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颉颃放线菌XA-1菌株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樊慧梅 王彬 +4 位作者 姜钰 董怀玉 王福妹 徐秀德 刘志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9-411,418,共4页
对颉颃放线菌XA-1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当马铃薯淀粉为碳源、黄豆饼粉和蛋白胨混合为氮源时,发酵滤液的抑菌作用最强。选用优化的培养基组成,菌株XA-1的最佳发酵条件为26℃,120 r/min,培... 对颉颃放线菌XA-1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当马铃薯淀粉为碳源、黄豆饼粉和蛋白胨混合为氮源时,发酵滤液的抑菌作用最强。选用优化的培养基组成,菌株XA-1的最佳发酵条件为26℃,120 r/min,培养基初始pH值为4.5,摇瓶装液量90 ml/250 ml,最佳发酵时间为88 h,培养96 h的种子液以10%的接种量转接有利于提高抑菌活性。经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发酵液抑菌圈达到了34 mm以上,比原始发酵液抑菌圈增大了10 mm,获得了较多的抗生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颉颃放线菌 xA-1菌株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3
2
作者 孟繁磊 牛红红 +4 位作者 蔡红梅 蔡玉红 樊慧梅 杨建 魏春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4-177,共4页
评定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运用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分析影响结果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合成计算亚硝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分析计算标准溶液... 评定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运用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分析影响结果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合成计算亚硝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分析计算标准溶液的纯度、标准储备液配置、标准溶液稀释过程、曲线拟合过程、待测样品稀释、样品测定重复性等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后合成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的不确定度为0.485 mg/L,测量扩展不确定度:0.017 mg/L(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亚硝酸盐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ICP–MS法测定农田土壤中甲基汞和乙基汞 被引量:7
3
作者 宋志峰 陈冠宁 +2 位作者 魏春雁 樊慧梅 刘笑笑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HPLC 反相C18 柱分离、ICP–MS 检测,建立了农田土壤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分析方法.以0.5mol/L 的硝酸溶液为浸提剂,超声波提取1 h,在优化的仪器条件下测定,甲基汞和乙基汞的质量浓度在0.1~50ng/mL 范围内与谱线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采用HPLC 反相C18 柱分离、ICP–MS 检测,建立了农田土壤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分析方法.以0.5mol/L 的硝酸溶液为浸提剂,超声波提取1 h,在优化的仪器条件下测定,甲基汞和乙基汞的质量浓度在0.1~50ng/mL 范围内与谱线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 ≥ 0.999),检出限分别为0.1,0.2 ng/mL ;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26%~94.26%,76.88%~79.27%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7%~2.38%,2.58%~3.84%(n=5).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重现性好、检出限低、准确度高,适合于农田土壤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法 土壤 甲基汞 乙基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紫甘薯中矢车菊色素含量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6
4
作者 蔡玉红 樊慧梅 +1 位作者 刘笑笑 魏春雁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8年第8期188-192,共5页
利用超声波破碎仪—柠檬酸水溶液提取紫甘薯中花青素色素,以矢车菊色素为标准品,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紫甘薯中矢车菊色素含量测定方法。依据《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JJF1059.1-2012)基本理论和评定方法,分析和评估了样品... 利用超声波破碎仪—柠檬酸水溶液提取紫甘薯中花青素色素,以矢车菊色素为标准品,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紫甘薯中矢车菊色素含量测定方法。依据《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JJF1059.1-2012)基本理论和评定方法,分析和评估了样品制备、标准溶液配制、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重复性、仪器测定等方面引入不确定度的来源和量值,当取置信概率95%,紫甘薯矢车菊色素含量测定结果为X=(0.979±0.202)mg/g,(k=2)。结果表明,建立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紫甘薯中矢车菊色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适用于同类相关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分光光度法 矢车菊色素 不确定度评估 紫甘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重点的建议 被引量:7
5
作者 宋志峰 魏春雁 +3 位作者 蔡玉红 樊慧梅 牛红红 武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4期6468-6470,共3页
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步骤、方法及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发展现状。参考发达国家的风险评估机制和成熟做法,结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点,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工作应从广泛开展风险评估技术... 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步骤、方法及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发展现状。参考发达国家的风险评估机制和成熟做法,结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点,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工作应从广泛开展风险评估技术培训与交流、长期深入调查与监测并重和加强危害因子暴露评估3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风险评估 发展现状 工作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煤霉病菌致病毒素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福妹 樊慧梅 +1 位作者 闫建芳 刘志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8-939,941,共3页
