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基于ES法的卫星测控资源调度仿真及实现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杨永安
樊恒海
+2 位作者
冯祖仁
王波
骆永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82-985,共4页
针对陆基测控网“星多站少”而导致测控设备与航天器测控冲突问题,以中低轨道航天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离散事件系统中的事件调度(ES)法对陆基测控资源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测控冲突的技术途径,确定了测控弧段优先级及量化方法...
针对陆基测控网“星多站少”而导致测控设备与航天器测控冲突问题,以中低轨道航天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离散事件系统中的事件调度(ES)法对陆基测控资源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测控冲突的技术途径,确定了测控弧段优先级及量化方法。同时根据陆基测控网实际和航天器测控需求,抽象出排除测控冲突的数学模型以及在计算机上可实现的实用算法,最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仿真结果满意度进行了评估。该测控资源调度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航天工程实践,达到了陆基测控网资源的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调度法
中低轨道航天器
陆基测控网
调度及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升轨方式的低轨卫星主动离轨处置策略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国云
樊恒海
+3 位作者
蔡立锋
张国龙
王大鹏
祝俊淞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5,共7页
针对低轨卫星在主动降轨离轨时存在轨道高度衰减时间过长、碰撞风险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升轨方式的主动离轨处置策略。该策略通过多次霍曼变轨将卫星抬高到安全轨道,按照"保能源、保燃料、保测控"的协调策略,通过调整卫星姿态...
针对低轨卫星在主动降轨离轨时存在轨道高度衰减时间过长、碰撞风险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升轨方式的主动离轨处置策略。该策略通过多次霍曼变轨将卫星抬高到安全轨道,按照"保能源、保燃料、保测控"的协调策略,通过调整卫星姿态和角速度,满足卫星离轨后的安全运行、应急处置和科学试验需要。以某退役低轨卫星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主动离轨处置策略合理有效,在轨数据显示,离轨后卫星绕惯量主轴自旋稳定,能源充足且测控跟踪稳定。该策略可为低轨道内较高轨道卫星的主动离轨处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主动离轨
升轨方式
自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粒子群算法的航天器初始轨道优化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杜小宁
李瑛
+3 位作者
耶刚强
樊恒海
黄永宣
李济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4-148,共5页
为提高航天器发射段的初始轨道确定精度,及时精确地进行早期轨道段的测控,满足航天器用户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航天器初始轨道确定方法,将各种冗余备份设备的测量数据及测量精度等作为航天器初始轨道确定的输入元素,建...
为提高航天器发射段的初始轨道确定精度,及时精确地进行早期轨道段的测控,满足航天器用户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航天器初始轨道确定方法,将各种冗余备份设备的测量数据及测量精度等作为航天器初始轨道确定的输入元素,建立优化算法模型,以粒子群算法确定最优轨道.实验结果表明:大量实时冗余备份的不同测量精度、不同测量体制的测量设备数据对于提高初始轨道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以此算法进行轨道确定将大大提高定轨精度.此算法实时、准确,不仅可以用于初始轨道确定,还可广泛用于航天器运行段的轨道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轨道确定
测量误差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空间信息的GEO卫星蓄电池充电优化控制
被引量:
1
4
作者
边宝刚
王鑫
+1 位作者
樊恒海
方东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86,共8页
以提高GEO三轴卫星氢镍蓄电池充电效率为目的,首次将卫星、太阳的空间信息与卫星蓄电池充电结合起来,设计了基于空间信息的蓄电池最佳补充充电方法,建立了极值法预测蓄电池充电最佳时段的解算模型,并仿真验证了蓄电池最佳充电时刻与蓄...
