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水稻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樊永兴 顾慧萍 许建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57-59,共3页
水稻有害生物的控制及防御是有机水稻生产获得成功的关键,笔者根据现代农业生态原理,以创建稻田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稻田、有害生物、有益生物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为出发点,以水稻健康、安全生长为基础,构建了上海跃进有机水稻有害生物... 水稻有害生物的控制及防御是有机水稻生产获得成功的关键,笔者根据现代农业生态原理,以创建稻田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稻田、有害生物、有益生物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为出发点,以水稻健康、安全生长为基础,构建了上海跃进有机水稻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包括预防技术、预警监测技术、应急防御技术)。同时系统阐述了生态控制技术的内涵和方法,在有机水稻生产上推广实施,可确保有机水稻高产、优质、安全、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水稻 有害生物 天敌保护作用 生态控制 稻田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06-135超高产群体形成特征及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国江 顾树平 +6 位作者 张汉强 张建汉 张强 韩才明 樊永兴 丁锦锋 李春燕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2期122-126,共5页
为探索小麦06-135的超高产群体形成特征及配套栽培技术,通过高产攻关田和播期、密度及施氮量等试验,分析高产田产量构成及群体形成特征。结果表明:小麦06-135产量>8 000 kg/hm^2的群体形成特征为穗数435万—475万穗/hm^2,穗粒数44—4... 为探索小麦06-135的超高产群体形成特征及配套栽培技术,通过高产攻关田和播期、密度及施氮量等试验,分析高产田产量构成及群体形成特征。结果表明:小麦06-135产量>8 000 kg/hm^2的群体形成特征为穗数435万—475万穗/hm^2,穗粒数44—46粒/穗,千粒重42—43 g;冬前茎蘖数/最终穗数约1.1,高峰苗/最终穗数约2.0,分蘖成穗率约38.5%,分蘖穗比例约60%。小麦06-135高产栽培的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28日,适宜基本苗为165万株/hm^2,适宜施氮量为307.3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系 播种期 种植密度 施肥试验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苄·丙WP防除直播稻田一年生杂草药效试验简报
3
作者 樊永兴 潘跃东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154-154,156,共2页
杂草危害是影响直播稻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为明确35%苄·丙WP在直播稻田使用的除草效果、杀草谱、使用剂量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等,笔者进行了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直播稻催芽播种后第4天,每667m2用35%苄·丙WP80g,对各种主... 杂草危害是影响直播稻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为明确35%苄·丙WP在直播稻田使用的除草效果、杀草谱、使用剂量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等,笔者进行了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直播稻催芽播种后第4天,每667m2用35%苄·丙WP80g,对各种主要杂草防除效果较高,且对水稻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苄·丙WP 直播稻 杂草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氟虫腈WG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简报 被引量:1
4
作者 樊永兴 顾慧萍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5期144-145,共2页
为给80%氟虫腈WG(锐劲特)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笔者进行了锐劲特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氟虫腈WG(锐劲特)对水稻安全,每667m2剂量以2~3g为宜。
关键词 80%氟虫腈WG(锐劲特) 水稻二化螟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储玉米田间杂草防效试验初报
5
作者 樊永兴 顾慧萍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为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笔者进行了不同药剂化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化除,宜用40%异丙·莠SC2250~3000mL/hm2,兑水900kg/hm2以上均匀喷雾;播后苗前未进行土壤处理的田块,可在苗后玉米4~5叶期进行茎叶处理,每hm2... 为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笔者进行了不同药剂化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化除,宜用40%异丙·莠SC2250~3000mL/hm2,兑水900kg/hm2以上均匀喷雾;播后苗前未进行土壤处理的田块,可在苗后玉米4~5叶期进行茎叶处理,每hm2用4%烟嘧磺隆1125~1500mL,兑水600kg均匀喷雾。这两种方法的防效均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储玉米田 杂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先机^(TM)生态型复混肥(配方506)在大、小麦上肥效试验研究
6
作者 孙国华 樊永兴 +1 位作者 施晓钟 肖斌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120-121,共2页
通过对绿先机生态型复混肥和常规有机复混肥在大麦、小麦上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绿先机生态复混肥能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平均每穗粒数有增加,但与对照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大麦产量平均比对照增产294.15kg/hm2,增幅达3.77%;小麦平均... 通过对绿先机生态型复混肥和常规有机复混肥在大麦、小麦上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绿先机生态复混肥能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平均每穗粒数有增加,但与对照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大麦产量平均比对照增产294.15kg/hm2,增幅达3.77%;小麦平均增产431.10kg/hm2,增幅达5.78%。施用绿先机生态型复混肥能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同时能提高孕穗期叶面积指数,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先机 大麦 小麦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