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模型在布鲁氏菌感染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焉鑫 李继文 +10 位作者 孙明军 孙翔翔 刘蒙达 张皓博 李嘉琪 靳继惠 黄孟锟 邵卫星 南文龙 樊晓旭 孙淑芳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3期65-71,共7页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我国当前重点防控的人兽共患病。布鲁氏菌毒力和致病机制研究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基础,而小鼠模型的应用极大促进了上述研究进程。感染途径、感染剂量、小鼠品系、年龄等均是布鲁氏菌小...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我国当前重点防控的人兽共患病。布鲁氏菌毒力和致病机制研究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基础,而小鼠模型的应用极大促进了上述研究进程。感染途径、感染剂量、小鼠品系、年龄等均是布鲁氏菌小鼠感染模型建立的影响因素,其中腹腔注射感染途径是小鼠模型测试布鲁氏菌毒力的首选。布鲁氏菌在小鼠模型中的感染分为感染早期、急性感染期、慢性稳定期和慢性衰退期4个阶段,不同感染阶段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免疫学特征均有所差异。另外,在小鼠中很少发生布鲁氏菌水平和垂直传播。根据布鲁氏菌在小鼠感染和免疫方面的研究成果,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生动物诊断试验与疫苗手册》明确规定了布病疫苗生产环节在小鼠模型上的残留毒力测试和免疫原性测试质量标准。本文总结了布鲁氏菌在小鼠模型中的感染模式、感染影响因素、水平传播特征、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免疫学特征以及布病疫苗生产标准要求等,以期为布鲁氏菌的分子致病机制、疫苗等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小鼠感染模型 感染影响因素 感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层析技术在布鲁氏菌病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陈明泽 焉鑫 +8 位作者 孙明军 邵卫星 田莉莉 张皓博 樊晓旭 杜秋明 梁晚枫 孙淑芳 南文龙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3期59-64,共6页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造成重大影响,快速准确诊断是防控该病的关键。免疫层析技术(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ICA)是一种将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以及色谱原理相结合的快速检...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造成重大影响,快速准确诊断是防控该病的关键。免疫层析技术(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ICA)是一种将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以及色谱原理相结合的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结果直观等优点,适用于布病的临场检测。研发ICA技术时,常选用脂多糖(LPS)、全菌蛋白、外膜蛋白这3类布鲁氏菌抗原。LPS是布鲁氏菌抗体检测技术开发时最常用的抗原,全菌蛋白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而外膜蛋白特异性好,可与其他细菌进行有效区分。ICA检测结果易受制备工艺、储存条件、使用方法等条件影响与限制,目前多用于布病初筛,病例确诊时可联合使用ELISA、荧光偏振试验(FPA)等方法。本文从抗体和病原检测两方面综述了该技术在布病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技术特点以及抗原抗体的选择,展望了其与新技术、新型仪器融合发展的趋势,以期为我国布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其他动物疫病的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免疫层析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毛迎雪 刘蒙达 +7 位作者 张皓博 曲瑶 南文龙 苏华彬 刘建柱 孙淑芳 胡莉萍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是一种恒温快速核酸扩增技术,是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中具有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检测技术,其弥补了现有核酸体外扩增技术需要热循环的局限性,使得核酸体外扩增更加简便快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疫病检测。本文介绍...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AA)是一种恒温快速核酸扩增技术,是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中具有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检测技术,其弥补了现有核酸体外扩增技术需要热循环的局限性,使得核酸体外扩增更加简便快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疫病检测。本文介绍了RAA技术的检测原理、引物探针设计及优缺点,综述了其在病毒、细菌、寄生虫及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国内现有RAA技术标准及检测产品开发情况,以期为拓展RAA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扩增 等温扩增 病原检测 生物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抗原的犬布鲁氏菌病免疫层析胶体金抗体试纸条的制备和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晓涵 焉鑫 +11 位作者 邵卫星 殷德辉 闫昊 南文龙 樊晓旭 孙世雄 张培培 孙翔翔 刘蒙达 张皓博 孙淑芳 孙明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5期90-95,共6页
