏感。综上所述,棘腹蛙"水肿病"是由弗氏柠檬酸杆菌引起的;该菌对供试的16种药物敏感,仅对头孢唑啉和复方新诺明2种药物耐药,生产上可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水肿病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肺炎克雷伯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晓英 周卫平 樊汶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28-632,共5页
为确定从患病大鲵分离鉴定到的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大鲵的致病性,本研究采用比色法和平板扩散法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条件及胞外产物进行研究,并对人工感染该菌的大鲵主要靶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 为确定从患病大鲵分离鉴定到的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大鲵的致病性,本研究采用比色法和平板扩散法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条件及胞外产物进行研究,并对人工感染该菌的大鲵主要靶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最适宜在37℃、pH7.5和1.0%NaCl浓度的条件下生长;其胞外产物具有脂肪酶、蛋白酶、卵磷脂酶活性,无淀粉酶、明胶酶、脲酶及溶血活性;感染该菌后大鲵各器官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其中以肝炎和坏死性脾炎最为明显。本研究确定了肺炎克雷伯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分析了其胞外产物主要成分,并对其感染大鲵后主要靶器官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探究,为该菌的有效防控与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肺炎克雷伯菌 胞外酶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克隆与真核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兵 王红宁 +1 位作者 张毅 樊汶樵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6-522,共7页
为了研究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生物学功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刀豆蛋白(ConA)刺激的四川山地乌骨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GM-CSF基因,进一步通过PCR等方法将该基因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 为了研究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生物学功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刀豆蛋白(ConA)刺激的四川山地乌骨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GM-CSF基因,进一步通过PCR等方法将该基因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CI-GM-CSF,将pCI-GM-CSF转染COS-7细胞,提取表达产物进行活性检测.序列测定表明,四川山地乌骨鸡GM-CSF全基因长为435 bp,编码14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公布的瓦赫宁鸡GM-CSF基因(AJ62174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5.1%,与其他哺乳动物GM-CSF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低于30%.骨髓细胞增殖实验证实四川山地乌骨鸡GM-CSF能明显促进鸡骨髓细胞的增殖.以上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克隆了四川山地乌骨鸡GM-CSF基因,证实四川山地乌骨鸡GM-CSF重组蛋白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四川山地乌骨鸡 真核表达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SCQ株结构蛋白基因核酸序列分析及其氨基酸序列推导 被引量:2
15
作者 颜其贵 郭万柱 +6 位作者 欧洋 张焕容 袁孟伟 王晓玉 樊汶樵 赖维莉 张传斌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4期55-59,共5页
以重庆分离病毒株PRRSV-SCQ构建的包含SCQ株ORF2、ORF3、ORF4、ORF5、ORF6和ORF7 6个结构蛋白基因的cDNA文库质粒pRSF2、pRSF3、pRSF4、pRSF5、pRSF6和pRSF7为基础材料,通过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核酸序列分析。测序结果表明,... 以重庆分离病毒株PRRSV-SCQ构建的包含SCQ株ORF2、ORF3、ORF4、ORF5、ORF6和ORF7 6个结构蛋白基因的cDNA文库质粒pRSF2、pRSF3、pRSF4、pRSF5、pRSF6和pRSF7为基础材料,通过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核酸序列分析。测序结果表明,文库质粒DNA中分别含有PRRSV-SCQ株中为结构蛋白编码的阅读框ORF2、ORF3、ORF4、ORF5、ORF6和ORF7的完全序列,其起始密码子均为ATG,终止密码子分别为TGA、TAG、TGA、TAG、TAA和TGA。阅读框ORF2的cDNA片段长度为721 bp,ORF3的cDNA片段长度为764 bp,ORF4的cDNA片段长度为547 bp,ORF5的cDNA片段长度为621 bp,ORF6的cDNA片段长度为509 bp,ORF7的cDNA片段长度为436 bp。推导的蛋白质序列中,GP2、GP3、GP4、GP5、M和N蛋白的氨基酸数量分别为258,254,178,200,174 aa和123aa。每条多肽链都以甲硫氨酸为起始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CQ株 结构基因 氨基酸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重庆WL3-X2分离株灭活疫苗对大鲵的免疫保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翰昌 杨帆 樊汶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39-742,共4页
为评估重庆地区分离的嗜气单胞菌WL3-X2分离株对大鲵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嗜水气单胞菌WL3-X2分离株经福尔马林灭活,作为免疫原,通过腹腔注射途径间隔2周两次免疫健康大鲵,并检测其体内血清抗体、溶菌酶、补体C3及其免疫保护效应。... 为评估重庆地区分离的嗜气单胞菌WL3-X2分离株对大鲵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嗜水气单胞菌WL3-X2分离株经福尔马林灭活,作为免疫原,通过腹腔注射途径间隔2周两次免疫健康大鲵,并检测其体内血清抗体、溶菌酶、补体C3及其免疫保护效应。结果显示,免疫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能够显著提高大鲵血清抗体滴度、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首免35 d后这3项指标均达到峰值。此外,对初免4周后的大鲵经肌肉注射0.2 mL浓度为1.0×10^8 cfu/mL剂量的嗜水气单胞菌WL3-X2分离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6.7 %。本研究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地方分离株灭活菌对大鲵具有显著免疫保护效力,可以作为大鲵预防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嗜水气单胞菌 灭活疫苗 相对免疫保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兵 王红宁 +2 位作者 张毅 张安云 樊汶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5-729,共5页
