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养殖密度的林下养鸡对林地植被及环境质量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海明 乔富强 +4 位作者 张鸿雁 王辉 王蒸 汪丽 樊林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98-102,共5页
【目的】中国山区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后,许多山区农民无地可种,无业可就。为解决坡耕地退耕后山区劳动力赋闲,收入低下的问题。【方法】基于在北京北部山区开展的20个林下养殖小区,5条土壤健康监测样线,6个水质监测径流小区... 【目的】中国山区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后,许多山区农民无地可种,无业可就。为解决坡耕地退耕后山区劳动力赋闲,收入低下的问题。【方法】基于在北京北部山区开展的20个林下养殖小区,5条土壤健康监测样线,6个水质监测径流小区,以及60个植物损耗小区进行的不同养鸡密度试验,监测不同养鸡密度下每个养殖小区的植被、土壤、地表水等环境质量因子的变化,采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景观功能方法LFA(Landscape Function Analysis)、土壤健康评价方法 (SSA)和地表水质量标准对比法,分析不同养殖密度的林下养鸡对林地植被及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林下养鸡超过一定密度,对林地环境质量有明显影响。养鸡密度越大,对林地植被及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越大。密度超过450只/hm2,对植被、土壤及地表水均造损害。【结论】在林下养鸡要根据环境承载力控制适宜养殖密度,并实行科学的轮牧和补饲,实现林区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山区林下养殖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养鸡 养殖密度 植被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静切力对水平段固井顶替界面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薛亮 陈博 +3 位作者 樊林栋 周仕明 张晋凯 方春飞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29,8-9,共4页
水平封固段的固井顶替效果是水平井固井质量的关键问题,钻井液静切力是影响水平段固井顶替效果的重要参数。文章首先利用Gambit软件建立了300 m长水平段偏心环空数值模型,再利用Fluent软件基于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天河一号计算平台,数值模... 水平封固段的固井顶替效果是水平井固井质量的关键问题,钻井液静切力是影响水平段固井顶替效果的重要参数。文章首先利用Gambit软件建立了300 m长水平段偏心环空数值模型,再利用Fluent软件基于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天河一号计算平台,数值模拟隔离液顶替钻井液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扶正器扶正条件和钻井液静切力调整允许时,尽量提高水平段套管居中度并降低钻井液静切力,可以达到理想的隔离液顶替效率与固井质量。当井眼条件差、扶正器下入困难时,降低钻井液静切力,可以大幅降低偏心环空窄边钻井液滞留,提高隔离液顶替效率和固井质量。当钻井液静切力较高不方便调整时,提高扶正器的扶正效果可以降低或抵消钻井液静切力对顶替的不利影响,提高隔离液顶替效率和固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数值实验 顶替界面 居中度 钻井液静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絮凝深度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7
3
作者 段志辉 李彦 +3 位作者 李光柱 樊林栋 胡培源 李亚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0-113,118,共5页
为改善生活污水的出水水质,采用磁絮凝技术处理经常规工艺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确定磁絮凝技术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磁絮凝在pH为8,磁粉、PAC、PAM投加量分别为100、40、... 为改善生活污水的出水水质,采用磁絮凝技术处理经常规工艺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确定磁絮凝技术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磁絮凝在pH为8,磁粉、PAC、PAM投加量分别为100、40、0.5mg/L,按磁粉、PAC、PAM的顺序投加,可达到最优条件。在此运行条件下,出水COD、SS、TP的去除率分别为89%、97%、74%,均能达到一级A标准。该技术中磁絮凝体沉降速度快、含水率低且可回收利用,可为生活污水的提标改造提供参考。磁絮凝技术出水水质好的原因在于磁吸引力和表面电荷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絮凝 生活污水 深度处理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酸钾氧化法对焦化废水中煤颗粒的氧化沉降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彦 李光柱 +4 位作者 樊林栋 胡培源 王艺霏 段志辉 李亚男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2-196,共5页
焦化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由浓度高、粒径小、密度较小、带少量负电荷的碳颗粒物和浓度高、组成复杂、有毒、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现有的各种处理工艺很难有效去除这些物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基于焦化废水无机物和有机物复合污染的特... 焦化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由浓度高、粒径小、密度较小、带少量负电荷的碳颗粒物和浓度高、组成复杂、有毒、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现有的各种处理工艺很难有效去除这些物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基于焦化废水无机物和有机物复合污染的特征,利用高铁酸盐的强氧化性和其反应产物铁盐的絮凝性,协同处理含高浓度悬浮态煤颗粒物和溶解态有机化合物的焦化废水,以期为进一步研发焦化废水氧化处理技术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选取表面Zeta电位指标来反映煤颗粒物的沉降性能,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的煤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研究高铁酸钾对煤颗粒的氧化絮凝和沉降效果,考察pH、Fe(Ⅵ)投加量、溶液中无机阳离子浓度及价态对高铁酸钾氧化煤颗粒的影响,并考察高铁酸钾对实际焦化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悬浮物的协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煤颗粒表面带负电,溶液pH越低,煤颗粒沉降性能越好。高铁酸钾的投加对降低煤颗粒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有一些效果,并且当溶液偏中性时,效果最明显。无机阳离子可在煤颗粒物表面产生压缩双电层,从而降低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提高颗粒物的沉降效果。实际焦化废水水样中的铬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的去除率随Fe(Ⅵ)投加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当Fe(Ⅵ)投加量为2 mmol/L时,实际焦化废水中悬浮物去除率已达到65.44%。可见,高铁酸盐氧化法对实际焦化废水中颗粒物的氧化絮凝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钾氧化法 焦化废水 氧化现降性能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