为建立针对犬布鲁氏菌病的免疫层析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利用从犬种布鲁氏菌菌株提纯的膜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原核表达纯化的外膜蛋白Omp31和BP26以及基于B细胞抗原肽的融合蛋白F14,分别制备了试纸条,然后采用犬布鲁氏菌病阳性和阴性血清,... 为建立针对犬布鲁氏菌病的免疫层析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利用从犬种布鲁氏菌菌株提纯的膜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原核表达纯化的外膜蛋白Omp31和BP26以及基于B细胞抗原肽的融合蛋白F14,分别制备了试纸条,然后采用犬布鲁氏菌病阳性和阴性血清,分别对上述试纸条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结果显示:Omp31抗原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F14和BP26,而全菌膜蛋白和全菌可溶性蛋白的敏感性较差;特异性上,使用由5种抗原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检测30份犬布鲁氏菌病阴性血清,结果均为阴性;5种试纸条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大肠杆菌(H7)、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军团菌阳性血清均不发生交叉反应。另外,由F14和BP26制备的试纸条可识别羊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而由Omp31、全菌膜蛋白和全菌可溶性蛋白制备的试纸条均不能识别牛、羊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综上所述,Omp31、F14和BP26可作为制备犬布鲁氏菌病免疫层析胶体金检测卡的备选抗原。本研究为粗糙型布鲁氏菌引起的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布鲁氏菌病 犬种布鲁氏菌 外膜蛋白 免疫层析胶体金检测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种布鲁氏菌Tat系统底物蛋白ErfK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5
作者 吴瑶 焉鑫 +14 位作者 孙明军 屈海龙 郭晓涵 闫昊 张培培 孙世雄 李嘉琪 孙翔翔 刘蒙达 张皓博 南文龙 邵卫星 王方昆 樊晓旭 孙淑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5期96-103,共8页
为分析羊种布鲁氏菌双精氨酸转运系统(twin-arginine translocation system,Tat system)毒力相关底物蛋白L,D-转肽酶ErfK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情况,首先对布鲁氏菌M28毒株ErfK基因序列(WP_002963714.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考序列设... 为分析羊种布鲁氏菌双精氨酸转运系统(twin-arginine translocation system,Tat system)毒力相关底物蛋白L,D-转肽酶ErfK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情况,首先对布鲁氏菌M28毒株ErfK基因序列(WP_002963714.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考序列设计引物,构建表达载体pET-30a(+)-ErfK,经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和镍柱纯化获得目的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重组ErfK(rErfK)蛋白进行抗原性鉴定;将rErfK蛋白免疫小鼠,分别在免疫后15、30和45 d收集血清和脾脏,检测蛋白免疫后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情况。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ErfK蛋白无跨膜结构,为亲水性蛋白,有多个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SDS-PAGE和Western blot均可获得25 kDa的蛋白条带,重组蛋白可与布鲁氏菌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证明rErfK有良好的抗原性;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rErfK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含量相比PBS组显著上升(P<0.05),且脾脏Th1型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转录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此外,rErfK免疫也能极显著诱导小鼠血清中总IgG和特异性IgG的产生(P<0.01)。上述结果表明,经大肠杆菌表达的布鲁氏菌rErfK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为基于ErfK蛋白的布鲁氏菌病诊断试剂和亚单位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Tat系统底物蛋白L D-转肽酶ErfK 抗原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引物探针的组合筛选比较
6
作者 毛迎雪 亓菲 +9 位作者 张皓博 曲瑶 南文龙 刘蒙达 苏华彬 姜志强 刘建柱 孙淑芳 胡莉萍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8期105-111,共7页
为比较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qPCR)不同引物探针组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其临床检测效果,选取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文献报道的11组qPCR鉴定引物探针组合,采用牛分枝杆菌基因组DNA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参考菌株核酸和临床奶样对... 为比较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qPCR)不同引物探针组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其临床检测效果,选取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文献报道的11组qPCR鉴定引物探针组合,采用牛分枝杆菌基因组DNA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参考菌株核酸和临床奶样对其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显示:11组引物探针均无非特异性扩增,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国标IS1081引物检测灵敏度最高,最低检测限可达1.4×10^(-1);除国标Mtb(结核分枝杆菌)引物外,其他引物探针组合重复性良好(CV<10%);30份临床样品中国标IS1081引物阳性样品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引物。结果表明,国标IS1081引物探针组合特异、灵敏、临床检测效果更优,推荐用于实验室qPCR检测牛结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牛分枝杆菌 荧光定量PCR 引物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7
