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树花多糖的复合酶-微波提取、超滤纯化及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红梅 李栋 +1 位作者 樊梦丹 李可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4-599,共6页
目的研究灰树花多糖的复合酶解-微波萃取、超滤纯化工艺及纯化多糖的抗肿瘤活性。方法灰树花子实体经微波萃取、复合酶解(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的质量比为2∶2∶1)、活性炭脱色和超滤纯化得到具有不同相对分子量的灰树花多糖;... 目的研究灰树花多糖的复合酶解-微波萃取、超滤纯化工艺及纯化多糖的抗肿瘤活性。方法灰树花子实体经微波萃取、复合酶解(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的质量比为2∶2∶1)、活性炭脱色和超滤纯化得到具有不同相对分子量的灰树花多糖;采用正交试验结合响应模型,优化灰树花多糖的超滤纯化工艺;将110只荷瘤小鼠分成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灰树花子实体原糖、超滤截留液和超滤透过液,研究其对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结果优化的灰树花多糖超滤工艺为:超滤温度35℃、多糖浓度20 g/L,超滤压力0.12 MPa,pH为7,超滤时间20 min;灰树花子实体原糖GFP、超滤截留液GFP-I和超滤透过液GFP-II对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率最高分别可达40.23%、51.65%、36.24%。结论建立的响应模型能很好拟合实验结果;超滤温度和多糖浓度之间、超滤温度与pH值之间、多糖浓度与超滤压力间的交互作用极为显著;超滤时间、超滤压力对试验指标有极为显著的影响。在相同剂量下,经100kDa超滤膜分离后的超滤截留液GFP-I的肿瘤抑制率明显高于未经超滤处理多糖以及超滤滤过液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多糖 响应曲面 超滤 肿瘤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微波辅助萃取结合超滤纯化的灰树花子实体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红梅 李栋 樊梦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73-178,共6页
目的:研究经酶解-微波辅助萃取、超滤分级纯化的灰树花子实体多糖的免疫活性。方法:采用复合酶解结合微波辅助萃取方法提取灰树花子实体多糖,采用超滤工艺对提取多糖进行分级纯化;采用MTT法研究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ConA/LPS诱导的小... 目的:研究经酶解-微波辅助萃取、超滤分级纯化的灰树花子实体多糖的免疫活性。方法:采用复合酶解结合微波辅助萃取方法提取灰树花子实体多糖,采用超滤工艺对提取多糖进行分级纯化;采用MTT法研究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ConA/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研究灰树花多糖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获得分子质量范围为<50kD的GFP-I、50~100kD的GFP-II和100~200kD的GFP-III;与RPMI-1640对照组相比,GFP-I、GFP-II和GFP-III对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增加26.558%~74.167%(P<0.001)、20.175%~152.075%(P<0.001)和26.473%~334.797%(P<0.001);对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增加31.408%~122.894%(P<0.001)、53.075%~235.693%(P<0.001)和83.347%~367.241%(P<0.001);对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增加20.526%~97.075%(P<0.001)、38.288%~211.348%(P<0.001)和54.454%~344.883%(P<0.001);相对于生理盐水(NS)组,在实验剂量范围内,GFP-I、GFP-II和GFP-III对S180肿瘤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0.15%~22.94%(P<0.001)、12.79%~30.10%(P<0.001),23.86%~51.65%(P<0.001)。结论:经复合酶-微波辅助萃取、超滤分级纯化后多糖具有显著免疫活性和抗肿瘤活性,其中GFP-III具有比GFP-I和GFP-II更强的免疫活性和抗肿瘤活性,而且活性与其浓度正相关,多糖可能以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子实体多糖 复合酶-微波辅助萃取 超滤 免疫活性 肿瘤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择优检测和多尺度匹配的实时人脸识别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玮 闵卫东 +1 位作者 樊梦丹 韩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57-2960,2996,共5页
针对侧脸的识别问题,择优检测算法被提出。将人脸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分割肤色区域,采用LoG(Laplace of Gaussian)算子进行卷积得到人脸边缘,计算肤色区域和非肤色区域比值并进行堆排序,在固定时间间隔内选择一帧最优人脸与数据库进行... 针对侧脸的识别问题,择优检测算法被提出。将人脸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分割肤色区域,采用LoG(Laplace of Gaussian)算子进行卷积得到人脸边缘,计算肤色区域和非肤色区域比值并进行堆排序,在固定时间间隔内选择一帧最优人脸与数据库进行匹配。针对人脸距摄像头较远时尺度不一的问题,多尺度匹配算法被提出。采用基于二分法的尺度选择机制选出与捕捉到的人脸最相近的尺度,用LDA算法将人脸图像与相近尺度的人脸库进行匹配。多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识别率,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可以稳定地识别人脸,可以准确识别侧脸,是一种鲁棒的实时人脸识别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实时 多尺度 择优检测 肤色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