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临床特点及合并特应质的影响
1
作者 陈洪佳 夏万敏 +4 位作者 艾涛 樊映红 谢诚 张莹 黄懿洁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61-264,270,共5页
目的 分析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PB)的临床特点,探讨合并特应质对PB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经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PB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合并特应质分为特应质组和非特应质组。分... 目的 分析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PB)的临床特点,探讨合并特应质对PB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经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PB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合并特应质分为特应质组和非特应质组。分析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病原结果和治疗等方面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B患儿中男59例,女41例,男∶女构成比为1.44∶1;年龄为1岁3月~16岁,中位年龄7岁,>5岁患儿88例;25例患儿合并特应质;97例患儿有发热,热程1~15(7.10±2.49)d,热峰为(39.91±0.77)℃;100例患儿有咳嗽,18例患儿存在气促。100例患儿均行胸部X线片和/或胸部CT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现:87例患儿有肺实变,34例有肺不张,41例有胸腔积液,43例有气道黏液栓征象。100例患儿均找到相关病原体,其中95例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包含65例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及30例混合感染;4例博卡病毒感染,其中1例为单纯感染,3例为混合感染;腺病毒3例,其中1例为单纯感染,2例为混合感染;其余少见病原体均为混合感染。单因素分析发现,特应质组患儿发病年龄低于非特应质组,肺部听诊呼吸音减弱、胸部CT肺不张及气道黏液栓比例均高于非特应质组(P<0.05)。结论 持续高热,伴气促,听诊呼吸音减弱,胸部CT提示肺实变、肺不张、气道黏液栓或合并胸腔积液的肺炎,尤其合并特应质患儿,需高度警惕PB可能,建议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经支气管镜取出黏液栓改善气道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型性支气管炎 成都地区 儿童 肺炎支原体 特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注射维生素D_3对哮喘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鲁正荣 艾涛 +9 位作者 杨雅静 王次林 罗荣华 王莉 王雪梅 夏万敏 樊映红 黄懿洁 黎桂菊 鲁佾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同时一次性肌肉注射维生素D37.5 mg治疗前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初治患儿69例,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同时一次性肌肉注射维生素D37.5 mg治疗前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初治患儿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均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每次一吸(50μg/100μg),2次/天;观察组仅第1天加用维生素D330万IU肌肉注射一次。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取静脉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5(OH)D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25(OH)D水平升高,虽未达到理想水平,但可纠正哮喘患儿存在的25(OH)D不足或缺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哮喘患儿给予一次性维生素D330万IU肌肉注射可以纠正其存在的25(OH)D不足或缺乏,可能是改善哮喘患儿临床预后的积极补充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儿童 哮喘 25-羟基维生素D 化学发光法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亚静 艾涛 +3 位作者 王译 樊映红 李焰 吴刚 《儿科药学》 2002年第2期35-36,共2页
目的 :为小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寻找快捷、高效的控制发作全身抗炎药物。方法 :70例中、重度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二组 ,A组甲基强的松龙 2mg/ (kg 次 ) ,B组地塞米松 0 5mg/ (kg 次 ) ,两组均 8h一次静脉输注 ,2 4h后每 12... 目的 :为小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寻找快捷、高效的控制发作全身抗炎药物。方法 :70例中、重度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二组 ,A组甲基强的松龙 2mg/ (kg 次 ) ,B组地塞米松 0 5mg/ (kg 次 ) ,两组均 8h一次静脉输注 ,2 4h后每 12h一次 ,连用 3天 ,并同时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溶液。治疗后 2 4h及治疗后第 4天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分 ,按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 4d后积分A组 1 41分 ,B组 3 13分 ,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临床控制率分别为 2 7 5 %、13 3% ;显效分别为 6 5 0 %、5 3 3% ,两组之间差异显著 (P均 <0 0 5 )。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能控制气道炎症、缓解哮喘急性发作 ,不良反应较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治疗 小儿 喘息性疾病 急性发作 疗效分析 糖皮质激素 毛细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277例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与药物治疗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彭懿 夏万敏 +4 位作者 谢诚 姚佳伟 艾涛 樊映红 刘燕茹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咳嗽患儿277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病因分布: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42例(...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咳嗽患儿277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病因分布: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42例(51.3%),感染后咳嗽(PIC)101例(36.5%),咳嗽变异性哮喘(CVA)76例(27.4%),抽动症8例(2.9%),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5例(1.8%),支气管异物2例(0.7%)。其中多病因57例(20.6%),分别为CVA+UACS 53例,抽动症+UACS 2例,CVA+抽动症1例,PBB+UACS 1例。病因分布无性别差异(P>0.05),但具有年龄、病程差异(P<0.05):PIC是婴儿组首位病因,UACS是其他各年龄组首位病因;PIC百分比随咳嗽病程降低,CVA百分比随咳嗽病程升高。针对病因进行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结论:成都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分布具有年龄差异,前3位是UACS、CVA、PIC,混合病因以CVA合并UACS多见,明确病因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咳嗽 病因构成 成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溶液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谢诚 刘燕茹 +4 位作者 艾涛 罗荣华 樊映红 张蕾 苏培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液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5-2019年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呼吸科住院部及呼吸专科门诊确诊的25例BO患儿病例资料,对B...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液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5-2019年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呼吸科住院部及呼吸专科门诊确诊的25例BO患儿病例资料,对BO患儿肺功能指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BO患儿的潮气肺功能主要指标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小气道功能指标低于健康儿童(P<0.05)。(2)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3个月,患儿咳嗽喘息次数、用药次数及入院次数无明显改善;6个月后患儿入院次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咳嗽喘息次数、用药次数、入院次数均下降(P<0.05)。(3)潮气肺功能主要指标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3、6、12个月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TEF_(25)均改善不明显,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12个月,TEF_(75)、TEF_(50)有改善(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溶液长期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对改善临床症状、潮气肺功能部分指标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雾化液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潮气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燕茹 艾涛 +5 位作者 罗荣华 樊映红 张蕾 谢诚 曾向东 陈铭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成都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住院部及呼吸专科门诊收治的28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及30例健康婴儿的临床资料,比较BPD患儿与健康...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成都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住院部及呼吸专科门诊收治的28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及30例健康婴儿的临床资料,比较BPD患儿与健康婴儿肺功能指标及BPD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BPD患儿的潮气肺功能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小气道功能指标(TEF75、TEF50)明显低于健康婴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后,BPD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喘息次数改善不明显,但住院次数减少(P<0. 01),潮气肺功能主要参数潮气量(VT/kg)、呼吸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呼出25%潮气容积时呼气流量(TEF25)、呼出50%潮气容积时呼气流量(TEF50)、呼出75%潮气容积时呼气流量(TEF75)改善不明显,达峰容积比明显改善(P<0. 01)。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在减少住院次数、改善患儿潮气肺功能方面有一定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雾化液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潮气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