作者 姜治强 刘蒙达 +7 位作者 孙翔翔 亓菲 南文龙 邵卫星 常璐 孙淑芳 张皓博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0期53-62,共10页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引起,对全球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MTBC成员基因组序列相似性较高,鉴别难度较大。而现有诊断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早期诊断、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活...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引起,对全球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MTBC成员基因组序列相似性较高,鉴别难度较大。而现有诊断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早期诊断、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状态鉴别、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新的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不断被发掘。本文从结核病病原和宿主两个方面,系统归纳了DNA、RNA、脂阿拉伯糖甘露聚糖(LAM)、蛋白质、细胞因子、代谢产物等结核病诊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以期为结核病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及相关诊断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提供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结核病 诊断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的人兽共感染脓肿分枝杆菌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斯奇 刘蒙达 +5 位作者 张皓博 亓菲 屈秀超 孙淑芳 屈勇刚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9期71-79,共9页
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bcscessus,MAB)是一种高度耐药的机会致病菌,也是最主要的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动物医学领域,目前尚缺乏对MAB的相关研究。本文对医学领域的MAB生物学特性、耐药性、感染特性和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 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bcscessus,MAB)是一种高度耐药的机会致病菌,也是最主要的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动物医学领域,目前尚缺乏对MAB的相关研究。本文对医学领域的MAB生物学特性、耐药性、感染特性和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MAB的人兽共感染风险,提出在动物医学领域应深入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包括深入研究MAB在不同宿主中的致病机理和免疫逃逸机制,加强对野生动物和家畜的MAB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强化跨学科合作,探索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旨在系统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提高对MAB在“同一健康”理念上的相关认知,减少MAB对人类和动物生命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人兽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在疾病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9
作者 樊晓旭 赵永刚 +2 位作者 李林 吴晓东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8期72-77,共6页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近年来开发的核酸扩增技术,在保证灵敏、特异的同时,操作简单、耗时短,能够在常温下10~20分钟内对靶DNA进行扩增,对实验设备、资源的要求低,适用于兽医、食品安全、生物防御、农业等领域的快速诊断。本文...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近年来开发的核酸扩增技术,在保证灵敏、特异的同时,操作简单、耗时短,能够在常温下10~20分钟内对靶DNA进行扩增,对实验设备、资源的要求低,适用于兽医、食品安全、生物防御、农业等领域的快速诊断。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及目前在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检测方面的应用,展望了其现场检测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快速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尼卡谷病毒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实时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7
10
作者 樊晓旭 哈登楚日亚 +7 位作者 王英丽 王姣 刘春菊 迟田英 赵永刚 张志诚 吴晓东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8期81-86,共6页
塞尼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可感染猪,引起类似口蹄疫病毒感染造成的水疱性病变,新生仔猪病死率达30%~70%。本研究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针对SVV 3D基因设计了引物和探针,并进行筛选、反应条件优化以及敏感性、特... 塞尼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可感染猪,引起类似口蹄疫病毒感染造成的水疱性病变,新生仔猪病死率达30%~70%。本研究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针对SVV 3D基因设计了引物和探针,并进行筛选、反应条件优化以及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实时荧光RPA方法。结果显示,本方法在40℃、10 min内检测的最低浓度为28拷贝/μL;与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无交叉反应;通过3次重复试验检测2.8×10~6~2.8×10~1拷贝/μL的6个稀释度样品,在荧光强度达1500 mV所需时间变异系数范围在2.44%~14.95%。该等温、快速扩增方法为猪群出现水疱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及时采取适当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尼卡谷病毒 实时 荧光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塞尼卡谷病毒病现状与未来防控思考 被引量:10
11
作者 樊晓旭 迟田英 +1 位作者 吴晓东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2期53-58,共6页