采用3种方法提取毒素,结果表明:活性碳法、有机溶剂法、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均提取到毒素,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是比较简便而有效的方法。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毒素对番茄幼苗及叶片具有致萎作用。针刺叶片可产生褪绿斑。滤液透析及热稳定性测... 采用3种方法提取毒素,结果表明:活性碳法、有机溶剂法、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均提取到毒素,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是比较简便而有效的方法。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毒素对番茄幼苗及叶片具有致萎作用。针刺叶片可产生褪绿斑。滤液透析及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毒素为大分子化合物,这与用有机溶剂提取毒素所得结果一致,同时测得它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煤霉病菌 致病毒素 提取 活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兰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志峰 仇建飞 +2 位作者 樊慧梅 何智勇 魏春雁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6年第2期96-99,102,共5页
介绍波兰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波兰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以欧盟标准为框架,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各实验室可根据自身仪器设备条件、样品基质及目标农药的性质,自主开发检测方法,但需根据SANCO 12571:2013对方法进行验证,并向波兰认... 介绍波兰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波兰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以欧盟标准为框架,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各实验室可根据自身仪器设备条件、样品基质及目标农药的性质,自主开发检测方法,但需根据SANCO 12571:2013对方法进行验证,并向波兰认可中心提供验证报告。样品制备技术以基于乙腈提取/分配、Qu ECh ERS净化为主(EN 15662:2008),各实验室对标准中大部分步骤进行了调整和创新,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一些经改进的经典方法,如基质固相分散法(MSPD)和基于丙酮提取、二氯甲烷萃取的LUKE法在波兰农产品检测实验室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最终定性定量分析以GC–MS/MS和HPLC–MS/MS法为主,以GC,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分析方法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 农产品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方式对不同品种番茄果实贮藏期间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魏春雁 刘笑笑 +1 位作者 樊慧梅 马虹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8期35-38,共4页
采用国家标准GB 6195-86方法测定5个品种、2种包装方式和室温(22℃)贮藏期间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品种、包装方式和贮藏时间对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差异显著,春桃柿子&... 采用国家标准GB 6195-86方法测定5个品种、2种包装方式和室温(22℃)贮藏期间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品种、包装方式和贮藏时间对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差异显著,春桃柿子>丹东409(1)>丹东409(2)>小黄妃>硬粉;保鲜膜包装对保持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优于散装,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5个品种、2种包装方式的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降低,贮藏7d,保鲜膜包装降低30%左右,散装降低近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维生素C 品种 贮藏 包装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玉米氮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建 刘笑笑 樊慧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8期9-10,13,共3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吉林省东部(冲积土)、中部(黑土)、西部(淡黑钙土)不同类型土壤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玉米产量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根据玉米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结合当年玉米...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吉林省东部(冲积土)、中部(黑土)、西部(淡黑钙土)不同类型土壤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玉米产量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根据玉米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结合当年玉米价格和肥料投入,得出吉林省东部(冲积土)、中部(黑土)、西部(淡黑钙土)最高产量氮肥用量和最佳经济产量的氮肥用量分别为203.3 kg/hm^2、169.6kg/hm^2、173.2 kg/hm^2和185.5 kg/hm^2、149.0 kg/hm2、156.7 kg/hm^2。综合考虑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等因素,在吉林省东部(冲积土)适宜氮肥用量为185.5 kg/hm^2,中部(黑土)适宜氮肥用量为149.0 kg/hm^2、西部(淡黑钙土)适宜氮肥用量为156.7 kg/hm^2。另外,土壤碱解氮含量与需氮量之间为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效应 玉米产量 土壤类型 吉林长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