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爆燃动力装置内弹道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樊成飞 王耀华 王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为了研制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爆燃动力装置,并确保该爆燃动力装置做功能力的精确化,涉及一种爆燃动力装置的内弹道数值模拟、优化设计及实验验证技术。在建立爆燃动力装置内弹道物理模型、分析装置做功过程的基础上,应用经典内弹道理论,... 为了研制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爆燃动力装置,并确保该爆燃动力装置做功能力的精确化,涉及一种爆燃动力装置的内弹道数值模拟、优化设计及实验验证技术。在建立爆燃动力装置内弹道物理模型、分析装置做功过程的基础上,应用经典内弹道理论,获得了爆燃动力装置内弹道数学模型,并开展内弹道数值模拟;依据爆燃动力装置评价指标,确定了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优化设计变量及约束条件,获得了爆燃动力装置内弹道设计的优化解;依据相似理论原理,开展了爆燃动力装置推门模拟实验。实验表明,建立的爆燃动力装置内弹道数学模型合理,爆燃动力装置内弹道优化设计结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优化设计 遗传算法 爆燃动力装置 内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燃动力装置内弹道多相流数值模拟
2
作者 樊成飞 王耀华 +1 位作者 刘影 刘国锋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8-373,共6页
为揭示爆燃动力装置内弹道特征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在考虑主装药和辅助装药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应用内弹道多相流数值模拟和内弹道测试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在建立爆燃动力装置物理模型的前提下,构建了爆燃动力装置混合装... 为揭示爆燃动力装置内弹道特征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在考虑主装药和辅助装药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应用内弹道多相流数值模拟和内弹道测试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在建立爆燃动力装置物理模型的前提下,构建了爆燃动力装置混合装药内弹道多相流守恒方程及其辅助方程;采用CE/SE差分方法,对爆燃动力装置内弹道多相流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了爆燃动力装置起爆过程中内弹道特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典型时刻的空间分布规律。开展的爆燃动力装置内弹道测试试验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验证了爆燃动力装置内弹道多相流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CE/SE差分解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燃动力装置 内弹道 多相流 CE SE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聚能切割器爆炸飞散物危害特性实验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耀华 陈志富 +2 位作者 熊伟 樊成飞 刘影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8-652,共5页
为深入了解线型聚能切割器使用时产生的飞散物的危害特性,给安全使用和可靠防护提供依据,按照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所设计的装置对爆炸产物进行收集、观测,从动量和动能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爆炸飞散物主要以... 为深入了解线型聚能切割器使用时产生的飞散物的危害特性,给安全使用和可靠防护提供依据,按照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所设计的装置对爆炸产物进行收集、观测,从动量和动能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爆炸飞散物主要以高速飞散的金属颗粒物形态存在,会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员和设备造成直接伤害和破坏;飞散物的危害程度与切割器的规格参数直接相关;所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能有效捕捉和反映飞散物的特性,所建立的计算公式能够对飞散物的能量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聚能切割器 爆炸飞散物 散射强度 毁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聚能切割器热中子照相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熊伟 吴振东 +6 位作者 杨毅 梁海英 鲍杰 陈然 刘永辉 陈志富 樊成飞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9-1084,共6页
研究使用热中子照相技术检测线型聚能切割器装药线密度,确定其分布均匀性,并判别装药是否存在缺陷。对多个样品进行了热中子照相,得到清晰样品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得到样品内部装药相对线密度分布,准确呈现出装药稀疏、断续、空穴等缺... 研究使用热中子照相技术检测线型聚能切割器装药线密度,确定其分布均匀性,并判别装药是否存在缺陷。对多个样品进行了热中子照相,得到清晰样品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得到样品内部装药相对线密度分布,准确呈现出装药稀疏、断续、空穴等缺陷。该方法检测结果直观、可靠、精确,弥补了线型聚能切割器现有质量检测手段的不足,对切割器质量的精确检测及其在精确爆破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广泛应用于索类火工品的质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中子照相 线型聚能切割器 线密度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空中客舱创口雷电直击耦合概率计算
5
作者 王耀华 王亮 +3 位作者 杨小强 熊伟 庞敬军 樊成飞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97-99,103,共4页
计算了飞机客舱后部形成4个110 mm×130 mm大小的创口时雷电直击耦合入飞机客舱内的概率。依据卫星观测的全国1995—2005年平均总闪电密度分布数据,计算得出在我国雷电密度最大的湛江地区飞行时,雷电直击耦合到4个创口的概率仅为18... 计算了飞机客舱后部形成4个110 mm×130 mm大小的创口时雷电直击耦合入飞机客舱内的概率。依据卫星观测的全国1995—2005年平均总闪电密度分布数据,计算得出在我国雷电密度最大的湛江地区飞行时,雷电直击耦合到4个创口的概率仅为180万亿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闪电密度 雷击的选择性 尖端放电 雷电直击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流板参数对坑道爆炸冲击波衰减效率的影响
6
作者 王建帅 樊成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2-199,共8页
为研究扰流板对坑道内爆炸冲击波的超压传播影响规律,对坑道内爆炸冲击波传播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模拟涵盖了扰流板不同数量、间距、尺寸、迎波角、以及布置方式参数,通过对比超压理论计算结果和仿真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 为研究扰流板对坑道内爆炸冲击波的超压传播影响规律,对坑道内爆炸冲击波传播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模拟涵盖了扰流板不同数量、间距、尺寸、迎波角、以及布置方式参数,通过对比超压理论计算结果和仿真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坑道内扰流板数量对冲击波衰减的影响最大,可将爆炸冲击波的衰减效率提升35.8%;扰流板间距对爆炸冲击波衰减效率的提升仅次于扰流板数量,在进行扰流板布置时,优先考虑数量和间距的配合;在进行扰流板冲击波试验时,尽可能减小前方扰流板尺寸,加大后方扰流板尺寸,减轻爆炸冲击波对扰流板自身的毁伤,延长爆炸冲击波超压峰值到来的时间;迎波角为70°时,相对布设优于交错布设;迎波角为75°时,交错布设优于相对布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流板 坑道 爆炸冲击波 冲击波衰减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源位置对防护工程火灾烟气扩散影响研究
7
作者 邢哲理 李春东 +4 位作者 龙洋波 毛维 邓非凡 李超峰 樊成飞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9年第5期538-541,共4页
为讨论火源位置对防护工程火灾时走廊内烟气扩散的影响,根据相似原理搭建了模型与实体比例为1:4的单室-走廊模型实验台,进行了2个工况的模型实验,分析了走廊内烟气温度分布,研究了火灾分别位于走廊和单室时走廊内烟气温度、CO浓度、CO2... 为讨论火源位置对防护工程火灾时走廊内烟气扩散的影响,根据相似原理搭建了模型与实体比例为1:4的单室-走廊模型实验台,进行了2个工况的模型实验,分析了走廊内烟气温度分布,研究了火灾分别位于走廊和单室时走廊内烟气温度、CO浓度、CO2浓度及O2浓度等烟气特性。结果表明,火源位于走廊时,走廊内烟气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及烟气温度变化速率均大于火源位于单室时,火源位于走廊时走廊内CO浓度、CO2浓度及O2浓度与火源位于单室相比对人员也更不利,应避免在工程的走廊内放置易燃、可燃物品,尤其是高热值物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源位置 防护工程 火灾 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