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D-Calbindin D28K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穿膜功能的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樊永峰 吕传真 +1 位作者 乔健 任惠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4,F002,共5页
目的 构建融合蛋白PTD CalbindinD2 8K(CaBP2 8)的表达质粒 ,并进行诱导表达、纯化 ,在体外初步鉴定其跨膜转运功能。方法 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 ,反转录后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扩增编码CaBP2 8的全长cD NA序列 ,重组入 pET 32a及含... 目的 构建融合蛋白PTD CalbindinD2 8K(CaBP2 8)的表达质粒 ,并进行诱导表达、纯化 ,在体外初步鉴定其跨膜转运功能。方法 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 ,反转录后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扩增编码CaBP2 8的全长cD NA序列 ,重组入 pET 32a及含有PTD的pTransVector表达载体中 ,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 1(DE3) ,构建重组体的表达菌株。IPTG诱导表达后 ,以NTA Ni亲和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 ,SDS PAGE以及Westernblot鉴定。纯化的CaBP2 8及PTD CaBP2 8用FITC标记 ,分别以一定的浓度孵育体外培养的cos7细胞 ,最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者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并用流式细胞仪 (FCM)做定量分析。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含有及不含有PTD的CaBP2 8表达载体 ,插入片断 783bp ,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 30 0 0 0、5 0 0 0 0 ,经Weternblot鉴定 ,与抗CaBPD2 8K抗体均有特异性反应。孵育培养的cos7细胞后 ,CaBP2 8 FITC仅少量吸附于细胞膜表面 ,而PTD CaBP2 8 FITC则分布于胞质内 ;FCM定量分析发现 ,细胞荧光强度随着目的蛋白的孵育浓度或孵育时间增加而增加 ,并且孵育时间为 1h时荧光达到最强。结论 重组PTD CaB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D-Calbindin D28K融合蛋白 表达 纯化 穿膜功能 鉴定 蛋白质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CM1基因8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分析及704insT新插入突变位点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嵘 陈衔城 +4 位作者 樊永峰 任惠民 高亮 夏鹰 李晓牧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 分析国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CCA)CCM 1基因8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 收集2 1例ICCA患者及30例正常健康人外周静脉血,进行DNA抽提、PCR扩增8号外显子后直接测序,并与GenBank比较。结果 1例ICCA患者8号外显子在相当于CCM 1... 目的 分析国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CCA)CCM 1基因8号外显子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 收集2 1例ICCA患者及30例正常健康人外周静脉血,进行DNA抽提、PCR扩增8号外显子后直接测序,并与GenBank比较。结果 1例ICCA患者8号外显子在相当于CCM 1基因第70 4、70 5位碱基G和A之间插入碱基T(70 4insT) ,产生移码效应,使得编码的KRIT1蛋白氨基酸序列在第2 4 6位出现终止密码子TAA ,肽链合成提前终止。其余检测均无异常。结论 国人ICCA患者8号外显子存在CCM 1基因的突变,新发现的8号外显子70 4insT插入突变导致编码的KRIT1蛋白功能缺失,与ICCA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CCM1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