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分散聚苯乙烯/二硫化钼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与分散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飞 董嘉更 +1 位作者 樊昕洁 彭淑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109,共4页
以二硫化钼为核,聚苯乙烯为壳,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苯乙烯/二硫化钼(PS/MoS2)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仪等多种方法,对PS/MoS2纳米微球的形貌、结构... 以二硫化钼为核,聚苯乙烯为壳,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苯乙烯/二硫化钼(PS/MoS2)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仪等多种方法,对PS/MoS2纳米微球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分散性试验考察了PS/MoS2纳米微球在油溶性单体双环戊二烯(DCPD)中的分散性。试验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包覆在MoS2的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纳米粉体呈球形且粒径尺寸均一。分散性试验表明PS/MoS2纳米微球在DCPD中具有极佳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 二硫化钼 核壳结构 纳米复合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iO_2载银抗菌粉体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飞 彭淑鸽 樊昕洁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31,共4页
采用原位掺杂和物理吸附2种方法,成功制备了TiO2/SiO2复合载体载银抗菌粉体;系统考察了制备工艺、煅烧、掺锌等因素对复合载银抗菌粉体的影响。利用XRD、SEM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复合载银抗菌剂的白度、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污水细菌... 采用原位掺杂和物理吸附2种方法,成功制备了TiO2/SiO2复合载体载银抗菌粉体;系统考察了制备工艺、煅烧、掺锌等因素对复合载银抗菌粉体的影响。利用XRD、SEM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复合载银抗菌剂的白度、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污水细菌为探针,考察了复合载体载银抗菌剂的抗菌性。结果表明:原位掺杂和物理吸附2种方法均能得到相同结构的复合载体载银抗菌剂,掺锌能有效增加载银抗菌剂样品的白度,提高抗菌剂的色泽稳定性;抗菌性能测试表明,复合载银粉体对污水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最小抗菌浓度为45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抗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的正交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爽 彭淑鸽 +1 位作者 樊昕洁 王俊岭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99,9,共4页
以浓硫酸和磷酸混酸替代传统的易产生毒气的硝酸钠/氯酸钾,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鳞片石墨为碳源,制备了氧化石墨;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石墨用量、高锰酸钾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氧化石墨结构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确定了改进... 以浓硫酸和磷酸混酸替代传统的易产生毒气的硝酸钠/氯酸钾,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鳞片石墨为碳源,制备了氧化石墨;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石墨用量、高锰酸钾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氧化石墨结构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确定了改进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改进工艺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得到的氧化石墨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与Hummers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工艺比Hummers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晶格中具有更少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改进工艺 正交试验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