最近研究发现,塞尼卡谷病毒(SVV)是引起猪原发性水疱病(PIVD)的主要原因,可导致感染猪的鼻吻、蹄冠部出现水疱性病变,新生仔猪死亡。近年来,猪塞尼卡谷病毒病陆续波及加拿大、美国、巴西、中国、泰国和哥伦比亚等国,值得高度关注。本文... 最近研究发现,塞尼卡谷病毒(SVV)是引起猪原发性水疱病(PIVD)的主要原因,可导致感染猪的鼻吻、蹄冠部出现水疱性病变,新生仔猪死亡。近年来,猪塞尼卡谷病毒病陆续波及加拿大、美国、巴西、中国、泰国和哥伦比亚等国,值得高度关注。本文介绍了猪塞尼卡谷病毒病的发现、流行现状及临床表现。提示我国应重视该病的防控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动物水疱性疫病诊断处置方案;做好追溯研究,加强主动监测;分析病毒基因分子进化规律,关注SVV演变;继续进行病毒致病机制及宿主抗感染免疫机制等基础研究;制定SVV诊断国家标准,同时开发快速、灵敏、方便的现场诊断方法及高通量鉴别诊断方法;研制新型安全有效的SVV疫苗;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尼卡谷病毒 流行现状 临床表现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雌性化育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樊晓旭 王春琳 +4 位作者 朱冬发 崔朝霞 宋微微 邵银文 励迪平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94,共6页
采用热休克法和冷休克法分别对胚胎处于第1极体、第2极体外排期、膜内无节幼体期及膜内蚤状幼体期的三疣梭子蟹亲蟹处理后进行室外水泥池育苗,幼体发育至Ⅲ期仔蟹(CⅢ)时每池随机取样3次,每次取样200只,在解剖镜下辨别雌、雄生殖孔的位... 采用热休克法和冷休克法分别对胚胎处于第1极体、第2极体外排期、膜内无节幼体期及膜内蚤状幼体期的三疣梭子蟹亲蟹处理后进行室外水泥池育苗,幼体发育至Ⅲ期仔蟹(CⅢ)时每池随机取样3次,每次取样200只,在解剖镜下辨别雌、雄生殖孔的位置来确定雌性比例。结果显示,膜内无节幼体期热、冷休克处理和膜内蚤状幼体期热、冷休克处理的亲蟹成活率分别为80%、60%、80%和100%,幼体雌性比例分别为(57±0.5)%、(64±0.5)%、(56.5±0.5)%和(65±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雌性化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免疫阵列技术在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樊晓旭 张皓博 +5 位作者 刘蒙达 迟庆安 亓菲 刘婷婷 孙淑芳 范伟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7期73-78,共6页
单分子免疫阵列(single molecule array,Simoa)技术,又称"数字ELISA",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数字免疫分析方法,将单分子计数用于蛋白质生物标记物的检测。该方法可测量各种不同基质(血清、血浆、脑脊液、尿液、细胞提取物等)... 单分子免疫阵列(single molecule array,Simoa)技术,又称"数字ELISA",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数字免疫分析方法,将单分子计数用于蛋白质生物标记物的检测。该方法可测量各种不同基质(血清、血浆、脑脊液、尿液、细胞提取物等)中的蛋白质,检测限可达飞摩尔(fg/mL)数量级,灵敏度较传统ELISA提高约1000倍。目前,该技术在一些重大传染病,如新冠肺炎、结核病、艾滋病、朊病毒病诊断中的优势逐渐凸显。Simoa技术可帮助监测新冠病毒感染进程,有望实现早期高灵敏度诊断,以区分新冠肺炎轻症和重症患者;有望帮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并可以监测结核病治疗效果;可更准确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免疫相关蛋白含量变化,提高早期诊断的灵敏性;可在羊瘙痒病临床症状出现前检测活体动物血清,提高痒病早期检测能力,从而有望用于人类克雅氏症诊断。未来,通过开发相关病种的检测试剂盒,有望利用Simoa技术提高疫病的综合诊断能力,还可进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为疫病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免疫阵列技术 传染病 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氏无针乌贼水泥池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晓旭 王春琳 徐军超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25,共2页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俗称墨鱼,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十腕目、乌贼超科、乌贼科、无针乌贼属。2004年宁波大学突破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技术后,又获得了曼氏无针乌贼的海水围塘养殖、水泥池养殖及网箱...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俗称墨鱼,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十腕目、乌贼超科、乌贼科、无针乌贼属。2004年宁波大学突破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技术后,又获得了曼氏无针乌贼的海水围塘养殖、水泥池养殖及网箱养殖成功,本文就水泥池养殖技术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水泥池养殖 养殖技术 人工育苗技术 海水围塘养殖 软体动物门 宁波大学 网箱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病毒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晓旭 车艳杰 王栋 《中国兽药杂志》 2011年第11期43-45,55,共4页
从宿主细胞的选择、连续传代、培养条件、添加病毒保护剂、改变细胞基因结构等方面对促进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进行概述,为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动物病毒 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管的关键技术及其在油气井工程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樊晓旭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0年第11期4-7,11,共5页
油气井膨胀管技术是近年来油气井工程领域出现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可以使下入井眼中的管柱导致的并眼尺寸的减小达到最低限度,并且极大地节约建井成本。国外专家预言该项技术将对钻井工程技术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国内外膨胀管技术目前... 油气井膨胀管技术是近年来油气井工程领域出现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可以使下入井眼中的管柱导致的并眼尺寸的减小达到最低限度,并且极大地节约建井成本。国外专家预言该项技术将对钻井工程技术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国内外膨胀管技术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状态。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膨胀管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为膨胀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管 关键技术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确诊 被引量:200