以提高GEO三轴卫星氢镍蓄电池充电效率为目的,首次将卫星、太阳的空间信息与卫星蓄电池充电结合起来,设计了基于空间信息的蓄电池最佳补充充电方法,建立了极值法预测蓄电池充电最佳时段的解算模型,并仿真验证了蓄电池最佳充电时刻与蓄电池壳温最低时刻的一致性。在轨应用表明,采用地面解算模型充电与星上自主充电相比,有效充电容量提高了5倍,解决了常规地面蓄电池补充充电不能满足星上能源需求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时间曲线
充电容量
充电时段
蓄电池组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ES法的卫星测控资源调度仿真及实现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杨永安
樊恒海
冯祖仁
王波
骆永进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出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82-985,共4页
基金
陆基测控网多任务管理中心(委字第152)
文摘
针对陆基测控网“星多站少”而导致测控设备与航天器测控冲突问题,以中低轨道航天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离散事件系统中的事件调度(ES)法对陆基测控资源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测控冲突的技术途径,确定了测控弧段优先级及量化方法。同时根据陆基测控网实际和航天器测控需求,抽象出排除测控冲突的数学模型以及在计算机上可实现的实用算法,最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仿真结果满意度进行了评估。该测控资源调度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航天工程实践,达到了陆基测控网资源的合理分配。
关键词
事件调度法
中低轨道航天器
陆基测控网
调度及实现
Keywords
event scheduling method
LEO & MEO spacecraft
ground-base TT&C network
schedule & realization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升轨方式的低轨卫星主动离轨处置策略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国云
樊恒海
蔡立锋
张国龙
王大鹏
祝俊淞
机构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出处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5,共7页
文摘
针对低轨卫星在主动降轨离轨时存在轨道高度衰减时间过长、碰撞风险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升轨方式的主动离轨处置策略。该策略通过多次霍曼变轨将卫星抬高到安全轨道,按照"保能源、保燃料、保测控"的协调策略,通过调整卫星姿态和角速度,满足卫星离轨后的安全运行、应急处置和科学试验需要。以某退役低轨卫星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主动离轨处置策略合理有效,在轨数据显示,离轨后卫星绕惯量主轴自旋稳定,能源充足且测控跟踪稳定。该策略可为低轨道内较高轨道卫星的主动离轨处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轨卫星
主动离轨
升轨方式
自旋稳定
Keywords
LEO satellite
active deorbit
orbit elevation
spin-stabilization
分类号
V423.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粒子群算法的航天器初始轨道优化模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杜小宁
李瑛
耶刚强
樊恒海
黄永宣
李济生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4-148,共5页
文摘
为提高航天器发射段的初始轨道确定精度,及时精确地进行早期轨道段的测控,满足航天器用户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航天器初始轨道确定方法,将各种冗余备份设备的测量数据及测量精度等作为航天器初始轨道确定的输入元素,建立优化算法模型,以粒子群算法确定最优轨道.实验结果表明:大量实时冗余备份的不同测量精度、不同测量体制的测量设备数据对于提高初始轨道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以此算法进行轨道确定将大大提高定轨精度.此算法实时、准确,不仅可以用于初始轨道确定,还可广泛用于航天器运行段的轨道改进.
关键词
航天器
轨道确定
测量误差
粒子群优化算法
Keywords
spacecraft
orbit determination
measuring error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空间信息的GEO卫星蓄电池充电优化控制
被引量:
1
4
作者
边宝刚
王鑫
樊恒海
方东
机构
航天器在轨故障诊断与维修重点实验室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出处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8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4077)资助项目
文摘
以提高GEO三轴卫星氢镍蓄电池充电效率为目的,首次将卫星、太阳的空间信息与卫星蓄电池充电结合起来,设计了基于空间信息的蓄电池最佳补充充电方法,建立了极值法预测蓄电池充电最佳时段的解算模型,并仿真验证了蓄电池最佳充电时刻与蓄电池壳温最低时刻的一致性。在轨应用表明,采用地面解算模型充电与星上自主充电相比,有效充电容量提高了5倍,解决了常规地面蓄电池补充充电不能满足星上能源需求的难题。
关键词
电压-时间曲线
充电容量
充电时段
蓄电池组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Keywords
V-Tcurve
Recharge capacity
Recharge time
Battery group
Geostationary orbit satellite
分类号
TM912.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基于ES法的卫星测控资源调度仿真及实现
杨永安
樊恒海
冯祖仁
王波
骆永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升轨方式的低轨卫星主动离轨处置策略
张国云
樊恒海
蔡立锋
张国龙
王大鹏
祝俊淞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粒子群算法的航天器初始轨道优化模型
杜小宁
李瑛
耶刚强
樊恒海
黄永宣
李济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空间信息的GEO卫星蓄电池充电优化控制
边宝刚
王鑫
樊恒海
方东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