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面现浇混凝土裂缝用环氧灌浆材料性能稳定性
1
作者 仓智 樊振通 +1 位作者 王鑫利 王朝辉 《交通世界》 2024年第9期27-29,共3页
针对桥面现浇混凝土细微裂缝病害,制备了六种硅基改性环氧灌浆材料,测试了高温冲击、温变循环和冻融循环下环氧灌浆材料拉伸性能与黏结性能,计算了材料性能保持率;构建了细微裂缝用环氧灌浆材料性能评价模型,全面评价了环氧灌浆材料性... 针对桥面现浇混凝土细微裂缝病害,制备了六种硅基改性环氧灌浆材料,测试了高温冲击、温变循环和冻融循环下环氧灌浆材料拉伸性能与黏结性能,计算了材料性能保持率;构建了细微裂缝用环氧灌浆材料性能评价模型,全面评价了环氧灌浆材料性能稳定性。结果表明,经高温冲击、温变循环和冻融循环后,环氧灌浆材料的拉伸性能与黏结性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但环氧灌浆材料的拉伸性能保持率均高于85%,黏结强度保持率超过92%;经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评价,六种环氧灌浆材料综合效果测度排序为PEP-Ⅱ>DEP-Ⅱ>DEP-Ⅲ>PEP-Ⅲ>PEP-Ⅰ>DEP-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面铺装 环氧灌浆材料 现浇混凝土 细微裂缝 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热传导效应预估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陈谦 王朝辉 +2 位作者 樊振通 侯荣国 陈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59-1665,共7页
为进一步确定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热传导效应及融雪化冰工作时间,系统研究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传导热基本原理,建立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上面层热传导效应预估模型,分别实测和预估了不同环境温度、结构... 为进一步确定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热传导效应及融雪化冰工作时间,系统研究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传导热基本原理,建立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上面层热传导效应预估模型,分别实测和预估了不同环境温度、结构层厚度及通电时间等条件下组合结构上面层的表面温度,确定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雪化冰工作时间,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方法,对比分析及验证了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热传导效应预估模型的准确性,为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在桥面铺装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组合结构传导热过程是一种瞬态非稳态导热过程,不同环境条件下,组合结构上面层表面温度在初期上升、中期转折、后期下降等三阶段的预估误差分别维持在0.2~0.8℃、0.3~1.2℃和0.7~5.5℃,其融雪化冰工作时间预估误差则维持在16 min左右;不同环境温度、结构层厚度和通电时间等条件下,预估模型得出的组合结构上面层表面温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介于0.974 0~0.989 0之间,相应P值均小于0.01,判定系数R^2介于0.948 7~0.978 1之间,两者为显著相关,拟合优度较高,预估结果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材料 浇注式导电沥青混凝土 桥面铺装 预估模型 热传导效应 融雪化冰工作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用水性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预测和极值寻优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谦 王朝辉 +2 位作者 傅豪 樊振通 刘鲁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6172-16177,共6页
为实现路用水性环氧树脂力学参数极值寻优,以进一步科学优化其材料组成及配比,基于不同类型原材料自身属性及其掺量的调控,制备了一系列路用水性环氧树脂;以拉伸强度为例,开展了力学参数标定试验并获取了75组有效数据,以此构建了基于小... 为实现路用水性环氧树脂力学参数极值寻优,以进一步科学优化其材料组成及配比,基于不同类型原材料自身属性及其掺量的调控,制备了一系列路用水性环氧树脂;以拉伸强度为例,开展了力学参数标定试验并获取了75组有效数据,以此构建了基于小样本数据的传统多元回归方程、典型前馈式及反馈式神经网络等不同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与预测精度;采用遗传算法对优选的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实现了拉伸强度极值寻优功效,回溯确定了原材料各项属性及掺量的最佳取值,为路用水性环氧树脂材料组成及配比的科学优化提供有益借鉴。结果表明:相比五元非线性回归方程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模型,Elman模型的预测误差降低了25.94%~37.5%,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综合考虑预测精度和运算速度,推荐采用Elman神经网络(6×4×1)作为路用水性环氧树脂拉伸强度的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可快速获得最优拉伸强度和相关材料组成及配比,降低试验成本,但其准确度仍需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材料 水性环氧树脂 力学参数 拉伸强度 小样本 极值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面现浇混凝土细微裂缝用环氧灌浆材料的环境适应性 被引量:7