17
作者 王清华 任炜杰 +12 位作者 包静月 戈胜强 李金明 李林 樊晓旭 刘春菊 王华 张永强 徐天刚 段亚良 顾贵波 周晨阳 吴晓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9期1-4,共4页
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报告沈阳市一养猪户饲养的猪陆续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病死猪剖检发现脾脏异常肿大,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采集病料进行了检测,确诊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序列分析发现,其B646L/p72基因序列... 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报告沈阳市一养猪户饲养的猪陆续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病死猪剖检发现脾脏异常肿大,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采集病料进行了检测,确诊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序列分析发现,其B646L/p72基因序列417个碱基与俄罗斯毒株100%匹配,与俄罗斯和东欧目前流行的格鲁吉亚毒株(Georgia 2007)属于同一进化分支。这是我国发现的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来源有待进一步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荧光定量PCR 普通PCR ASFV特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林 刘拂晓 +6 位作者 樊晓旭 李金明 邹艳丽 刘珊 包静月 吴晓东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8期87-91,共5页
非洲猪瘟是一种跨境动物疫病,对世界养猪业危害严重。目前,该病的流行范围越来越广。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当前急需建立快速、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非洲猪瘟病毒B646L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建... 非洲猪瘟是一种跨境动物疫病,对世界养猪业危害严重。目前,该病的流行范围越来越广。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当前急需建立快速、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非洲猪瘟病毒B646L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建立了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实时荧光RPA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在20 min内完成检测过程,最低可检测到16拷贝/反应;与猪的其他常见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与荧光PCR方法具有相似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利用该方法对100份国内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研究所建立的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在临床鉴别诊断、检验检疫和病原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实时荧光RPA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首例非洲猪瘟的现场诊断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昌海 董永毅 +5 位作者 开妍 李锋 蒋向君 单玉平 樊晓旭 吴晓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9期5-8,共4页
2018年8月18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养猪场发生不明原因生猪疫情。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现场诊断和调查工作,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多角度开展现场诊断,判定为非洲猪瘟临床可疑病例。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实验室检... 2018年8月18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养猪场发生不明原因生猪疫情。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现场诊断和调查工作,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多角度开展现场诊断,判定为非洲猪瘟临床可疑病例。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诊此次疫情。此次疫情符合非洲猪瘟急性发病特点。本报告将为现阶段我国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临床症状 病例剖检 现场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泔水传播非洲猪瘟的历史案例与启示 被引量:13
20
作者 戈胜强 张秀娟 +6 位作者 樊晓旭 张志诚 李金明 刘雨田 徐天刚 吴晓东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暴发非洲猪瘟(ASF)。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开的数据,泔水是传播ASF的重要因素之一。泔水传播ASF的风险也已被国际广泛认可。本文通过分析泔水传播ASF的原因,解读泔水传播ASF的国际实例,结合我国泔水饲喂情况,提出了避免AS...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暴发非洲猪瘟(ASF)。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开的数据,泔水是传播ASF的重要因素之一。泔水传播ASF的风险也已被国际广泛认可。本文通过分析泔水传播ASF的原因,解读泔水传播ASF的国际实例,结合我国泔水饲喂情况,提出了避免ASF通过泔水饲喂扩散,必须依据现实、堵疏兼顾、科学规划整个养殖链条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泔水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