通过PCR方法扩增不含信号肽的鸡GM-CSF成熟蛋白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32GM-CSF,通过IPTG诱导重组鸡GM-CSF蛋白表达,经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用MTT法检测表达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并制备兔抗鸡GM-CSF多... 通过PCR方法扩增不含信号肽的鸡GM-CSF成熟蛋白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32GM-CSF,通过IPTG诱导重组鸡GM-CSF蛋白表达,经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用MTT法检测表达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并制备兔抗鸡GM-CSF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p32GM-CSF原核表达质粒,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约34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目的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与制备的抗鸡GM-CSF抗体特异性结合。MTT试验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明显增强鸡骨髓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chGM-CSF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拥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这将为进一步研究鸡GM-CSF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原核表达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腹蛙皮肤抗菌肽Cathelicidin-Pb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玉松 张文琪 +1 位作者 樊汶樵 徐敬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30,共5页
基于棘腹蛙(Paa boulengeri)皮肤转录组数据库,釆用RT-PCR方法从棘腹蛙皮肤组织中克隆到了编码Cathelicidin-Pb前体的核苷酸序列,其完整ORF长度为441 bp,编码146个氨基酸残基。通过信号肽预测和结构域查找比对,发现Cathelicidin-Pb前体... 基于棘腹蛙(Paa boulengeri)皮肤转录组数据库,釆用RT-PCR方法从棘腹蛙皮肤组织中克隆到了编码Cathelicidin-Pb前体的核苷酸序列,其完整ORF长度为441 bp,编码146个氨基酸残基。通过信号肽预测和结构域查找比对,发现Cathelicidin-Pb前体包含N端20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101个氨基酸残基的中间间隔区(cathelin结构域)和25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抗菌肽。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适度高温范围内,皮肤组织中Cathelicidin-Pb的表达随着生长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但是当环境温度超过27℃后,其表达量急剧降低;Cathelicidin-Pb主要在皮肤组织中表达,在肌肉组织和血液组织的表达量较低。这些结果为棘腹蛙养殖过程中疾病控制及Cathelicidin-Pb抗菌肽的后续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Paa boulengeri) 抗菌肽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棘腹蛙“白内障”的病原分离鉴定 被引量:10
19
作者 廖冰洁 樊汶樵 +4 位作者 周莉 张毅 陈弟诗 孙志芳 吴宝红 《湖北畜牧兽医》 2014年第8期8-11,共4页
在患"白内障"棘腹蛙眼部、口腔和胃部分离到一株圆形或椭圆形、葡萄状堆积的革兰氏阳性菌,经培养特性观察和致病性实验,确定候选菌株CQWU201401为"白内障"的病原;通过针对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测序... 在患"白内障"棘腹蛙眼部、口腔和胃部分离到一株圆形或椭圆形、葡萄状堆积的革兰氏阳性菌,经培养特性观察和致病性实验,确定候选菌株CQWU201401为"白内障"的病原;通过针对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测序鉴定结果判定该候选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药敏纸片法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在10种药物中的仅对四环素有耐药现象;针对该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为临床上防治该病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白内障”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NA-seq技术分析棘腹蛙编码区微卫星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玉松 樊汶樵 徐敬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0,共7页
棘腹蛙Paa boulengeri的遗传研究和基因组信息比较匮乏,致使可有效利用的分子标记非常有限。以棘腹蛙RNA-seq高通量测序数据为基础进行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大规模发掘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在121.6 Mb的棘腹蛙转录组序列中发现微卫星位点3... 棘腹蛙Paa boulengeri的遗传研究和基因组信息比较匮乏,致使可有效利用的分子标记非常有限。以棘腹蛙RNA-seq高通量测序数据为基础进行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大规模发掘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在121.6 Mb的棘腹蛙转录组序列中发现微卫星位点3165个,包含于3034条Contig序列中。在筛选到的1~6碱基重复核心的微卫星中,单碱基重复核心的比例最高,之后为三碱基、二碱基、四碱基、六碱基和五碱基重复核心,分别占29.0%、25.2%、21.7%、10.0%、10.0%和3.0%。其中A/T、AC/GT、AGG/CCT、ACAT/ATCT、AAAAT/ATTTT和AAAAAG/CTTTTT分别是单碱基、二碱基、三碱基、四碱基、五碱基、六碱基重复类型中对应的优势重复单元。棘腹蛙编码区微卫星多为重复长度小于24 bp的短序列,长度大于24 bp的微卫星仅占总数的0.92%。对编码区微卫星的侧翼序列分析发现,微卫星侧翼序列的GC含量显著低于转录组整体GC含量,且在含有微卫星上下游侧翼序列的Contig中,71.9%的序列可以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出含有微卫星序列的位点。研究结果为棘腹蛙的遗传研究和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序列信息和标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棘腹蛙 微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