4
作者 陆由付 王朝辉 +2 位作者 王学成 樊振通 肖绪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6,共7页
为明确混凝土细微裂缝用环氧灌浆材料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情况,采用环氧树脂E-54、聚醚胺D230固化剂与三种活性稀释剂(AD-Ⅰ、AD-Ⅱ和AD-Ⅲ)制备了四种环氧灌浆材料(EP、EP/AD-Ⅰ、EP/AD-Ⅱ和EP/AD-Ⅲ),以冲击强度为评价指标对... 为明确混凝土细微裂缝用环氧灌浆材料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情况,采用环氧树脂E-54、聚醚胺D230固化剂与三种活性稀释剂(AD-Ⅰ、AD-Ⅱ和AD-Ⅲ)制备了四种环氧灌浆材料(EP、EP/AD-Ⅰ、EP/AD-Ⅱ和EP/AD-Ⅲ),以冲击强度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四种环氧灌浆材料常温与低温柔韧性,基于环氧灌浆材料拉伸性能与界面粘结强度,探究了EP、EP/AD-Ⅰ、EP/AD-Ⅱ和EP/AD-Ⅲ灌浆材料在高温冲击、温变以及冻融循环工况下的力学性能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与EP灌浆材料相比,活性稀释剂弱化了环氧灌浆材料低温柔韧性、耐高温冲击性、耐温变性以及抗冻性。其中AD-Ⅲ活性稀释剂对环氧灌浆材料常温韧性改善效果最佳,但其-10℃冲击韧性比EP灌浆材料低31.4%;经高温冲击、温变处理以及冻融循环后四种环氧灌浆材料的拉伸性能与粘结强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高温冲击下四种环氧灌浆材料粘结强度损失较大,降幅高达14.67%,但粘结强度仍高于2.5 MPa;温变工况下环氧灌浆材料粘结强度降幅均在3.5%以内,环氧灌浆材料拉伸性能受冻融循环工况的影响较为显著,但其拉伸强度仍大于40 MPa,断裂伸长率仍高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材料 环氧灌浆材料 细微裂缝 冲击韧性 环境适应性 现浇水泥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ELM的水性环氧乳化沥青黏结性能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陆由付 樊振通 +2 位作者 韩冰 王朝辉 陈宝 《中外公路》 2021年第4期336-340,共5页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原材料组分较复杂,其黏结性能评价往往需要综合考量多重影响因素,试验量繁杂且耗时较长。为快速精准预测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黏结性能,优选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乳化沥青等原材料技术指标及测试温度...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原材料组分较复杂,其黏结性能评价往往需要综合考量多重影响因素,试验量繁杂且耗时较长。为快速精准预测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黏结性能,优选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乳化沥青等原材料技术指标及测试温度范围作为输入因子、黏结拉拔强度作为输出因子,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后的极限学习机(ELM)算法,建立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黏结性能预测模型,通过与传统单隐层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预测模型准确度。结果表明:GA-ELM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效率,可用来预测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黏结性能,与BP、ELM模型相比,GA-ELM模型的误差分别降低了78.74%~79.67%和83.63%~8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乳化沥青 水性环氧树脂 黏结性能 极限学习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桥面现浇混凝土平整度施工工艺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桂兴 曹红运 +2 位作者 陈明 樊振通 李清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第5期172-176,179,M0017,共7页
为进一步改善超宽桥面现浇混凝土平整度,提升桥面行车舒适性,全面调查了超宽桥面现浇混凝土平整度施工工艺、相关规范和实体工程,系统对比了振动梁整平机配合抹面设备、三辊轴整平机配合抹面设备、悬架式整平机配合抹面设备和四机联动4... 为进一步改善超宽桥面现浇混凝土平整度,提升桥面行车舒适性,全面调查了超宽桥面现浇混凝土平整度施工工艺、相关规范和实体工程,系统对比了振动梁整平机配合抹面设备、三辊轴整平机配合抹面设备、悬架式整平机配合抹面设备和四机联动4种超宽桥面现浇混凝土平整度施工工艺。结果表明,悬架式整平机配合座驾式抹面设备和四机联动的平整度施工效果优于振动梁整平机配合抹面设备、三辊轴整平机配合抹面设备,且施工工序简便,可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最终推荐采用悬架式整平机配合座驾式抹面设备和四机联动施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超宽桥面 现浇混凝土 平整度 铺装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